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情锐评:侦察、海战还核威慑?中国无人潜艇未来“不得了”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近些年,各大国对于水下优势的争夺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尤其体现在了无人潜航器的研制上,各大国密集推出了各种动力、不同尺寸以及功能各异的无人潜航器,以期占领未来水下战的先机。

近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正在开发大型人工智能无人潜艇。这种大型智能无人潜艇,可以用于侦察、部署水雷,甚至发动对敌舰的自杀袭击等任务。其实早在年初港媒就曾猜测,中国未来的无人潜艇有可能是核动力的。

目前各大国正在使用的无人潜航器多是体型“娇小”且功能相对单一,多是用于搜集情报、监视和侦察等。无人潜航器能够深入到其他平台无法进入的危险海域(海况复杂或者是交战海域),并利用自身携带的传感器,长时间自主搜集和传输各类情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网友绘制的中国无人潜艇设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是世界上水下无人潜航器发展最全面、最成熟的国家。早在2007年,美军就成功试验了核潜艇发射和回收无人潜航器(通过鱼雷管),该无人潜航器大小跟一枚鱼雷差不多,配备有侧扫声呐、前视声呐、猎雷和靠泊声呐、声通信装置等设备,可以离开“母舰”135公里,连续运行40小时,当时这样一套无人潜航器系统(2个无人潜航器、回收臂和其他装置)成本要超过1亿美元。

在“反介入/拒止”战略风靡的当下,尤其是反潜以及反舰技术日益精进的背景下,无人潜航器为“有人母舰”拓展出来的广阔“安全区”就显得尤其意义重大。

例如用于猎雷的美军“长刀鱼”无人潜航器,在2017年初的一次关键开发测试中的表现远远超过预期,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盛赞这种无人潜航器将终结令海军舰艇头疼的水雷威胁。

而无人潜航器的发展趋势也逐步转向廉价化、大型化、多任务综合作战能力方向。2017年9月,美国著名智库发布《恢复美国制海权》报告,要求美海军未来装备超大型和智能型无人潜航器。

洛马在2017年底获得了美国海军最大无人潜航器“虎鲸”的设计阶段合同。该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将是一款多用途自主潜航器,其装备有一个可重新配置有效载荷舱,拥有非常诱人的应用潜力。

比如成为小型潜航器的“母舰”,充当海军编队的“耳目”。或者是装备对海、对陆攻击武器(甚至包括核武器)以及输送蛙人等,充当“攻击先锋”。

对于现阶段无人潜航器来说,电池电力会是一个瓶颈。据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美国海军正在研发一种水下自动补给站的装置,为无人潜航器补存电力,该装置可以存储200千瓦电能,并可潜至约3000米深的水下,这样接受补给的无人潜航器就不必浮出水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国海军“长刀鱼”猎雷无人潜航器模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相对应的俄罗斯的解决办法,就显得更加“简单粗暴”。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核动力潜航器“波塞冬”已经完成模拟实验。核动力令“波塞冬”潜航器拥有了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装备超大当量的核武器,令其可在洲际距离摧毁航母编队以及沿岸设施。

无人装备的最直接好处是不必考虑人体的生理极限,超常的下潜深度、极快的速度、难以预测的行动路线以及大当量的核弹头,“波塞冬”无人潜航器将拥有无与伦比的战略威慑力。

港媒披露的中国正在研发的无人潜艇特征,与美俄追求的所谓“大型化和智能化”无人潜航器的目标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从海军“力量倍增器”到未来“海战主力”,美国和俄罗斯无人潜航器的发展轨迹也可以成为中国的参考。侦察、海战甚至核威慑,中国的无人潜艇未来能做什么虽需要时间去一一揭开,但足以令我们充满希望和期待。(文/董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俄罗斯核动力潜航器“波塞冬”视频截图。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中国研发大型无人潜艇引关注 可独立作战反制美军

参考消息网7月24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3日发表了陈冰琳的题为《中国军方开发机器人潜艇以开启海上力量新时代》的文章。

参与有关人工智能项目的科学家说,中国正在开发相对低成本的大型智能无人驾驶潜艇,这种潜艇可以漫游于世界各个海洋,以从事侦察、水雷部署或针对敌舰的自杀式袭击等各种任务。

预计这种机器人潜艇会在本世纪20年代早期投入使用。虽然不会完全取代有人操作的潜艇,它们将挑战二战后西方海上大国的优势地位。研究人员说,这种机器人潜艇尤其针对驻扎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等战略海域的美军。

该项目是中国政府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本国海上实力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已经在广东省珠海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水面无人驾驶船只的测试设施。军事研究人员还在为潜艇指挥官开发一种受到人工智能协助的支持系统。今年早些时候《南华早报》曾报道,该系统将在作战局势最激烈之际帮助潜艇指挥官更快作出准确判断。

研究人员说,这种新的无人驾驶潜艇将同海陆空中的其他自动或有人操作军事系统协作,以执行各种任务。

这种潜艇上没有人类操作者。它们将独立地出行、完成任务、返回基地。它们或许会定期同地面指挥部建立联系,以进行更新升级。但根据设计,它们能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但研究人员说,人工智能潜艇具有局限性,尤其在部署的早期阶段。它们将从执行相对简单的任务开始。这些项目的目的不是完全取代人类船员。研究人员说,是否发动袭击的最后决定权依然在指挥官的手中。

目前无人潜水器的尺寸大部分都比较小。需要另一艘舰艇或潜艇对它们进行部署和收回。它们在操作范围和有效负载能力方面都是有限的。

研究人员说,现在开发中的由人工智能提供动力的潜艇同常规的无人潜水器相比是“巨人”。它们作为常规潜艇驻扎在码头。它们的货舱可进行重构,并且足够大,以容纳强大的侦察设备、导弹或水雷等各种货物。它们的能源供应来自柴油-电力发动机或其他动力源,以确保数月的连续运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网友绘制的中国大型无人潜艇设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机器人潜艇非常倚重人工智能来应对海上的复杂环境。它们必须不断自己做出决策:改变路线和深度以避免被发觉,区分民用和军用船只,选择最佳方式以抵达指定位置。

它们可以收集情报,部署水雷或驻扎在武装部队必定要通过的地理“关键点”以伏击敌人。它们可以同有人操作的潜艇合作,充当侦察员或诱饵,以吸引火力并暴露敌人的位置。如果必要,它们可以撞击高价值目标。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海上技术设备项目的主任林洋(音)确认,中国正在开发一系列特大无人潜水器。

他说:“是的,我们正在从事这项工作。”

该研究所是为中国军方制造潜水器的主要机构。林开发了中国首个操作深度超过6公里的自动化潜水器。他现在是912项目的首席科学家。912项目是一个机密项目,它的目的是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前开发出新一代军用水下机器人。

林说,中国的无人潜艇项目是针对美国类似武器的一种反制措施。现在在美国,无人潜艇也处于密集开发阶段。由于相关信息的“敏感性”,他不愿详细解说技术细节。

他又说:“这些迟早会宣布的,但不是现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海军“曼塔”(蝠鲼)大型无人潜航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07-24 12:57:01)

【延伸阅读】美军斥资30亿美元研制无人潜艇:可续航数年

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国防部计划斥资30亿美元用于研制无人潜艇。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27日报道称,该计划暂时处于研究阶段,但工程师已经取得了改进技术,能够解决水下自动航行系统的一系列难题,包括盐水和压力的影响。

此外,水下传送指令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未来的无人潜艇将能够在没有远程管理的时候照常航行。目前无人潜艇的原型能够在水下航行数周。

报道引述美国军方官员的话说:“目的是建立一个系统,使潜艇能够水下航行数月,最终可续航数年”。

报道还指出,目前俄罗斯和中国都在投资升级自己的潜艇。美五角大楼的无人潜艇计划,采用最新技术并利用自控航行系统,因此拥有优势。 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现在美国军方计划使用“无人潜艇”来巡逻海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美军水下机器人进行测试。

(2016-11-29 00:08:02)

【延伸阅读】一发灭航母舰队!俄曝光测试核动力鱼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月19日,俄国防部首次公开“波塞冬”巨型核动力鱼雷的测试视频,对美军威慑的意图十分明显。图为“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后段视频截图,可见测试人员与鱼雷尺寸对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动态图展示了“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的巨大尺寸,以至于俄军所有的现役潜艇都没法以内置方式搭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波塞冬”核动力鱼雷,俄军代号“斯塔图斯-6”水下多用途载具,以苏联时期的水下热核武器计划为蓝本,其全长24米,直径1.5米,全重40吨,可搭载1000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据俄媒报道,俄军已于2017年12月完成核电动力系统的水下测试工作。图为早期公开的“波塞冬”鱼雷CG宣传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首次公开的“波塞冬”核动力鱼雷测试推进系统及尾部舵面动态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四个尾舵均采用全动设计,在水下会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俄军出于保密需要,还对关键部位做了模糊化处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波塞冬”鱼雷可由俄军核潜艇以外挂方式发射,按俄军计划,一艘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近2万吨)可外挂4枚“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图为奥斯卡II级“奥廖尔”号核潜艇与无畏级驱逐舰编队航行资料图,可见尺寸远大于后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俄卫星网称,由于采用核动力推进,“波塞冬”的射程超过1万公里,水下航速超过54节,最大发射深度1000米,其具备跨洲际打击敌军沿岸目标或航母编队能力。图为宣传视频中的“波塞冬”鱼雷打击目标示意图,现实中的俄军潜艇可从更远距离发射鱼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宣传视频中,作为“波塞冬”核动力鱼雷打击目标的敌军航母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设想中的“波塞冬”核动力鱼雷摧毁美海军航母编队动态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俄军估算,“波塞冬”在水下引爆核弹头后,可掀起500米高的巨型海啸,利用水下冲击波和海啸波“双重打击”方式,只需一枚就可消灭一个美军航母打击群。图为电影《美国刺客》中展示的水下核爆重创美海军舰队场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可以预见的是,俄海军在装备这种战略级鱼雷后,对美海军的威慑能力无疑能大幅提升。图为电影中,美军核航母被巨浪掀起瞬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电影中,美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飞行甲板被巨浪吞没瞬间,可见甲板上停放的F-35隐身战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波塞冬”宣传视频中出现的奥斯卡II级核潜艇CG。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奥廖尔”号核潜艇在芬兰湾航行资料图。

“奥廖尔”号核潜艇在芬兰湾航行资料图之二。

(2018-07-23 08:43:26)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