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退伍不褪色,转身再出征!军魂助力优秀退伍大学生士兵续创辉煌

东部战区

关注

一首军歌唱不完好男儿的忠肝义胆,一声军号道不完军旅生活的刻骨铭心。

鼓励大学生入伍,是新形势下提高部队兵员素质、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加速和加快部队现代化建设,而且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现在也越来越多大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献身国防。毋庸置疑,大学生士兵在部队里得到了锤炼和成长,军人的精神和军人的魂魄已深深地烙印在他们心中,那么在他们退伍返校后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凭借军人那顽强不屈的精神继续拼搏下去呢?

张建元,2010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12年12月参军入伍,在原第十四集团军服役,201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14年12月退伍。

在部队他先后参加过森林扑火、抗击禽流感疫情、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战备维稳等重大任务。特别是在2014年云南鲁甸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火线入党并被授予执行重大任务纪念章。退伍后,他仍然在挑战自己: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他在一次次挑战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在一次次超越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回头看来之所以能一次次战胜自我,那种毅力完全来自那两年的军旅生涯。那两年,军营教会了他担当、正义、勇敢和坚韧。也正是因为曾经的那身军装和现在“退伍老兵”的身份,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去西藏,这意味着要将自己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高原,意味着自己要比其他人承受更多难以想象的艰苦。但他以 " 不做孔雀东南飞,愿做雄鹰向高原 " 的豪情壮志,主动赴藏,志愿投身西藏建设,成为了一名公务员,现于西藏南木林县委组织部任科员。他时时处处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兵,老兵不死,军魂永在!

如今的张建元,就像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一样,不忘初心,精彩绽放。也正因为张建元在服役期间和在西藏工作期间的优秀表现,2017年他被教育部评为“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

吴伟,2011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广告理论专业,2012年12月参军入伍,在原成都军区77123部队服役,201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1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12月退伍。

最值得吴伟骄傲的就是他参加了多场演习,尤其是“火力2014”演习,是一个着眼未来作战模式提高主战装备实战能力以检验炮兵部队战斗力水平为目的的演练。他说作为一名军人,从来只有准备战争和战争时期,而没有什么和平时期。当你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还有在执行某些重大任务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原来那些书上原来所描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你就会真的发现,这个时候,哪怕累死了,也值了!

哪怕累死了,也值了!多么纯粹的语言,却是一个基层战士对自己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完美的诠释!

退伍返校后,吴伟原来的专业被撤并,不得已转到其他专业,面对全新的陌生课程和一切从头开始的压力,他凭借着军人那独有的拼搏精神,迅速掌握专业知识并迎头赶上修完了落下的课程。不仅如此,他仍然深深地怀念着部队,“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就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他还坚守:不论在哪个位置上,不要让人觉得你这个兵白当了。第一是吃苦的精神不能忘;第二是品质上要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第三是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要更加牢记党的教导,跟随党的步伐;第四,在老百姓困难的时候要勇于挺身而出。

他喜欢军人和警察,当过军人,退伍后更加感觉到自己喜欢服务社会,尤其是帮助老百姓。再加上他父亲也是一名警察。所以他在毕业后考入公安系统进入杭州市淳安县公安局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继续为人民服务!

常鸣鹤,2012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广告设计专业,2012年12月参军入伍,在武警西藏区域训练基地教保中队服役,2013年评为优秀士兵,2014年6月入党,2014年荣立三等功一次,2014年12月退伍。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多思考,多学习,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从军两年来,他实现了从一个懵懂的地方青年,到一个可以胜任多个岗位的武警战士的转变, 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争做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优秀士兵,把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于各项工作当中。

退伍返校后,常鸣鹤并没有像其他老兵一样继续按部就班去上学、就业、考研或者考公,他选择了边上学边创业,凭借着自己敢闯敢干的精神并依托自己的所学专业他用自己的退伍费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装饰装修公司。但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还是比较残酷的,俗话说十个创业九个死,走上这条路注定要经历一些东西,除了一些专业性基础性的要素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之外,往往还需要面临诸如资金、团队、资源方面的问题,而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问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假使没有一种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勇气,亦或给自己留了太多的退路,怕是八成要竹篮打水一场空,创业就是让自己过一次火。然而每当鸣鹤遇到困难和沟沟坎坎时,他脑子里就不断的回响着自己曾经呼喊过无数遍的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他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四个特别的含义。他就是凭借着这老西藏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撑到了现在,既没有耽误学业,自己的公司也慢慢地发展壮大并在外地开设了分公司。

徐玉宁,2011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2012年入伍,在武警黑龙江总队一支队十五中队服役,201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获集体二等功一次,201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曾获大队嘉奖、中队嘉奖各一次,2014年退伍。

经过了两年的军旅生涯,那个铁血男儿,早已不再是那个豆蔻少儿郎:刚强的意志,坚不可摧的信念,经历过零下二三十度的作战训练,也常在冰天雪地里加班夜战,早已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成为了一名真正男子汉。但是在脱下军装的时候,从来没有掉过眼泪的那个真正男子汉,却哭了,那么动情,无比伤感。那一套套迷彩服,为他遮风挡雨,那一双双作战靴,跟着他走过雪原泥泞。他舍不得脱下军装,更舍不得对部队的情感,对战友兄弟的感情。

所以他决定二次入伍,重新穿上军装回到军营,回到那个温暖的家,继续用自己的青春为部队奉献。于是他通过直招军官的方式考入海警部队,现在在中国海警局北海分局服役。

二次服役 ,不仅是从军梦的延续,也是责任的再次担当。再次服役,不一样的是身份,是从士兵到军官的转变;一样的是心中那颗初心,是携笔从戎,立志报国的忠诚。从内卫部队来到海警部队,履历不同的警种,参与到不同的任务中。在内卫得到了锤炼,相信在海警会再次淬炼成钢。海警是一支新型的武装力量,他的使命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在这样一支新锐力量中服役,作为一名二次服役的老兵,又作为一名初入海警队伍的新战士,他不忘初心,坚守老兵应有的职责与作为。也积极学习,刻苦训练,尽快投入到新的使命中去。坚持老兵忠诚不二的信念,感听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召唤,做一名风吹不动,浪打不摇的海疆卫士。在海浪中筑长城,在风雨中铸忠诚。他愿意用青春为祖国的万里海疆,保驾护航。

老兵们是真正的勇士,就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他们有胆有识,更有情有义,是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信仰的一批人。即便退伍之后,脱下了军装,掩盖不住的,是军营锻造的那副筋骨。离开部队,进入社会,尽管遇到困难,他们从不退缩。这是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片空间,那是属于他们的信仰——军魂。

这来自于老红军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直到如今。不管是在部队中,还是退伍之后,革命先辈勇于抛头颅、洒热血、救中国的“红色基因”,都将在他们的心中永驻。不管是在队伍中,还是退伍之后,他们都将以此为信仰,奋勇前行,听党话,跟党走,做一个合格的军人,做一个为人民奉献的退伍军人。

作者 | 沈江升

编辑 | 左海亮、靳奎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