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九江大堤决口20周年,你可还记得那波澜壮阔的画面满身泥巴的兵?

南部战区

关注

有一首歌

穿越时空20年

听来依然让人泪流满面

为了谁(原唱)

▲MV:为了谁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我们的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他们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革命队伍,是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是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柱石,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我们的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是任何困难、任何风险都压不垮的。

1998年

一场洪水肆虐大半个中国

一时间

长江告急、松花江告急、珠江告急……

那一年

全国多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九江人民更是遭受巨大损失

▲天降洪水,九江遭遇重创。

▲众志成城,人民团结如一人。

1998年8月7日,

九江市长江大堤决口,

滔滔洪水滚滚而下,

转瞬间,美丽的九江城便一片汪洋,

骇目惊心。

于奔赴抗洪一线的将士而言,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恶战!


▲他们风华正茂,视死如归。

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

上万名官兵

前赴后继,开赴九江灾区

陆海空三军和武警官兵

与洪魔搏斗

▲勇敢逆行,绝不后退。

十八九岁的少年,

用自己年轻稚嫩的臂膀,

为人民筑起了一道道钢筋铁墙。

▲封堵九江决口的战斗打响后,83020部队四连三排长吴祥伟受领任务时,据理力争,非要把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揽到手不可。

▲面庞黝黑,眼神坚定。

在摇摇欲坠的大堤旁

他们挽手并肩,跳入汹涌的洪水中

化作了比岩石还坚硬的绿色长城

有管涌的地方、有裂纹的地方

就有橄榄绿的身影

哪里危险,哪里需要

哪里就有鲜红的军旗飘扬

▲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呐喊,至今还在耳边回荡。

饿了,就啃几个馒头,

扒一口饭;

渴了,就喝一口水;

困了,就地便是床。

身心都经历着严酷的考验!



▲考验重重,不言苦累。

历史铭刻这感人的一瞬,

祖国在你我心中!

▲倒下的身体,倒不下的是战胜洪魔的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抢救生命,大爱托举

子弟兵就是保护神

▲简单的工具,打造出不会倾覆的生命之舟。

这是一场与死神的拔河

狭路相逢勇者胜

▲今日难以看出当时的凶险,实则为一场特殊的较量。

九江人民泪千瓣

送别亲人解放军

惊心动魄数昼夜

换取平安慰苍生

▲恋恋不舍,挥泪告别。

历经千辛万苦,数日奋战不息

1998年8月13日晚

长江大堤九江段决口封堵成功

只是

成功背后的凶险与坚守

远远超乎我们想象

那一年,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用青春热血

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用忠诚无畏

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洪战歌”

▲那一天,成功封堵决口,热烈欢呼。

他临危不惧,临危受命

他爱兵如子,眼含热泪

那位亲自送站的将军

依然留存于人们的心里

至今,

将军的泪,

依然会戳中亿万人的心!

▲那一年,他送别勇士,眼含热泪。

1998年9月15日清晨

数十万九江市民

在凯旋门下挥泪送别子弟兵

(此组黑白照片由何广荫、金义良、姚定范、王协云、刘水、周锋摄)

▲经历过这万千送别的场景,此生从军再无遗憾。

“我们要提高警惕,千万不可麻痹大意。我们要坚决地坚持到底!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98年江泽民站在长江荆江大堤,声嘶力竭吼出的一句话。据统计,当年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时隔18年的今天,武汉暴雨再次将我们拉回当年特大洪灾的记忆画面。王新庆/摄早在1991年,华东大洪水,江泽民就亲临前线指导抗灾。未曾想到,7年后,一场大洪灾波及全国。

7年后,98年,江泽民冒雨在江西九江察看灾情,镜片上全是雨水。江泽民在长江险段江堤上,发表了其最为激动人心的一次讲话。当时的江泽民,面对史无前例的洪灾,站在堤岸,举起喇叭,发出决战决胜的总动员令,声嘶力竭,一句一顿,“我们要坚决地坚持到底!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在江泽民的5个“坚”字中,举拳挥指间,一句一顿的话语,都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使命。

永远铭记,24字“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弹指一挥20年

九江浔阳西路的抗洪纪念碑,巍峨屹立

时刻鼓舞着我们——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从千里长堤到首都北京,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沿海省市到边疆民族地区,前方后方步调一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中华儿女的力量集结在一起。越是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大关头,全国人民就越是充分显示出这种非凡的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我们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抗洪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来源:人民前线(ID:njjqrmqxb),文 | 吴荣鑫,图 | 范钦尧(部分图片来源于前线图库和网络)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转载请注明来源


监      制:王雁翔

值班编辑:陈典宏

责任编辑:罗   炜

实习编辑:李国良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