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打击一触即发,陆航官兵却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组织祭奠活动

东部战区
这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60多年来,核导弹从这里腾飞,东方卫星从这里升空,神州飞船从这里启航……
这是一个被戈壁滩狂风包裹、充满神秘感的地方——走近它,你就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撞击内心,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陆军第72集团军某陆航旅演训前夕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组织祭奠活动
图文 | 李想、雒鑫、段成霖、宋中山
近日,第72集团军某陆航旅转战千里奔赴戈壁滩开展演训任务,从任务准备到摩托化机动,从铁路输送到顺利空转,从勘察地形到落地首飞,他们严格按照实战化练兵的要求,以使命任务为牵引,突出检验火力打击行动效能。但在行动一触即发之际,他们却为何选择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组织祭奠活动呢?下面,跟随小编走进某陆航旅活动现场为你们揭开谜底。
其实在这里有一个传统:凡是执行重大演训任务之前的航天人,凡是到次参观的各界人士,都要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向前辈和烈士们致敬!虽然陆军航空兵并不属于航天人,但是与蓝天一样有不解之缘,他们有对航天人无比憧憬之情,他们有对航天人一样对蓝天的向往,他们有对航天精神有着一样的精神解读,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点——拥有对胜利的渴望和扎根大漠建功立业的决心。所以,他们利用党团活动时机组织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组织祭奠活动,进一步提升献身陆航的事业心,增强备战打赢原动力。
所有空勤人员下车后,整齐列队怀着无比仰慕的心情迈入烈士陵园大门。
活动现场,全体空勤人员神情庄重肃穆。
围绕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参观并组织讨论发言。
墓碑志随经雨水冲刷却已经闪闪发亮,碑文字迹反而更加苍劲有力,朴实而又震撼的语言充斥着对“死在戈壁滩,埋骨青山头”的革命英雄气概,飞行员都被这段碑文所感染。
祭奠后,飞行员感悟颇深,全体空勤人员整齐列队有序登车准备带回,车厢内围绕着话题展开讨论和发表感悟。
祭奠结束后,全体官兵迅速奔赴战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到飞行保障之中,图为场站气象、通导、运输、四站、警卫等保障要素检查装备,严阵以待做好各项保障准备。
高温下机组人员紧锣密鼓地进行直升机维护保养检查工作,精益求精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严谨务实是他们的自然习惯,不怕吃苦是他们的基本素质。
直升机开机后紧急升空执行抵近侦察任务。
运输机在绚丽多彩的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
战鹰完成任务后准备归巢。
飞行结束后,战鹰安全落地。
陆军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官兵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 | 谢孝明、胡杰、张子安
图片 | 李士龙、卓应超
7月13日,正在戈壁滩驻训的陆军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官兵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官兵来到大漠深处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参观见学,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激发使命担当。
利用主题党日时间组织官兵参观见学
【探寻冲天印痕】
步入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苍松掩映,红柳成行,象征东风人扎根戈壁、志在航天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剑指苍穹。碑座下,安放着聂荣臻元帅的骨灰。700多座墓碑排列成整齐的军阵,寂然伫立,如同整装待发的将士,令人肃然。
清晨的烈士陵园格外宁静,中国的飞天之旅从这里启程
东风烈士陵园,是新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奋斗历程的缩影,是基地艰苦奋斗光荣历史的见证,它不断激励后来者在科技兴国和科技强军中打头阵、当先锋。
官兵向聂荣臻元帅和革命烈士敬献花篮
“中国航天成功的秘诀,就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如山的碑阵里。”触摸这段历史,飞行员们感慨道:在茫茫大漠戈壁演兵之际,我们来到东风烈士陵园,感悟第一代基地人“死在戈壁上,埋在青山头”的革命气概,为共和国航天事业“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伟大壮举,心中倍受震撼。
向聂荣臻元帅和革命烈士三鞠躬
“他们去了,生命的火焰化作太空永恒的星光,崇高的精神化作后来者不尽的力量源泉”。祭拜活动中,官兵们在瞻仰纪念碑和清扫墓碑中沉思,倾听历史回响,感悟使命担当。“革命烈士虽然走了,但是他们的奉献和牺牲,融进了祖国的昌荣、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之中;他们的功绩与英明,彪炳在共和国和解放军的历史上。”官兵们一边祭拜一边感悟道。
官兵祭拜聂帅墓和烈士纪念碑
每逢重大发射任务,基地官兵都要来这里祭拜英烈
【感悟腰杆力量】
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习主席看望基地官兵时的讲话:正是有了你们的英雄奋斗和无私奉献,我们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底气才更足,腰杆才更硬,说话才更有分量。
领袖对航天人的褒奖,也是航天人奉献报国的真实写照。在展览馆,以科研实验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展出了历史实物、重要文献、导弹和火箭模型、珍贵图片,真实记录了60多年来中国核工业和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铿锵步伐,先后11艘神州飞船、1个空间目标飞行器、1个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史上20多个第一,使得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官兵在参观见学中感悟航天人的“精神高地”
“军人有理想,大国才能有脊梁。”参观路上,直升机营营长方星贤的讲话引起大家的共鸣:民族腰杆挺起来源于几代官兵和科技工作者在大漠深处的忠诚、坚守、付出,作为新时期革命军人,必须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从军绝不是用来谋生的简单职业,而是承担着民族复兴和家国未来的重托。
讲解员介绍航天员训练、生活情况
【激发练兵动力】
参观见学活动结束后,驻训分队围绕“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东风精神展开学习,大力开展“与革命先烈比奉献,剑指沙场再建新功”等活动,为官兵练兵备战添新活力。
官兵克服恶劣条件,在大漠深处练兵备战
“革命先辈为祖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今天我们要发扬这种东风精神,进一步增强当兵打仗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副旅长杨保卫说道:这是该旅首次赴大漠戈壁进行实战课目训练,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在先辈精神的激励下,官兵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驻训官兵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学习讨论中,官兵们一致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执著追求、以苦为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东风精神,苦练军事技能,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演训任务。
组织驻训官兵开展誓师动员大会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初。1988年中心组建30周年时,对陵园重新进行了规划整修,建立起了象征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的纪念碑,聂荣臻元帅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张爱萍上将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陵园占地约3万平方米。聂荣臻元帅墓: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元帅因病逝世,享年93岁,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这里。聂帅墓前用汉白玉雕刻的花蓝中,有93朵白花。
编辑 | 左海亮、靳奎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