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若有来生,我还愿意拿起钢枪,保家园、打东洋……

中国陆军

关注

老兵·不朽

抗日战争,一场举世卓绝的战争。那些为了这一天而浴血沙场的战士,如今在世的已不足万人。一个历史亲历者的去世,就意味着一段历史的消失,而八路军抗日老兵们的每段回忆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国家记忆。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一位抗战老兵

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

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终于来到大家口中的“老革命”的家中,刚一停车,抬头便看见了醒目的党员之家的牌匾。走进这个简朴的小屋,知道我们要来的李湘炳老人,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我们这些年轻军人,他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讲起那个时候的事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讲起这段历史,这位九旬老人目光如炬。

✦年轻时期的李湘炳

李湘炳出生于1924年,是湖南湘乡人。他的父亲曾是蔡和森同志编内的一名地下党员,2岁时父亲牺牲,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李湘炳随家人离开了湘乡县,开始了逃亡生活。为保卫国家,抗击日寇,1941年,17岁的他在长沙参军,开始了自己的抗战之旅。

“那时个时候,日本的三八大盖能打500米,我们的栓式步枪只能打200米,上头就命令我们打近战,但是鬼子的好几个中队打的是迂回战术,我们伤亡很大,常常是一个连一个连的被打光,没有办法,只好撤退了。”

说着,指着小腿处的一处疤痕:“那天,我的小腿被子弹打穿了,在一家战地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我是算命大的,多少兄弟连去医院的机会都没有。”

✦李老腿上中弹留下的疤痕

李老负伤的那天,还活捉了一个日本小军官。这让他觉得特别自豪。

“我们撤退,日军就追。在一个小山上,我看见有一个拿着军刀的鬼子在那里鬼吼鬼叫的,我就偷偷的摸了上去,过去一看是一个日本小军官,他见面就朝我开枪,还好老天保佑,他的枪没子弹了,我架上刺刀就准备和他拼。小鬼子用刀啊,他是两个手抓刀,那样力道是足,但是速度慢,我看他一抬手,我就故意往左边上了一步,他一刀朝我砍过来,我立刻闪开,躲到一棵大松树后面。鬼子一刀劈到松树上,树砍掉了一半。”李老讲得绘声绘色。

“那鬼子正要砍第二刀,我一个箭步转到了他后面,用膝盖朝他裆下狠狠顶了一脚,将他顶翻在地。战友赶来帮忙,活捉了他。我们缴获了一把军刀和一把手枪。”

“幸亏那鬼子的子弹用完了。他用刀,我就不怕他,因为我会功夫。我能活到这个岁数,都是靠年轻的时候练武练出了一副好身板,现在你们年轻人,要多锻炼,要能吃能跑,有力气才打得赢仗!”

李老说:“再有记忆最深刻的,就要是长沙保卫战了,打得惨啊,到处都是死人,日本人有飞机,有坦克,我们能打赢,靠的就是一股子劲,一股子不怕死的劲。那时候都说我们湖南人狠,湖南兵也狠,鬼子攻占长沙过不了三天就得被我们反打下来,因为我们敢打,好打啊!现在不都还说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湖南方言,够狠的意思)。所以讲,当兵就是要讲一个狠字,要狠要聪明,脑子要想着怎么打赢!”

老革命起身翻出来他那些陈年的军功章和一本珍藏的纪念册,那是战后国务院为所有抗战老兵赠送的日军降书。李老翻开那本降书,语气变得更加沉重。

“那场仗打的不容易啊,45年,湘西、雪峰山、怀化、芷江,我们损失了多少兄弟,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

“1945年9月9日9时,那时候全国人民都在欢呼,仗打完了,打赢了,我们守住了。后来国家给我们这些命大的发了好多奖章,现在想想,我倒宁愿不要这些奖章,也不想打这么一场仗。”

“战争是真的残酷,现在的好多人啊,都已经不晓得打仗时候的苦了,国家发展的快,发展的好,人们安居乐业,这些我们看在眼里是高兴,但是又担心,你们这些年轻人是国家的脊梁。尤其是像你们现在当兵的,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天职,打仗才是你们的饭碗。”李老语重心长的说道。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谢嘉琪 盛子林 刘金鹏

刊期 | 20181889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陈   曦  盛子林

责任编辑:赵林孟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