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条令集训,这些女兵同样关键

东部战区
“刘大哥你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豫剧《花木兰》的经典桥段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看惯了特种兵电视剧的经典桥段,“战争请女人走开”自然会在不少人耳中响起。可如果单纯这样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这群巾帼女兵同样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在演绎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传奇故事。
炎炎夏日,酷暑依旧。在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新条令集训的现场,却有不少巾帼女兵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努力为新条令集训加油助威。她们大多兼职多项任务,科目解说员、广播员、卫生员和主要演示人员,在新条令集训活动中,她们同样关键。
王皓君,中共党员,新条令集训解说员队长兼广播员。
“贯彻落实新条令,塑造部队好样子,战友们好,欢迎收听今天的战神广播……”在该旅,只要广播响起,你肯定能在第一时间听到王皓君的播音,声音动听,内容紧扣集训主题。作为原集团军特招的文艺兵,她绝对是播音主持界的王者。可晚会主持、可电视主持、可广播播音。此外,经历过14年全军政工会期间的解说员培训,她的解说功底同样是一大亮点。
作为解说员,要行为、仪表、举止和声音兼备。新条令集训刚开始,王皓君就担负起组织解说员培训的重要任务。她科学筹划、精密组织,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把不少毫无解说经验的战友培养成了解说精英。或许在集训初期,他可能还是那个五大三粗的军营汉子,那么经过一个月的解说员集训后,请对他刮目相看,如今的他已经可以温文尔雅了。
此外,王皓君还担任新条令集训多个科目的录音和现场解说工作,时常加班加点。不过笔者坚信,有她解说的科目一定会很精彩。
汪迎,上等兵,旅史馆解说员,新条令集训头号解说员。
作为卫生连的上等兵,汪迎在该旅可是小有名气。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对人总是笑脸相迎。虽然看似一个小女兵,可干起工作来却丝毫不含糊。除了日常的卫生勤务保障外,她还担任多个新条令科目解说任务。这段时间,你可能很少看见她的身影,但是她把自己关在房间背解说词,练解说动作的事迹却早在集训队里传开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次的科目演示都会被她当做真实演示来对待,潇洒飘逸的解说是科目演示向好向上、趋于高标准的开端。这样努力的巾帼女兵值得点赞。
杨诗夏,上等兵,大学生士兵,卫生员兼新条令集训队解说员。
作为大学生士兵,她身上总会比同年兵多一顶光环,乐观开朗、活泼爱笑。作为卫生员,她必须保障好集训官兵的日常训练,确保高温下的战友们可以训练得更加安心放心。训练场上,只要有战友感到身体不适,她会马上送上“清凉”。而作为一名大学学习应用化学的理科生,关于葡萄糖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她早已烂熟于心。什么时候使用?用量多少?需要注意什么?这些对她来说轻轻松松。可或许大家并不知道,她不仅要熟记解说词,还要熟背药物参数和禁忌,保证做到精准保障,不出差错。
在担任紧急集合科目解说员期间,她每天要站在太阳底下好几个小时,根据演练流程重复解说。一场下来,腰酸背痛自不必言说,光留下的汗水就已经浸湿迷彩服好几遍。而阳光下的杨诗夏显得更加乐观、坚强。
程圆圆,中士,中共党员,专业解说员。
“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作为即将满服役期的“老士官”,在别人看来,本可以好好放松几个月,尽早适应地方上的节奏。可在程班长看来,从入伍的第一天开始,奋斗就永远不会止步。接到上级指示加强兄弟单位新条令集训任务,她背上行囊就出发。背解说词、熟悉专业术语、练解说动作,集体的事情总是被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从担任解说的第一天开始,她就把自己摆在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从物品摆放规范到布局是否合理,再到解说词的语句是否精简,她都会一个个检查,一步步验证,给科目演示负责人减了不少压力,而自己却多了很多工作。可这些在她看来,都是理所当然。“把有限的军旅生涯用在党的事业上,这段军旅生涯才会更加荣光。”她时常这样对大家讲道。正因此,一同从外单位加强过来的女兵都尊称她为“知心兵姐”。
除此之外,这些巾帼女兵们在站岗执勤、通信值班、条令示范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黑了皮肤,花了妆容,可她们在烈日下的笑容却更显的灿烂纯真。在新条令集训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她们在用实际行书写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壮美诗篇,在用汗水演绎着别样的芳华。
作者 | 刘拓、童芳梅
图片 | 尹默、朱禹熹
编辑 | 左海亮、靳奎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