速度比心跳还快!这些新炮手第一次打实弹这么火爆

中国空军网
说起炮兵,大家的印象总是叱咤风云、雷霆万钧的“陆战之神”,在大小作战中,代表着远程攻击和强大火力的炮兵,总能为战斗胜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在空降兵的战斗序列里,同样活跃着一支炮兵部队。不同于其他兵种的是,这支“天兵炮兵”不以重火力见长,而是以轻便炮兵为根本,用灵活机动的迫击炮为兄弟单位提供支援的。
烈日炎炎的鄂北,地表温度已达40摄氏度,绵延起伏的山丘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标靶。远处平原上,则有一片蓝色迷彩在滚滚热浪里忙碌着——他们是正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的空降兵某旅炮兵分队。
“迫击炮是曲射火炮,炮身短、射角大、弹道高,特别适用于压制、杀伤遮蔽物后方的敌人。”炮长王晓东介绍,“为更好配合步兵作战,我们有大、中、小三型迫击炮,能根据战场环境灵活使用。”
一声巨响,远处的标靶腾起黑烟,蹲在炮前一动不动的小伙子高兴得叫出了声。
“想要把迫击炮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必须要做到架得稳、算得准、打得快。”阵地指挥员贺宣钦笑着说,“别看他们都是新炮手,水平可一点都不差。”
话语间,又一个炮班开始了实弹射击。一整套流程走下来时间不算长,但每个步骤都需要炮手们仔细进行,马虎不得:
烈日没有给大地留下一丝荫凉。这是最热的时候,官兵们正倾斜着身体、抱着手里的大家伙。这是即将从炮膛里喷薄而出的炮弹,这个步骤是整装弹药,是实射前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另一边的“低头族“就低调多了。他们是计算兵,任务是测算目标距离,为面前的火炮提供射击诸元,”火炮的眼睛“也就是他们啦。
接收目标、选择阵地、设置座钣、组装炮身、调试标尺、实施射击,一连串的动作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不过喘不过气的是我们,炮手们则兴奋的溢于言表。这里面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打实弹,他们仔细却飞快地操作着手里的武器,2分钟!这是从开始到第一发炮弹飞出炮膛的时间,“我们的速度比心跳还快!”炮手郑舒怀笑着说。
每轮射击过后,炮手们都会凑到瞄准镜前,根据炸点位置和气象条件微调坐标,这也是为下一轮射击做好准备。言语间,第二轮射击开始了,这一轮的火炮口径更大、射程更远,视觉效果自然也更壮观:
随着大地的颤抖,炮弹“嘶、嘶”着飞出炮膛,钻进云里。又过了十几秒,远处的标靶腾起了一阵浓烟,巨响倒是来得挺慢——那又是十几秒之后了,二炮手不顾脸上的汗水,再次将炮弹塞入炮膛……
射击任务在晚霞里落下帷幕,炮声停歇了,但气温依旧居高不下,面前的蓝色迷彩中间也泛起了点点白霜——那是汗水凝成的盐。忙碌了一天的官兵们终于有时间三五成群地聚起来,开始聊聊实弹射击的感受了,“没想到动静这么大!”“哈哈哈你刚才是不是被吓了一跳!”新炮手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对于他们来说,第一次实弹射击的兴奋程度可不亚于跳伞。
不远处,满脸黝黑的老炮手们则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恰似雄鹰凝望着雏鹰。“当时我也是这样,兴奋得不行,现在倒是淡定了。”炮长顾文建说,“每年炮训都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也是最锻炼人的时候。瘦的胖了,白的黑了,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手操炮的技术练出来了!”
部队里的“手艺”都是苦功夫。不同天气、不同地域、不同战法,都需要官兵们长年累月地实践和探索,“黑了、瘦了、但手艺精湛了”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也正是这只部队的缩影:
风餐露宿锤炼过硬本领
烈日骄阳映出坚毅天兵
中国空军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