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情锐评:最多五代半!英国首曝“六代机” 炒概念大于实际意义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7月17日报道称,英国国防大臣加里·威廉森在7月16日开幕的范堡罗航展上宣布,英国将会投资20亿英镑研制绰号“暴风”的新一代战斗机概念原型机。该机将采用一系列最新技术,号称“第六代”战机,比现役的美军F-22、F-35等五代机(旧称四代机)领先一代,还在航展上首次公开展出了“暴风”的等比例概念模型。那么“暴风”究竟有何最新技术?和F-22、F-35相比有何优势?是否符合“六代机”的标准?本期就此为您解析。

绰号继承二战名机 前辈曾为V-1导弹“杀手”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称,英国最新“暴风”(Tempest,另译“暴风雨”)战机的命名遵循了英制战机通常以天气气象(“台风”、“狂风”、“飓风”等)命名的传统,但它能对敌军雷达“隐身”、能遥控无人战机群、能与友军作战单位“交流”以及通过电子攻击方式削弱或摧毁敌军电子设备的诸多能力,就像文豪莎士比亚的著作《暴风雨》中的主角--魔法师普洛斯彼罗一样。这些只是英国媒体对“暴风”多用途作战性能的一个比喻,实际这个绰号继承自英军二战时期,由霍克公司研发的同名战斗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国最新公开的“暴风”采用的一系列新技术示意图,包括VR虚拟座舱技术,有人机-无人机遥控协同作战技术、模块化武器升级技术等。

二战“暴风”(原名“台风”Ⅱ)是当时的霍克公司在“台风”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新型战机,原本准备作为“喷火”战机的后继机型,采用了新的椭圆翼形主翼和更大功率(2180马力)的“军刀”Ⅱ液冷发动机。但英军飞行员在实战中发现,“暴风”的爬升率和高空最大平飞速度并不理想,反而低空飞行性能优越,更适合用于作为战斗轰炸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尽管“暴风”的参战时间较晚(1944年1月服役),但后来以“V-1导弹杀手”的称号获得了英军的好评。1944年6月,为挽回战局,纳粹德军开始向英国发射第一批V-1导弹(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巡航导弹,当时盟军称其为“嗡嗡弹”或飞行炸弹)。

由于“暴风”战机低空飞行性能优秀,且在挂载副油箱后留空时间可达到4.5个小时,在获得“本土链”雷达的预警信息后,“暴风”机群会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在V-1导弹来袭航线上待机。发现V-1后,“暴风”飞行员可选择以速度优势(“暴风”最大平飞速度695千米/小时,V-1导弹则为650千米/小时)从后方274米的安全距离上用航炮击落导弹,或是追上导弹后,直接用一侧机翼挑翻V-1,致使后者因失控坠毁。据英军战后统计,“暴风”战机部队共击落了638枚V-1,占盟军击落总数的三分之一多。最新的“六代机”继承二战功勋机的绰号,也是为了沾“前辈”的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艺术家绘制的二战英军“暴风”战机拦截德军V-1巡航导弹油画。

“晚几年、超半代”实为老套路 “六代机”更多是炒概念

英国此次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公布“暴风”,实际走的还是当年欧洲战斗机“晚几年、超半代”的老套路。这个套路早在欧洲于20世纪80年代末公开EF-2000“台风”战机的前身(当时还称为EAP项目,原型机于1986年首飞)时就已用过,同样的例子还有法国的“阵风”战机,在早期宣传阶段,都曾以“四代机”的名号宣传过,直到后来美国YF-22隐身战机于1990年成功首飞后,才又改回了“三代半”的标准。

实际“暴风”只是由于问世较晚,设计理念上要比F-22、F-35先进无可厚非,但就目前公开的概念模型来看,“暴风”的气动布局设计并未超越F-22,主翼采用后缘锯齿三角翼,外加V形垂尾,发动机尾喷口也采用了类似F-22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着重强调隐身性能,至于空战机动性能是否会强于F-22,在目前阶段尚无法得知,但就仍保留V形垂尾这点来看,还不如美国波音、诺-格公司此前公布的六代机设想图先进,后者的六代机均采用了“无(垂)尾布局”,隐身性能无疑要强于“暴风”。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暴风”仍采用较保守的“后缘锯齿三角主翼+V形垂尾”气动布局,未超越F-22的气动设计水平,最多为“五代半”战机水平。

再说作为“暴风”最大卖点之一的“AR(增强现实技术)虚拟座舱”,即飞行员只有戴上头盔才能看到先进仪表,看似炫酷的概念实际还是美军F-35战机头盔瞄准具(F-35飞行员借助机身上的多个分布式孔径传感器,通过头盔瞄准具可获得360度的“无死角视野”效果)的强化版本,并没太多新意。至于机载激光武器、高超音速武器,目前欧洲相关的研发进度还无法与美、俄相比,炒作概念的宣传意味更浓一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暴风”战斗机将采用虚拟座舱技术,只有带上AR(增强现实技术)头盔才能看到仪表。

综合来看,现阶段欧美多国提出的“六代机”仍处于炒作概念阶段,“暴风”也并不例外,甚至气动外形上比美国提出的“六代机”概念还要保守,最多只能算是“五代半”。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装备五代机(旧称四代机)的国家还屈指可数,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大国具备独立研发五代机的能力,其中只有美国(F-22、F-35)和俄罗斯(苏-57)两国的五代机具备实战经验,且美国装备和使用五代机的时间最长,未来“六代机”如何发展,各国恐怕还是需要借鉴美国的相关发展经验和概念。(文/黄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风暴”战斗机全尺寸模型(美国雅虎新闻网站)

【延伸阅读】英国披露第六代战机项目:搭载激光武器 或拉日本“入伙”

参考消息网7月18日报道 外媒称,英国将向一款可以无人驾驶的“风暴”战斗机项目投资20亿英镑。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7月17日报道,根据英国内阁大臣们16日描绘的时间表,这款作战飞机将在2035年前服役。

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在法恩伯勒国际航空展上展示一个概念模型时说:“我们正步入一个危险的新战争时代,因此我们的主要重点必须是如何应对这些不断演变的危险。”

报道称,英方希望这款将携带激光武器的战机能够取代欧洲战斗机公司研制的“台风”战机。

英国内阁大臣们已承诺在2025年前为该项目投入20亿英镑。

报道称,英国官员正与一些国家就“风暴”战机项目的合作前景展开谈判,虽然他们表示,即便没有此类合作,该项目也能获得资金。

英国皇家空军少将西蒙·罗谢尔对路透社说:“瑞典将是一个不错的参与者,我们还在与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商讨。”

当被问及英国是否能负担得起“风暴”战机项目时,威廉姆森说:“如果英国皇家空军拥有保证英国安全以及确保我们在国内外打败对手的能力,我们就需要对战机进行这样的投资。”

另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7月17日报道,英国已经对外宣布了该国数十年来首款彻头彻尾的英式战斗机。这款新型“风暴”战机项目将主要由英国防务承包商负责,旨在打造一款能够为本国所用以及出口的战机。英国政府称,这款战机应该会在2035年前准备好入役。

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16日在法恩伯勒国际航空展上,介绍了这款“风暴”多用途战机的一个全尺寸模型。“风暴”战机吸纳了一系列新技术,将超越F-35战机使用的技术,这意味着这款英国战机将跻身日益壮大的“第6代”战机行列。“第6代”战机目前正处于计划阶段。

报道称,“风暴”战机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可选择是否配备人员,这意味着无论有没有驾驶员,该战机都能飞行。“风暴”战机还能指挥一个无人机群,加大敌方防御难度,并提高自身的存活几率。

“风暴”战机设计中运用的另一项技术,是所谓的“协同作战能力”,该技术可能成为未来战机的标准配备。这是指在战场上进行合作,共享传感器数据和情报,以协调攻击或防御行动的能力。

报道称,“风暴”战机将配备高超音速武器,这些武器的速度可以轻易达到5马赫或更高。

为设计和制造该战机而成立的“风暴团队”,由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牵头。著名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国际有限公司将提供推进装置。欧洲企业欧洲导弹集团将负责研发武器,意大利防务承包商莱奥纳多公司将设计集成传感器和电子战系统。

报道称,为什么英国需要一款国产战机?理由很简单:脱欧。英国2016年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迫使该国政府和企业为一种独立的未来做准备。英国皇家空军的“台风”战机本世纪30年代初将开始老化,“风暴”战机将使得伦敦能够采购本土战机,支持本土的就业和企业。

报道认为,“风暴”战机还将是一款重要的出口武器。它将与其他战机展开竞争,包括最近宣布的法德欧洲战机项目、日本一个名称不详的战机项目,以及“风暴”战机成为现实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防务承包商将推出的任何战机。

报道称,对英国而言,“风暴”战机是一个重大承诺,将考验该国独立研制一款一流战机的能力。该项目将花费数十亿英镑计的政府资金,需要近20年才能取得成果。如果伦敦在该项目上失败,那么这将对英国造成严重打击,而且可能预示着英国战机行业的终结。

报道称,“风暴”战机的命名遵循英国战机通常以天气(“旋风”“台风”“风暴”)命名的传统,但它对雷达“不可见”、能够控制无人机群并与附近飞机“交谈”,以及通过电磁辐射削弱或摧毁敌方威胁的能力,听起来就如莎士比亚著作《暴风雨》中的魔法师普罗斯佩罗一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风暴”战斗机全尺寸模型(美国雅虎新闻网站)

(2018-07-18 12:27:07)

【延伸阅读】亚洲五代战机竞赛谁是赢家?中国领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2月1日报道,中国目前正在研发两款第五代战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歼-20战机应该就是中国空军版的F-22的“猛禽”战机。图为11月24日成功首飞的最新歼-20隐身战机2017号原型机,这是该型机的第8架原型机。(图片来源:鼎盛军事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关于歼-20的详细数据目前仍处保密阶段。外界猜测该战机的主要用途可能是充当制空型战机。判断依据有:该战机主要配有用于装载空空导弹——包括“霹雳”-9短程导弹、“霹雳”-12和“霹雳”-21远程导弹的结构加固点。图为2017号歼-20隐身战机原型机准备试飞。(图片来源:鼎盛军事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国空军中与F-35对等的战机,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歼-31战机也是如此。与歼-20战机一样,歼-31战机的相关规格大多都属于机密。但有理由认为,歼-31战机旨在近距空中支援、空中轰炸和空中封锁等作战行动中提供先进的防御战力。图为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中国FC-31(又称“歼-31”)隐身战机原型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外,歼-31战机可压制敌方防空系统,还可充当中国未来航母的舰载机。图为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的FC-31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一直在研发本国的第五代制空型战机,日本打算以此取代不断老化的F-15战机。因华盛顿拒绝向东京出售F-22“猛禽”战机,三菱公司的ATD-X“心神”项目得以启动。“心神”项目技术的研发方是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但ATD-X战机(又名三菱F-3战机)要到本世纪20年代末才能入役。图为日本公开ATD-X首架原型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外,日本还订购了42架F-35战机。该款战机旨在于F-15战机和ATD-X战机之间的断档期发挥临时补缺作用。据猜测,“心神”战机将至少部分采纳F-35战机的隐形技术。 图为ATD-X首架原型机公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3战机预计会采纳一些尖端技术。该战机将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该雷达具备电子对抗和通信功能,甚至可能具备微波武器的功能。按计划,“心神”战机配有光学飞行控制系统。数据将通过光纤——而非电缆——进行传输。图为ATD-X原型机试飞想象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韩国的下一代战机也是一个长期项目。严格来讲,韩国航天工业公司的KF-X战机项目并不是第五代战机,而被称为“4.5代”作战平台。KF-X项目雄心勃勃,旨在为首尔提供一款战力胜过最好的第四代现役战机的隐形战机,但其战力不如F-35及类似战机。图为防务展上的KF-X隐身战机模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首尔已同意采购40架F-35战机以及25项不同技术。首尔由此将获得设计建造KF-X战机所需的技术和材料。然而,由于美国国会和防务界施压,美国当前拒绝提供其中四项技术。这四项具有转让难度的技术分别是:有源电子扫描雷达、红外线搜救系统、电光瞄准吊舱和无线电频率干扰器。据报道显示,韩国将尝试自主研发后两项技术,并与美国以外的外国业界合作研发前两项技术。 图为韩国空军KF-X隐身战机想象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亚洲最后一款自主研制的主要五代机就是印度的“先进中型战机”(AMCA)了,目前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研发。作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印度制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印度先进中程战机安装的技术和设备大多都是自主研制的。然而,目前也有猜测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将可以从俄罗斯采购部分必要技术。俄罗斯目前正在测试本国的第五代战机,即苏霍伊公司研制的T-50隐身战机。 图为防务展上的印度AMCA隐身战机模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猜测,AMCA会补充——而非直接替换掉——印度的许多现有作战平台。与F-35战机一样,先进中程战机旨在成为一款多用途战机,既可进行空战,又可实施对地打击。该战机的设计生产工作将在一家外国公司的帮助下展开,但目前尚未定下来由哪家外国公司提供帮助。 图为试飞中的俄罗斯T-50隐身战机。

(2015-12-03 10:41:24)

【延伸阅读】F-22杀手!俄研六代机配光子雷达及高能激光炮还能指挥无人机

参考消息网12月14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2月13日发表了题为《俄罗斯针对F-22、F-35杀手:第六代携带高超音速武器的战斗机》的报道。

俄罗斯国防企业开始研究第六代战机的各种概念,以便最终淘汰苏-57隐身战机。

与美国空军和海军一样,俄罗斯人也在广泛研究各种概念,包括有人机与无人机编组、定向能武器和高超音速武器。俄罗斯人还在研究似乎专门为了对付隐身战机而开发的新型雷达和光电传感技术。

为新机型正在开发的一种装备是所谓的“无线电-光子雷达”。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第一副总经理的顾问弗拉基米尔·米赫耶夫在接受塔斯社记者采访时说:“根据我们的判断,这种无线电-光子雷达能够探测到比现有雷达更远的地方。另外,由于我们照射敌人的频率宽度前所未有,因此会以极高的精度确定对方的位置,经过处理后的无线电影像几乎可以媲美相片。这对于确定(战机)的类型很重要:战机的计算机可以立即自动识别飞行物,例如F/A-18上具体携带哪类导弹装备。”

据米赫耶夫说,新式无线电-光子雷达的有效频带宽度远远超过传统雷达,应当拥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另外,新装备有望用作电子战系统、数据链,甚至作为通信装备。这种新雷达的原型已经制造出来了。

除了新雷达,俄罗斯人预计还要把一款新式光电传感设备送上战场。

战机还将装备定向能武器,作为无人机机群中的一员飞行。实际上,虽然在一场战斗中可能有两架战机由人操控,但是协同作战的可能有20到30架无人机。

米赫耶夫还描述了一款用于未来机型的自卫性质的激光武器。

米赫耶夫说:“我们在飞机和直升机上已经安装了激光防护系统,现在我们讨论的是高能激光领域的最新发展,从物理上摧毁来犯导弹的‘寻的头’。粗略地讲,我们能够烧毁导弹‘看向我们的眼睛’。这种装备自然也会被安装在第六代战机上。”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研究俄罗斯军事的专家迈克尔·科夫曼说,虽然克里姆林宫可能没有实施这个项目的财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国防工业在战术飞机领域紧跟发展潮流。

资料图片:外国军迷绘制的俄军六代战机想象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12-14 09:57:22)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