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挂20多枚导弹!波音推出F-15改型可与F-22协同作战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 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7月19日报道称,波音公司正在不动声色地推出F-15“鹰”战斗机的一个新型号,它结合了最新的机身,可以携带的防空导弹数量创下了历史纪录。这款F-15X战机将能携带20多枚空对空导弹,是大多数战机的3倍多。据“防务一号”网站说,空军正在考虑采购这一新型战机。
F-15“鹰”式战斗机于1972年首次引进。装备为空优战斗机,配备4枚AIM-9“响尾蛇”近程红外制导导弹和4枚AIM-7“麻雀”型中程雷达制导导弹。多年来,F-15一直携带着相同数量的导弹,目前携带4枚AIM-9X“响尾蛇”导弹和替代AIM-7导弹的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替代F-15战斗机的F-22“猛禽”隐身战斗机可携带2枚AIM-9X导弹和6枚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而F-35隐身战机可以携带4枚AIM-120导弹。
F-15不是隐身战斗机(它是在隐身战机出现之前设计的),其优势在于它的强大火力。此外,隐身战机所携带的武器都储存在内置弹舱,以保持较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信号(RCS),但非隐身的F-15战斗机则可以随意地将其所携带的武器全部外挂在机身及机翼下,从而可以携带尽可能多的武器,只要能够挂上机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波音F-15X战机宣传视频截图,可见翼下密集挂载的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波音公司推出“鹰”2040C战机,将战机所携带的AIM-120空空导弹数量提高到16枚。“鹰”2040C很可能是作为“伴飞战机”设计的,意味着它将与F-22和F-35等隐身战机协同作战。非隐身战机将接收敌人雷达看不见的友军隐身战机所提供的瞄准信息,在它们的帮助下从容地打击敌军目标。
一年后,波音公司显然将战机所携带的空对空导弹数量增加到了20多枚。不清楚该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主要是通过新设计的翼下复式武器挂架,本网注)。
波音公司向空军推销这种战机的任务目前有点艰巨。F-35A战机的成本首次跌破9000万美元,最终将达到8500万美元,从而使这款新型战斗机的价格具有竞争力。空军只承诺购买隐身战斗机,但目前正在生产的唯一的隐身战机是F-35。F-35战斗机只能携带4枚导弹,在不需要隐身的情况下采用所谓的“野兽模式”(增加外挂武器)时,可以携带16枚导弹,但目前这还只是幻想。(编译/林朝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加装了新型复式武器挂架后,F-15X的载弹量可达现役型号的三倍多。(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同室操戈!沙特F-15首战猎物竟是F-4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提起沙特皇家空军F-15战机的空战记录,通常可能会先想到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击落过多架伊拉克空军战机,但实际沙特F-15的首个战果是在1984年取得的,而且击落的还是伊朗空军的F-4战机,本图集将简介这场美系战机“同室操戈”的故事。图为艺术家绘制的1984年,沙特空军F-15C战机击落伊朗F-4E战机的油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先来了解下这场空战中的两种战机。1983年,为了对抗威胁日益增长的伊朗空军,沙特空军通过“和平之日”项目从美国购买了62架当时最先进的麦道F-15C D重型制空战机,虽然在F-15C在单机远程对空拦截能力方面要弱于伊朗的F-14A,但沙特已于1982年购买了5架E-3A预警机,用于弥补这一劣势。众所周知,F-15“鹰”是第三代重型制空战机的优秀代表之一,于1976年投入美空军服役。图为沙特空军F-15C战机三视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F-15C重型制空战机剖面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朗空军方面,由于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十分紧密,在获得F-14A战机之前,伊朗空军已从美购买了225架F-4“鬼怪II”系列重型战机,其中F-4E是其中较新的型号,也是后来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F-4与F-15同为美国麦道公司旗下产品,是第二代战斗机的经典代表之一,于1960年12月投入服役,实际是F-15的“老前辈”。图为美军F-4E战机三视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F-4战机剖面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84年6月5日,一架伊朗空军P-3F巡逻机在沙特拉万岛以南出现,紧接着2架伊朗F-4E战机从布什尔基地起飞,准备根据P-3F传回的情报,攻击一艘即将通过该区域的希腊油轮。当时正值海湾“袭船战”高峰时期,由于沙特和科威特均选择支持伊拉克,伊朗空军为报复,专门空袭停靠在这两国的油轮。图为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空军F-4低空飞越一艘外国油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实际都在沙特空军E-3A远程预警机的监视下。E-3A很快呼叫2架沙特空军的F-15战机(一架F-15C单座型和一架F-15D双座型,其中D型的后座为一名美军教官)前往拦截。图为E-3A预警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史料记载,当伊朗F-4E编队接近至沙特海军基地以北77千米处时,与沙特F-15编队迎头对飞。但F-15在综合性能上要领先F-4至少15年,再加上E-3A的情报支援,沙特飞行员在美教官的指导下,在伊朗F-4E的武器射程外,就率先发射了多枚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成功命中其中一架F-4E,该机凌空爆炸;另一架被弹片击伤,后来成功迫降至附近的一座伊朗空军基地。图为沙特空军F-15C战机发射AIM-7导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伊朗空军F-4战机编队飞行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沙漠盾牌”行动期间的沙特空军F-15C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伊朗空军F-4E 战机发射空地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沙特空军的美制F-15C重型战机与英制“闪电”截击机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两伊战争期间,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伊朗空军F-4E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艺术家绘制的伊朗空军F-15C战机,隶属于第13战术战斗机中队,为1991年涂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艺术家绘制的伊朗空军F-4E战机,隶属于第34战术战斗机中队,为1982年涂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沙特空军装备的E-3A远程预警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朗空军F-4E编队飞行资料图,可见醒目的鲨鱼嘴涂装。
(2017-02-13 08:28:00)
【延伸阅读】近距离接触!网友独家拍摄F-22和F-15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空军两代主力战机F-15D和F-22的合影(网友Adrena Polski独家供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展的F-15D双座战机隶属于俄勒冈州“空中国民警卫队”(ANG)。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能看到F-15标志性的可调外压式四波系超音速进气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位于F-15D左翼根的M61A1六管20毫米加特林航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D前座舱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垂尾上可以看到俄勒冈州ANG的老鹰图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D的F-100-PW-220涡扇发动机尾喷口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D全貌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可看到F-15D的M61航炮和多弹挂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展的这架F-22隶属于美空军第三战斗机联队第525中队,驻扎在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战机正面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架F-22两侧的格斗弹弹舱还处于开启状态,平尾则处于大仰角姿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的进气道可以看到525中队“斗牛犬”的图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格斗弹舱特写,可以看到AIM-9导弹的发射导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机头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机头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全貌图。
(2015-05-12 08:00:17)
【延伸阅读】F-15E空战记录:用制导炸弹砸落武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提起美军F-15E“攻击鹰”战斗轰炸机,人们肯定是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该型机迄今为止唯一的空对空战果是用激光制导炸弹砸中的,本组图就此解读。图为艺术家绘制的F-15E模型封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E“攻击鹰”战斗轰炸机,由原麦道公司(现已并入波音)于20世纪80年代基于F-15重型战机改进而来,1988年投入服役,最大平飞速度2.5马赫,最大作战半径1270千米,最大载弹量10.4吨,是美空军现役主战机型之一。图为F-15E彩色剖面结构图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是F-15E的首次实战,当时有2个中队的F-15E配备了最新的“蓝盾”(LANTIRN)瞄准吊舱,使F-15E具备了在夜间也能精确定位并打击伊拉克军队装甲目标的能力。图为1990年“沙漠盾牌”行动期间,部署在沙伊边境的F-15E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保存实力,当时伊军将大量坦克隐藏在沙丘掩体中,但由于夜间沙子降温的速度比金属装甲快,配备“蓝盾”吊舱的F-15E战机可轻松发现这些坦克,并用GBU-12激光制导炸弹将其摧毁。据美军战后统计,命中率达到了80%以上。一个F-15E双机编队曾创下在30分钟内投放16枚GBU-12炸弹,摧毁16辆伊军坦克的记录。图为F-15E利用“蓝盾”导航吊舱投射在HUD平显上的夜间地面影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E的这次空空战果发生在1991年2月14日,当时2架F-15E正在伊拉克西北部执行“猎杀飞毛腿导弹”任务。途中,他们接到预警机通信称,美军一支特战队遭到伊军米-24武直围攻,急需救援。图为米-24武装直升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利用“蓝盾”吊舱瞄准并锁定一架米-24后,F-15E长机从6千米外投放了一枚908千克GBU-10激光制导炸弹,最初锁定时,这架武直是停放在地面上的。图为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被伊拉克军队遗弃的米-24武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铺路II”(另译:“宝石路”II)系列激光制导炸弹,GBU-10是其中尺寸最大的型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结果就在F-15E投弹后,机载雷达发现这架米-24开始以每小时185千米的速度开始起飞,但F-15E的后座火控官仍能使用激光束连续照射该机。最后炸弹在米-24升至240米高度时,准确命中目标。美军飞行员通过瞄准吊舱亲眼目睹这架武直瞬间化为一个巨大的火球,向地面坠落,地面特战队得以安全撤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这架唯一取得过空战记录的89-0487号,还于2012年成为了第一架达到1万小时飞行时间的F-15E,颇具传奇色彩,本图摄于2012年1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可见“1万飞行小时”的纪念标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个绿星战果就是那架倒霉的“雌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E地面武器展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E编队飞行,其中一架在脱离编队同时释放热焰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E空对空拍摄特写图。
图为F-15E挂载GBU-10激光制导炸弹(红圈)资料图。
(2017-03-20 08:34:51)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