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关注俄打造新“里海怪兽”:搜救神器 将装备导弹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 美国《大众机械》网站8月3日发表题为《俄罗斯正在研制新的“海上怪兽”》的报道称,俄罗斯据称正在研制新一代地效飞行器,其灵感来自于冷战期间的“怪兽”飞行器。新的奥兰级(Orlan)飞行器将是所谓的“里海怪兽”的后代。“里海怪兽”现已不再使用,它在海面上的飞行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40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
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称,奥兰级飞行器目前正在研制当中,将在2027年完成。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在接受塔斯社记者采访时说:“2018年至2027年的国家武器项目包括奥兰级飞行器的研发工作。此类飞行器的原型是武器项目的一部分,并且将携带导弹武器。”
报道称,地效飞行器依靠气动升力在水面上方执行任务。它们的功能像气垫船,但通过使用大型、滑翔机似的翅膀产生向上的托力。这种大型的、海鸥似的飞行器行进速度更快,速度可高达每小时350英里。
报道称,前苏联制造了数类地效飞行器,包括花尾鸽级(Lun),即“里海怪兽”飞行器。这种飞行器长240英尺(1英尺约合0.3米),高63英尺,翼展达到144英尺。“里海怪兽”重550吨,航程可达1080海里。它在海面以上仅16英尺的高度飞行,能够运载海军陆战队,并且装备有6枚P-270“白蛉”导弹。1966年制成的这种“里海怪兽”在1980年沉没之前飞行了14年。
报道称,前苏联想要制造地效飞行器是因为它们在内海以及限制水域上的用途——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有大量的这类区域。这类飞行器在里海、黑海、巴伦支海以及可能在鄂霍次克海上是有用武之地的。
据塔斯社称,新的奥兰级飞行器将用于“保护北海航线的基础设施”。这种飞行器还将被用来搜索和营救,就像花尾鸽级飞行器,它们还将配备导弹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080“海鸥-3”地效飞行器电脑效果图(俄罗斯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网站)
【延伸阅读】掠海巨兽!钻进苏联地效飞船肚子里探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集将为您详解这一“掠海巨兽”的故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效飞行器,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新型高速飞行器。与飞机不同的是,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贴近地面或水面),利用地面效应(一种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流体力学效应)飞行。在这一领域经验最为丰富的是苏联(俄罗斯),早在1923年,苏联就已开展相关研究。图为正在高速试航中的苏制"里海怪物”地效飞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后,阿列克谢耶夫设计局专攻研发大型地效飞行器,其研发的多种飞行器中,代号903工程的鹞级(Lun-Class)地效飞船(简称GEV)是最为成熟的一种。图为正在高速试航中的鹞级地效飞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鹞级GEV,官方编号MD-160,于1987年正式进入苏联海军黑海舰队服役。海军为其设定的任务包括:反舰作战、突击登陆和野战救援。鹞级最大的识别特征就是搭载了3具双联SS-N-22“日炙”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其自卫武器包括2座双联23毫米机炮炮塔。 图为网络爱好者绘制的鹞级地效飞船三视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鹞级GEV全长73.8米、全宽(翼展)44米,高19.2米,空重286吨,动力系统采用8台NK-87涡喷发动机,最大速度每小时550千米,最大航程1900千米,除12枚反舰导弹外,还能运载100吨重的货物。图为鹞级GRV的CG效果图,小图可看到鹞级的长度已超过72.7米长的波音747客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鹞级地效飞船试射 SS-N-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漂浮在海面上的鹞级GEV与米-14“烟雾”直升机,两者对比再次凸显了前者的巨大尺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漂浮在海面上的鹞级GEV。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经费紧张,苏联只建造了1艘鹞级GEV。苏联解体后,据称俄罗斯海军还曾使用过一段时间,直到1999年才退役。目前其停放在俄罗斯境内的Kaspiysk,图为停放在船坞中的鹞级飞船正面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从侧面拍摄的鹞级船身上部的“日炙”导弹发射阵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位于船艏座舱上部的双联23毫米炮塔(炮管已拆除),炮塔上方是巨大的1号和2号“日炙”反舰导弹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通过炮塔前方的舱门,可以进入到船身内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开启的舱门向下可以看到船身内部结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船身顶部的舱门外,在侧面也有大型舱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前部炮塔内部照,光学瞄准具仍有保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船身内部的走廊,可见和普通水面舰艇的内设十分相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安装有许多陈旧电子设备的导航设备舱,受限于当时苏联的电子集成技术水平,这些设备的个头都不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了陈旧的电子设备外,还能看到舱室顶部有长长的电缆,有浓厚的原型测试船风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鹞级飞船的座舱,与传统苏制轰炸机相比,仪表布局较为简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船驾驶席特写,操纵杆采用了类似运输机和轰炸机的设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船的发动机监控站,飞行工程师可以在这里控制并监控发动机的运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位于船艏最前部的雷达舱,还能看到对海搜索雷达,俄文标识的意思是“请勿用手触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联海军将鹞级分类为船,除了外形尺寸巨大外,另一个就是它也采用了类似舰船的分舱设计,此外每个舱室都有水密隔舱门,例如图中船底的这个设计,一旦其中某个舱室受损进水,可以马上封闭,保证其他舱室不受影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乘员住舱,条件十分简陋,不过这对于只有15名乘员的巨型飞船来说,还是相对宽敞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船的厨房,还能看到做饭用的水池,以及盘子和烧水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疑似飞船的洗漱间,能看到水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至少3种不同种类的灭火气体罐,在应对意外火灾方面,鹞级飞船的措施十分完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窄小的卫生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辅助(备用)发动机舱,鹞级内部共装备了2台这种发动机,一旦主发动机失效,就可以启动备用发动机继续航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出于作战生存性的考虑,船内能看到很多灭火设备,例如图中俄文所标示的“灭火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个舱室入口附近的消防设备,能看到侧面有多个消防控制开关,但柜子内部已堆满了杂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个柜子内部的物品保存完好,能看到消防水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布置在舱门附近的救生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条走廊通向尾部炮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船尾部炮塔舱,尾炮手在这里负责使用双联23毫米机炮守卫飞船的后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现实中的鹞级已退役多年,但2009年推出的即时战略游戏《冲突世界 苏联进攻》中,能看到鹞级GEV编队突袭挪威海岸的场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游戏中的鹞级还能运送大批坦克和装甲车,忠实还原了苏联海军利用鹞级GEV突击登陆的设想。
(2015-07-16 08:10: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