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这个操作溜!8000吨火车开上大桥抗洪

海外网

关注

7月11日上午,

持续的暴雨导致涪江绵阳段水位暴涨

达到了宝成铁路涪江铁路桥封锁警戒水位

涪江大桥面临着建成以来最大洪水威胁!

于是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临时调来两车共8000吨道砟,增加大桥自重

对抗洪水对大桥桥墩、桥桩的冲刷…

五小时后洪水渐渐退去,

大桥纹丝不动,保桥成功!

从10日晚开始,四川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绵阳各江河均发生较大洪水,其中涪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特大洪水。11日上午,由于涪江绵阳段的水位迅速上涨,对宝成铁路涪江大桥造成影响,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调集两列每节70吨左右的重载货物列车上桥,通过“重车压梁”的方式,抵抗洪峰。

“重车压梁”保涪江大桥

水情发生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迅速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和险情处置联动协调机制。

一方面积极向四川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寻求泄洪支持,降低流域水位;另一方面,成都局集团公司调集两列超45节编组的重载货物列车上桥,通过采取“重车压梁”的方式增强桥梁自重,提高洪峰对桥墩冲刷时的梁体稳定性。

因遭遇连日阴雨,一列老K车和一列货车,各满载4000吨新道砟,停靠在宝成线绵阳北站,距离涪江铁路桥只有四五公里,正好担此“重”任,进可抢险救急,退可继续作为“铺路石”。

7月11日上午10时35分,第一列46052次货车满载道砟,住压上行涪江大桥;

上午11时15分左右,第二列22001次货车压下行涪江桥。各自负重4000吨后,大桥更加安稳,无论洪水如何冲刷,大桥都纹丝不动。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工务段副段长张明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抢险人员万无一失,重载列车驶上大桥后,车上人员迅速撤离。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则留守在大桥上,定时对桥梁进行监测、检查、瞭望,密切关注洪水和大桥动静。

“整个压制负重时间约五个小时,直到洪水退到限速水位。”张明说,整个铁路系统数十人参与抢险,仅绵阳工务段就出动近20人抢险。直到下午16时37分,洪水不再危及大桥安全,两列镇桥列车才撤回绵阳北站。

“洪峰过后,绵阳工务段技术人员对桥梁共振频率进行检测,确认大桥未受影响,一切正常。”

据悉,宝成铁路涪江铁路桥位于石马坝站和绵阳北站区间,中心里程为上行方向为K536+613m,下行方向为K537+419m。截止当日20:20分,宝成线全线开通。

镇桥三大原因

1、宝成铁路四川段开通以来,涪江铁路桥首遇超封锁警戒水位,根据相关安全原则,必须对大桥进行封锁并应急抢险,以保证大桥乃至全线安全;

2、钢结构桥梁自身较轻,对抗洪水的能力有限。如果不增加自身重量,洪水一旦过桥,大桥钢结构桥梁可能被冲走;

3、经与上游涪江某水电站沟通,发现后者泄洪量可能很大,可能给下游位置的涪江大桥带来重大安全威胁。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工务段副段长张明告诉记者,洪水对铁路桥梁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两个指标上:

一是限速水位,就是当洪水达到一定高度、淹及大桥桥墩时,会对列车限速,让列车把速度降下来,以安全可控的缓慢速度通过;

二是封锁水位,就是洪水冒过桥墩,冲刷桥桩时,就必须封锁大桥,禁止列车通行,以策安全。

11日上午,由于涪江上游降雨量大,来势汹涌,宝成铁路涪江铁路桥水位不断上涨,很快超过线索水位,达到封锁警戒水位。

“我们工务段紧急启动应急机制,迅速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张明告诉记者,因为宝成铁路涪江大桥是钢梁大桥,自身重量不大。如果洪水继续上涨过水大桥主体钢梁,大桥可能被洪水冲走。

张明说,绵阳工务段技术人员参考国内其他同类钢结构桥梁抗洪经验,提出以列车装载重物压制大桥,增加大桥重量以达到增加其对抗洪水的能力。

“这是国内甚至世界上比较常规的方案,只不过宝成铁路开通以来,第一次面对如此严峻的洪水威胁”。张明说,方案应急方案早有准备,只是这么大的洪水,不会经常遇到。

洪水退去,桥梁自振频率检测

11日18时许,洪水已经退去了一些,几名绵阳工务段的职工站在铁路桥上,手中拿着令旗,等候着铁路桥恢复后的第一列列车。另外几名工人站在铁路桥头的一处营房内,做好随时救灾的工作。

在桥上,还有几位携带着相关装备的技术人员。在铁路桥的中央,一名技术人员从一处延伸到铁路桥外的铁梯,直接下到桥下,利用设备开始相关检测。在他们的附近,几名工作人员拿着令旗和对讲机,好随时了解列车何时到来,以便及时通知。

“这是在进行桥梁自振频率检测,通过检测后,再与正常值进行比较,能够了解桥梁基础是否存在病害,以此判断桥梁设备状态。同时,每列列车通过后,会对桥梁和线路状态进行检查,直到恢复常速。”绵阳工务段桥隧技术科工程师邓唐介绍,每次遭遇洪水后,他们都会做这一项工作,主要是保证铁路桥的安全。

据了解,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在唐家山堰塞湖即将泄洪之际,为了保证铁路安全,铁道部要求中铁二局在48小时内对桥墩进行加固,3000多名铁路工人汇集到涪江铁路大桥。

每个桥墩周围,被焊接的钢轨围起了大块的石头,在每一个桥墩的迎水面上,挂满了由钢丝穿起来的废旧轮胎,铁路桥两边的护坡上,堆满了被钢丝网固定的沙袋。

在涪江铁路桥加固的时候,他们对涪江中央没有根基的3至8号桥墩,采用钢丝网内装石头沉入水下,通过巨石重压来加固根基;对根埋设较浅的16至18号桥墩用钢轨围栏打桩,在桥墩周围形成包围圈,填上石头增加桥墩抗击洪水的冲击力。初步统计,这次加固涪江铁路大桥所用石块重量超过了300吨。

除开火车,卡车也能抗洪

其实,9年前广西柳州曾用30辆载重卡车压桥抗洪。

2009年7月5日,广西柳州遭遇特大洪水,柳江洪峰经过柳州时,水位达到89.64米,超过警戒水位7.14米。为确保该市文惠桥安全,30辆满载石头的重型卡车开上桥压重。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卡车装满石头后,每辆重达26吨。

△2009年7月5日,三十辆载重卡车停在柳州市文惠桥上压桥/新华社

当洪峰顺利通过柳州后,30辆重卡驶离大桥,文惠桥和柳江大桥恢复通行。据悉,在1996年的特大洪灾中,也曾实施过这样的压桥方案。


来源:环球网 成都商报

本期编辑:王曦晨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