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千里眼”?这些必备技能了解一下

中国空军网

关注

“方位XXX,距离XXX,高度XXX……”

盛夏时节,西部战区空军驻蓉雷达某旅集训队的训练室里,朗朗的测报声和敲击键盘声萦绕耳畔,响彻营院。这是西部战区空军驻蓉雷达某旅自新《大纲》实行以来,第一批接受雷达操纵专业训练的新兵训练的场景。

训练室里,专业技术教官罗伦瑞正在上课,雷达操纵学兵训练热情高涨。

该旅为强化官兵“以站为本、以联为纲、从难从严、务实高效”的训练指导思想,依照新《大纲》训练要求,不断查找不足,并拉条挂账,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办法促训,不断提升整体训练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千里眼”并非易事,不仅要有过硬军事素质和良好的日常养成,还得能完成好上级交于各项任务;不仅要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装备,还得能使其发挥更大性能;不仅要熟记各类地标、航线、飞行空域、飞行器的特征,还得能及时高效地掌握并处置各类空情。两次获得旅年终考核第一名的雷达操纵专业教员罗伦瑞坦言,按照新《大纲》要求训练,只有50%以上的学兵达到90分以上,大家的能力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在短时间内把学兵们培养成一名到了部队就能尽快胜任岗位需要的操纵员,集训队很是下了番功夫。

集训队队长赵军雄告诉笔者,集训队里的教官是经过全旅选拔最顶尖的训练标兵。每一名教官就是一面镜子,新学兵面对这面“镜子”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虽然今年的训练难度大、标准高,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训练热情。

除了为学兵们配强教学骨干,集训队队干部的言传身教也让学兵们受益匪浅。集训队副队长宋涛曾在2011年成功处置一次不明空情,当年还是上等兵的他荣立了个人三等功,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考核前热身,学兵们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大考”。

阶段性考核为的是检验学兵前期的训练效果,对训练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整改。

那天,他正在担负战备值班,突然显示器上出现了一个异常的雷达回波信号。依据目标回波的变化规律和无应答信号等特征,他初步判断该批目标为属性不明空情,及时作出反应上报指挥室。雷达站立即进入一等战斗值班状态,对该批属性不明空情实施监视跟踪。后经上级指挥所多方查证,该批不明空情是上级以不打招呼的形式组织的一次实兵演练。演练结束后,由于雷达操纵员发现及时,完成演练任务出色,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通报表扬。宋涛告诉大家,“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得益于我新兵时基础打得扎实,不然也没有我立功的条件。”宋涛的这段经历,极大地激励了学兵们。


熟记航路、航线,快速高效地掌握飞行空域的各种航迹是每一名“千里眼”必备技能。

从小家住偏远山区的“00后”云南籍新兵吴得志,其它科目都比较优秀,唯独入伍前没碰过电脑,与同年入伍的战友产生了差距。

集训队第一次专业考核中的他成绩全队垫底,拖慢了整个集训队的训练进度。个别战友嘲笑他,你就不是这块料,赶快换专业吧!专业教官得知后,对冷言相对的新兵严肃批评,并鼓励吴得志不要放弃。

自那以后小吴狠下决心攻克难关;当别人在休息时,他独处训练室加训;每天起床号还没响,他就开始在训练室训练了;每天熄灯号过后,训练室里还是他的身影。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训练,小吴手上的老茧增加不少,训练成绩也上来不少,最终在自己不懈努力和教官帮带下成功逆袭。在最近的一次考核中,他顺利“通关”。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步比进步。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他的座右铭。

集训队长赵军雄带着考核成绩优秀的学兵在雷达方舱参观见学。

相比吴得志,浙江籍新兵孙俊辉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对电子产品屡见不鲜,电脑玩得更是溜。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他每次考核都能名列前茅,但他的队列、内务、体能却让几位教官头疼。你说他不行,他专业成绩前三,你说他行,队列、体能、内务跟不上。

为了让孙俊辉综合发展,行管教官刘开放和李勇七没少给他 “开小灶”。经过教官们的悉心帮带,他的队列、内务基本上不掉队了,唯独体能训练一直不达标。教官李勇七针对孙俊辉的体质,专门为他量身制定训练计划,每天陪着他一起完成训练,当日补短当日清。

其他学兵看到教官陪着孙俊辉天天训练,最后都不由自主地加入进来。在大伙儿的带动下,孙俊辉最终突破自己。6月初,在《雷达操纵专业学兵结业考核》的体能考核中,他出色完成了各个考核科目,顺利晋级,圆满结业。

队列训练中,冷面教官刘开放的一个眼神,足以让学兵们领会其深意。

如今,通过几个月的培训,这批雷达操纵学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合格率达95%以上。然而,每一名学兵都深深知道,要想成为真正守卫祖国蓝天的“千里眼”,他们肩负的使命任务才刚刚开始。


训练室里,学兵们的训练热情高涨。

理论教官宋涛是雷达操纵员提干,曾多次参加各类演训任务,教学经验丰富。

一对一考核项目检验的是学兵们的个人能力素质,集训队专门为大家制定相应的个人训练计划。

熟记航路、航线,快速高效地掌握飞行空域的各种航迹,是每一名“千里眼”必备技能。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也是雷达操纵学兵的必修课程。

体能训练的时间到了,教官李勇七组织学兵们更换体能作训服到操场集合。

一小时的体能训练过后,学兵们感觉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从最初的地方青年蜕变为如今的准“千里眼”,雷达操纵学兵的成长还在继续。

作为新时代的“千里眼”卫士,他们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空天站岗放哨。

中国空军网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