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美学者痛批鹰派对华冷战思维 称中国对全球负责贡献大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13日刊载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阿米泰·埃齐奥尼的文章称,有些人正在用扩张主义字眼来谈论中国——这些评价是错误的。目前是中国在倡导自由贸易,并且在所处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它还与俄罗斯和欧盟合作,以挽救与伊朗的协议。冷战的比喻似乎一点都不恰当。

文章称,《新闻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援引中央情报局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主任迈克尔·柯林斯的话说:“中国正在对美国发动‘冷战’,并且在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这篇文章还说:“他的评论与其他美国情报主管的看法一致,他们早些时候曾警告说,要提防中国谋求全球影响力的努力所构成的挑战。”

文章认为,这些说法罔顾一项重要的观察:中国没有入侵或占领过任何国家,尽管它以建立了自己的制度为荣,但它几乎没有表现出试图把这种制度强加给其他国家、更不用说全世界的迹象。

文章称,前述《新闻周刊》文章中的中情局官员没有提供任何支持己方论点的论据。著名“反华”鹰派、外交学会亚洲研究主管伊丽莎白·伊科诺米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声称,中国对七个人工岛进行所谓“军事化建设”的做法“破坏了地区稳定”。然而,该地区受到重大影响、更不用说变得不稳定的迹象在哪里?该地区的任何国家都没有发生政权更迭。它们都没有与中国结盟。相反,美国加强了在其中几个国家(包括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的军事存在和联系。尽管各方对专属经济区提出了各种要求,但航行自由并未受到限制。

文章称,伊科诺米女士重申了中国在吉布提设立了一处保障基地这一常被提及的事实。美国恰好在同一个国家也拥有一处军事基地,而且它在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拥有100多个基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让伊科诺米感到担忧。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中国正在寻求发展多种路径来确保其稳定流通。不过,相关各国都从改善的基础设施和增进的贸易中获得了好处。

文章称,在承担全球责任方面,中国大大增加了对维和部队、外国援助、人道主义援助以及打击海盗行动和反恐行动的贡献。

文章认为,目前是中国在倡导自由贸易,并且在所处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它还与俄罗斯和欧盟合作,以挽救与伊朗的协议。冷战的比喻似乎一点都不恰当。

[延伸阅读]求生欲很强!“大豆船”后,多艘美国煤炭货船正向中国飞奔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还记得在中国境外海面上转悠了一个多月的美国大豆船“飞马峰号”吗?如今,它的命运终于迎来了“大结局”。据路透社12日报道,根据Eikon船舶信息显示,“飞马峰号”大豆船已于12日凌晨停泊大连港。

不过,尽管“飞马峰号”事件已告一段落,但随着8月23日美国政府将掀起新一波对华加征关税,更多美国货船或重演“飞马峰号”的经历,而这一次,向中国一路狂奔的是多艘满载美国煤炭的货船。

据路透社报道,至少有四批价值3000万美元的美国煤炭货船正向中国进发。报道称,这些货船总共装载有33.5万吨煤炭,希望能及时到达中国以避免新的关税。

报道指出,上述赶赴中国的美国煤炭船预计到达的时间可避免新关税。但后续更多的煤炭货船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因此货主们都急急忙忙地一批又一批向中国发货。

媒体报道称,自美国政府宣布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追加征税、并公布最终名单后,中国便承诺在同一天引入对等回应措施,将对333种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据报道,美国煤炭就在名单之列。

有舆论发现,与大豆相比,对中国市场而言,美国煤炭的优势并不显著,不仅运输时间长、成本高,在品质上也并非最佳。还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中国新一波反制措施正式实施,进口美国煤炭的成本将大增,美国煤炭将不得不面对被“挤出”中国市场的命运。

事实上,美国煤炭业的遭遇或许只是贸易战下美国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担心被列入“反制清单”的美国液化天然气产业也忧心忡忡。

据报道,去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共采购液化天然气3800万吨。与此同时,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逾15%销往中国。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称,中美均是能源大国,在能源领域两国原本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甚至达成数额可观的能源合作清单,这对双方显然都是双赢的。但如今,美国政府肆意加征关税,导致这一良好氛围被破坏。在新一波反制措施中,中国选择能源作为突破口,美国以出口为主的能源巨头无疑将受到较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是特朗普政府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抓手,中国祭出能源领域的反制措施,可以判断,美国能源利益集团也将成为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加征关税阵营中的一员。

他进一步指出,在反对加征关税方面,美国已有一些能源巨头行动起来。以美国第二大私企、能源巨头科克工业公司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已在公开指责美国政府的贸易战行为。

据报道,近日,科克工业公司就赞助拍摄了一段名叫“要贸易,不要补贴”的广告,公开批评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这则广告显示:美国农民辛勤耕作,把食物端上我们的餐桌,但因为新的关税政策,广大农民的生计受到影响,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汽车制造商、工厂、工人和厂商,农民们要贸易不要补贴,请告诉政府和国会,“开放市场,不要关税”!(完)

(2018-08-14 07:15:01)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美国防授权法多项条款瞄准中国 中方强烈谴责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3日在纽约州德拉姆堡举行的仪式上签署了国防支出总额高达7160亿美元的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美将大举强化战备

据美国国防部新闻网站8月13日报道,这项法案授权将军人工资提高2.6%,并将现役军人人数增加1.56万人。特朗普对陆军第十山地师的军人及其家属说:“有了这一新授权,我们将让上万名新兵加入现役、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包括4000名新的现役军人,这将使我们军队的规模和实力大增。我们将以有史以来最先进和最具杀伤力的技术取代老化的坦克、老化的飞机和舰船。希望我们强大到永远不需要使用这些技术,一旦我们使用了,没有人会幸存。”

该法案规定,在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的2019财年,陆军的现役兵力为48.75万人,海军的兵力为33.54万人,海军陆战队为18.61万人,空军为32.91万人。

在采购方面,该法案为77架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提供76亿美元的资金。它还为F-35战斗机的备件、改装和仓库维修能力提供资金。该预算还全额拨款研制B-21轰炸机。

该法案授权为建造军舰拨款241亿美元,以全额资助13艘新的作战舰艇,并加快对几艘未来舰艇的拨款。这包括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2艘“弗吉尼亚”级潜艇。此外,还为3艘濒海战斗舰提供16亿美元的预算。

该法案还授权采购24架F/A-18“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10架P-8A“海神”巡逻机、2架KC-130J“大力神”运输机、25架AH-1Z“蝮蛇”直升机、7架MV-22/CMV-22B“鱼鹰”运输机和3架MQ-4“人鱼海神”无人机。

阿富汗安全部队基金的预算为52亿美元,另有8.5亿美元用于训练和装备伊拉克安全部队以打击伊拉克的“伊斯兰国”组织和叙利亚恐怖分子。

报道称,该预算致力于加快有关超空间技术和防御超空间导弹的研究。它还为人工智能能力的发展提供资金。特朗普说:“为维持美国的军事优势,我们必须始终处于前沿。这就是我们自豪地重申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的原因。”

另据德新社8月13日报道,特朗普13日签署了价值7160亿美元、旨在推进美军现代化并加强战备能力的国防开支法案。

在位于纽约市西北方约400公里的德拉姆堡美军基地,特朗普在数千名军人面前签署了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特朗普说,这项法案“是现代历史上对我军以及我军战士的最重要的一笔投资”,它将用于替换老化的坦克、飞机和船只,新装备将拥有“最先进和最具杀伤力的技术”。

白宫在一项声明中说,这项法案授权采购77架全新F-35战斗机、一艘新航母和其他军舰,对美军“核三角”进行现代化。它还将为军人加薪2.6%,这将是9年来最大的加薪幅度。

此外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8月14日报道,美国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写道,美国打算增加在黑海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一道进行军演的频率。

报道称,根据特朗普13日批准的这项法案,美国相关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对抗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多项条款瞄准中国

据法新社8月13日报道,特朗普13日签署了一项总额达7000多亿美元的防务支出法案,同时声称新成立的“太空军”将使美国在应对中国和其他地方的对手时取得优势。

报道称,特朗普在德拉姆堡对军人们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将太空武器化。”他提醒警惕来自中国和其他地方的威胁。他说:“让美国进入太空还不够,我们必须让美国在太空取得优势地位。”

特朗普说:“关于他们在干些什么,关于他们有多么先进,我看到了你们肯定不想看到的东西。他们想干扰信号发射,那会危及我们的战场作战行动。我们很快会赶上他们,我们会在很短时间内远远超过他们,你们会目不暇接。”

报道表示,他特别提到,中国有一个“新”军事部门主管太空作战行动。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8月14日报道,美国国防授权法案要求美国国防部加强与台湾的防务关系,支持台湾发展现代化的防卫军力,并帮助提升台湾的防务能力。

法案建议美军应适度参加台湾军事演习,例如每年例行的汉光演习,并且在提升台湾防务能力的基础上提供军售。

报道称,特朗普今年3月亲自签署所谓的《台湾旅行法》。国防授权法案要求根据《台湾旅行法》,促进美国和台当局高层防务官员及一般官员的交流。

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案,加强对台军事支持和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工作。中国随后谴责美方举措,认为此举将损害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中方对特朗普签署该法案表示“强烈不满”。声明称,美国应当“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理念,正确客观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

声明敦促美国不要实施“有关涉华消极条款,以免给中美关系和两国重要领域合作造成损害”。

报道称,中方声明针对的是美国最新推出的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声称“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是“美国的头等大事”。

另据台湾“中央社”8月1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签署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内容包含加强台湾军事防御等。中国国防部14日下午回应称,这一法案“渲染中美对抗,干涉中国内政”,已提出严正交涉。

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说,该法案涉华内容充斥冷战思维,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破坏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氛围,损害中美互信与合作,中国军队对此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他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与台湾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这一立场坚定明确”,“绝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国台办14日下午则以发言人马晓光名义发布新闻稿,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美方与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坚决反对美对台售武。新闻稿对台则重申,“挟洋自重必将损害台湾民众的利益”。

此外据路透社8月14日报道,中国商务部14日表示,将全面评估美国新的国防法案,并呼吁公平对待中国投资者。

报道称,特朗普13日签署国防授权法案,加强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作用。该委员会负责审查外国投资,以衡量是否威胁国家安全。这一举措被认为是针对中国。

中国商务部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说,将“对法案内容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密切跟踪法案实施过程中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

声明还说:“中美企业在深化投资合作方面有强烈的意愿,巨大的潜力……美方应客观、公正对待中国投资者,避免国家安全审查成为中美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障碍。”


资料图:特朗普 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8-08-15 10:54:00)

[延伸阅读]中方称将全面评估美国外资审查法案 密切跟踪对中企影响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应询14日就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改革发表谈话,表示中方将对法案内容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密切跟踪法案实施过程中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

据路透社8月14日报道,商务部网站刊登发言人谈话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国“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已作为“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由特朗普总统签署成法。美方应客观、公正对待中国投资者,避免国家安全审查成为中美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障碍。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投资方兴未艾。中美企业在深化投资合作方面有强烈的意愿,巨大的潜力。两国政府应顺应企业呼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稳定的预期。”发言人称。

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签署7160亿美元的国防政策法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新华社)

(2018-08-14 14:41:34)

[延伸阅读]美报告主张用冷战思维威慑中国:增加前沿军力部署

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 美媒称,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在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主张,五角大楼和美国海军必须增加潜艇数量、扩大水面舰队规模,并建造更小、更灵活的航母类舰艇,以此作为重新思考该如何为未来冲突和行动构建美国舰队的更广泛努力的组成部分。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9日报道,这份报告于2月9日发布,题为“重振美国海上力量,美国海军的新舰队结构”。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在报告中称:“如今使用航母等大型高端平台为所有海军行动提供支持的做法,不能有效地提供迅速、不易被摧毁的高能火力,而这种火力可能是遏制南中国海或东中国海的侵略行为所需要的。”

报道称,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不建议美国完全放弃以航母为中心的力量,它称海军需要更加重视潜艇,并呼吁重振水面舰队。该报告还呼吁建造一种新的更小型航母类舰艇。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称:“更好的做法可能是依靠潜艇和水面舰艇作为主要的威慑和再保证工具,并从公海部署航空母舰,一旦发生侵略,它们可以在公海调动,以对抗敌人。”

虽然这项研究并未要求减少目前的航母数量,但它认为,考虑到远程反舰导弹等新威胁和敌方海岸防御,机动性更高的更小型航母可能会令某些高风险任务更加可行。

报告称,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海军竞争是战略改变的原因。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称:“如今,人民解放军海军拥有世界第二大舰队,它有很大一部分舰艇是在上个十年建造的。人民解放军拥有一支快速现代化的空军,此外还有火箭军(原第二炮兵部队),后者能够部署一系列常规的对地攻击和反舰弹道导弹,以及该国的核武器。”

报告称:“与中国由卫星以及岸基雷达和传感器组成的远程监控网络相结合,这些力量创造了一个强大的侦察攻击复合体,可以在中国边界以外数百英里处的海域及其上空,对美国和盟国部队构成威胁。”

老的核“王牌”现在也可能派不上用场。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称:“美国作出的核反应可能会进一步损害美国繁荣所依赖的国际和政治体系。”

该中心称:“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对手可能不再认为美国的核威慑是可信的,这就使有效的常规威慑成为必要。”

该中心称,回归冷战期间用于威慑的“否认和惩罚”方法,将增加美国对前沿部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的依赖。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称:“美国飞机、部队、舰艇、传感器和武器需要部署在可能的对抗区域附近。美国,特别是美国海军,将需要回归他们的冷战威慑理念,即否认侵略者的成功,或立即惩罚侵略者,以迫使其停止。然而,与冷战相比,21世纪30年代的海军将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威胁环境和更受限的时间安排。他们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方法,以便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威慑。”

但该中心称,当前的战略仍然将注意力集中于“有效维持前沿存在,而不是让军队为遏制并应对大国侵略做好部署和准备”。

报道称,现在,美国海军拥有274艘舰艇。这已经少于联合部队308艘的需求,更少于海军作战部长提出的海军舰艇应该增加到355艘。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称,不管最终合适的舰队规模是怎样的,“未来五年的关键目标是一样的:海军必须建造更多舰艇,尽管到2022年交付81艘舰艇是不现实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 新华社/法新

(2017-02-12 09:36:07)

[延伸阅读]美刊:美军用冷战模式应对中国海上巡逻机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中国向西太平洋地区派遣越来越多的远程海上巡逻机(搜寻美国战舰尤其是航母),美国正在恢复冷战时期对付苏联海上巡逻机的一些做法。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5月23日指出,这种做法主要是派遣陆基P-3海上巡逻机跟踪中国的巡逻机。虽然这项任务可以由航母舰载机完成,但这样做就等于证明美国的航母在500公里范围之内。

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相当肯定苏联不可能找到位于海上的美国军舰,尤其是航母战斗群。定期跟踪苏联巡逻机的美国巡逻机已经知晓美国军舰的方位,而且注意到大多数时候苏联巡逻机对美国军舰的方位毫无线索。这也就是出动P-3或其他陆基战机跟踪苏联巡逻机的主要原因。

报道称,虽然中国如今拥有越来越多可以搜索海上军舰的雷达卫星,但这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太平洋广阔浩瀚,而雷达卫星只能监控其中的一小部分区域。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

(2013-05-26 13:12:00)

热门评论

fdd513 7
虽然美国还有一些理智之人,但起不了作用,美国与中国为敌到底已非常清楚,只能团结一心放弃幻想准备战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云南昆明
回复TA
涅磐的风雨 3
可惜这样的声音太弱了。
广东深圳
回复TA
wuzm129 3
少数人没有影响力!
浙江杭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