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那些年,解放路667号的日子

最军旅

关注

▋来源:中国海军网

▋作者:陆 玉

 “队长,你是XX毕业的呀,给我们讲讲军校的事呗。”这是晚上睡觉前,分队里的小战士提得问。

一场记忆的序幕徐徐拉开,四年军校生活里遇见了太多的人与事,那些年轻的身影,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回忆,此刻一点一滴涌上心头。

1

八月的老虎滩畔,也该像往年一样吧,你们是否也抚摸过北大桥吹拂的海风,正欣赏着滨海路冉冉升起的朝阳,看着自由河畔惊起的海鸥……

回首四年军校生活,虽然紧张严肃是主旋律,但青春在这里却演绎得别样精彩。

庄严的教学楼内,曾有我们上课踊跃发言的身影,同教员们开启一次次“头脑风暴”;

安静的图书馆里,不仅是净化心灵的圣地,还是我们偶尔与“瞌睡虫”纠缠搏斗的“战场”;

大食堂的“天梯”上,印有我们在汹涌人群中冲刺过的痕迹,只为早一步抢到那一盘羹;

宿舍楼的俱乐部里,回荡过我们加班背单词的朗朗读书声;

夜幕下的篮球场,留下了你我多少汗水与笑语。 

……

2

随着军改的一声令下,原本的“4+1”学制轰然变成了“3+1”模式。在这场历史变革的时代洪流中,我们有幸成了见证者也是经历者。

作为首批“3+1”学员的我们,不仅两年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被压缩成一年,还顶着巨大压力和学长们一起毕业。少了一年打基础的时间,意味着我们要多一份拼搏与汗水,多一份努力与坚持。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两次再见与告别,仿佛被打了一针针催熟针。

在这之后,“好好珍惜”是我们经常说给学弟们听的话。

3

四年时光,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不服输的品质与毅力。

四年青春,像是一首歌,喊完了最后一声口号,掌声响了。

我们100多个战友,像是被暴风吹散的蒲公英,带着眷恋,满怀希望,飘向海疆的热土。中国的海岸线真长,我们星星落落地扎根在了祖国的万里海疆。大连,青岛,舟山,湛江,三亚,南沙……我们只要伸开手,就拥抱了整个祖国。

此时此刻的我,加上在不同地方奋斗的战友们,很可能都正在度过四年军旅生活中最艰难的日子。然而我们的微信群里依旧火热,天南地北,时刻关注着彼此的变化。就像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

4

忘不了你把我从被窝叫起,匆匆忙忙去出操的模样;忘不了5公里最后冲刺时,你推着我的力道;忘不了黄沙地里摸爬滚打时,你我狼狈的面庞;忘不了自由河畔的“一二•九”,那一圈圈奋力奔跑的剪影;忘不了阅兵场中千人大方队,那军乐与歌声里的浪花白。

有人说,从入校的那一天起,你就会被注入“一海校”的基因,从此胸膛被烙上“献身、严格、图强、求实”的八字校训,终其一生也无法抹去。

解放路667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然而生活还在继续。

不忘初心,不忘年少时的相聚,只愿重逢时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依旧少年。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