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美加强南太军事存在 抗衡中国影响力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9月10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8日发表题为《美国人重返瓜达尔卡纳尔岛,这次要面对北京》的文章称,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正深化与澳大利亚和其他太平洋国家等盟友的军事联系。
文章称,8月份一个湿热的下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一面美国国旗。这个岛位于西南太平洋,二战期间发生过太平洋战役的一些最惨烈战斗。
文章称,这片海域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小岛,拥有多条重要航道和丰富的渔业资源。随着中国影响力扩大从而危及美国及其盟友的主导地位,这里再次具有了战略意义。
海军陆战队员们聚集在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的一个战争纪念馆,他们随澳大利亚海军舰队进行为期3个月的太平洋岛屿之行,此时已接近尾声。
文章称,如今的争夺是围绕中国、它日益扩大的军队和它利用贷款和援助在全球各地获取影响力的做法。北京在过去一年里对太平洋各国作出的承诺如若兑现,将使之成为该地区仅次于澳大利亚的第二大捐赠国。
“来到这里以最清晰可见的方式表明了美国和盟友对该地区的承诺。”海军陆战队上尉查尔斯·耶德利奇卡说。总共约50名海军陆战队员与澳大利亚最大军舰“阿德莱德”号一起巡弋了太平洋。
文章称,目前,中国在太平洋的势力日益明显。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今年6月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太平洋国家,中资企业已在该国第二大城市莱城帮助重新开发了港口和机场。
文章称,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正深化与澳大利亚和其他太平洋国家等盟友的军事联系。今年,汤加海军陆战队参加了环太平洋军演。斐济已受邀在2020年参加这一演习。
文章称,昔日殖民国也在重新彰显自己的权威。英国今年宣布在太平洋地区新设3个使领馆,法国在太平洋岛国论坛取得事实上的席位。英国皇家海军在缺席将近5年后今年派了3艘舰船前往亚太地区。
澳大利亚一直是南太平洋的主要西方安全力量,它正对军队实行现代化,斥资1500亿美元加强海军和两栖作战部队。
澳大利亚太平洋特遣队前不久造访霍尼亚拉,其间两架澳大利亚军用直升机救出在一个偏远岛屿上受伤的4名平民,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整修战争纪念馆并发放援助,结束了先后在瓦努阿图、斐济、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萨摩亚停留的行程。
【延伸阅读】瑙鲁不认中国外交护照引愤怒 南太岛国峰会凸显中国影响力
参考消息网9月5日报道 外媒称,在与东道国领导人、瑙鲁总统巴伦·瓦卡发生争执后,参加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的中国代表愤然离开与论坛成员会谈的现场。
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9月4日报道,在与瓦卡发生“简短的言语交锋”后,中国代表离开了闭门磋商会场。
报道称,台湾“友邦”瑙鲁此前因拒绝允许中方代表持因公护照入境,已经激怒了中方代表。
另据法新社9月4日报道,4日有消息称,中国与东道国瑙鲁之间的签证纷争几乎破坏了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年度外交峰会。
泄露的信件显示,一些成员扬言要因瑙鲁对待中国代表的方式而抵制这次会议。
报道称,瑙鲁与中国没有建交,且此次主办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所使用的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是由台湾出资建设的。
报道称,瑙鲁拒绝在中国代表的外交护照上盖入境章,而是表示只在他们的私人护照上办理入境手续。这激起该论坛其他成员的愤怒。
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致信瑙鲁总统瓦卡,威胁退出峰会,并警告说其他领导人可能会效仿。
他在信中写道:“你身为瑙鲁总统采取的这一单边行动开创了危险的先例,我认为参与论坛的各位领导人可能不会接受这样的做法。贵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对我们这个组织的诚信、信誉和基础提出了质疑。”
报道称,瓦卡最终软化了立场,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在中国代表团的签证纸而不是护照上盖入境章。
报道表示,中国不是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但它是以“对话伙伴”身份参与磋商的国家之一。
此外据日本《产经新闻》9月4日报道,大洋洲地区合作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年度峰会日前在瑙鲁开幕。要求中国免除债务可能会成为峰会议题。另一方面,台湾所谓“邦交国”三分之一集中在该地区,因此正努力在当地维持存在感。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称,包括低息贷款在内,中国2011年以来向太平洋国家援助的总额约12.6亿美元,仅次于澳大利亚,排名第二。
另一方面,台当局9月3日宣布,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2日起访问瑙鲁,出席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和地区代表“对话会议”。台湾自1993年以来一直以“发展伙伴”身份出席相关会议。
报道称,与台湾有“邦交”关系的17个国家中6个是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在中国推进瓦解台所谓“邦交国”的背景下,台当局正谋求巩固地盘。
又据日本《产经新闻》9月4日报道,美国政府担忧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太平洋岛国扩大影响力,准备加大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美国国务院称,美最近几个月与太平洋多个国家开展了政策对话,与日澳等国以及多个国际开发金融机构之间就开发援助加强了协调。还有报道称,美国增加了太平洋国家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美方称,美还与新西兰、法国、欧盟就援助太平洋国家进行了协调。美国国务卿蓬佩奥7月宣布设立以援助印太地区为目的的1.13亿美元规模地区基金,在数字经济、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战略投资”。
4日,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右一)出席在瑙鲁首都亚伦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法新社)
(2018-09-05 09:59:56)
【延伸阅读】日媒:南太平洋岛国峰会或聚焦对华关系
参考消息网9月4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正在加强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一些国家已经利用中国的融资推进港口、道路建设。各国将在9月4日于瑙鲁开幕的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上围绕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展开对话。
据日本《产经新闻》9月3日报道,汤加位于新西兰东北方向约1900公里处。在首都努库阿洛法一条主要销售芋头和香蕉的繁华街道上,矗立着写有“中国援助”字样的广告牌。在努库阿洛法,港口设施和国际会议中心都是用来自中国的贷款兴建的。
报道称,汤加首相阿基利西·波希瓦在8月接受萨摩亚一家报纸采访时表示:“为了偿还贷款,我们必须大幅削减预算,我们希望就如何摆脱困境展开对话。”各国都想向中国提出免除债务的要求。
报道称,在斯里兰卡,依靠由中国的巨额贷款建设的港口因在资金偿还上遥遥无期,该国不得不将港口及周边设施99年的权益出让给中国。南太地区恐怕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报道还称,与南太国家关系密切的澳大利亚政府在6月向所罗门群岛要求,取消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在该国中标的连接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的海底通信光缆铺设工程,改由法国企业承包,澳方则负担三分之二的工程款。
8月24日刚刚就任的澳大利亚新总理莫里森表示,“希望南太国家今后能够依赖我们”,强调了遏制中国影响力继续扩张的想法。
报道指出,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人都对中国抱有担忧。6月,用日本提供的无偿资金进行的港口全面改建工程刚刚在萨摩亚完工,但是最近一个更庞大的港口建设计划将在中国的帮助下付诸实施。
(2018-09-04 13:35:07)
【延伸阅读】澳媒文章:中国医院船在南太开展公关外交
参考消息网8月23日报道 澳大利亚广播电台网站8月21日刊文称,主要大国越来越多地在太平洋地区展示它们的人道主义力量,向该地区派遣医院船和开展类似的援助行动。
文章称,中国的万吨级和平方舟医院船横跨太平洋,先后访问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斐济和汤加。
仅原始数据就令人印象深刻。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该船拥有300张病床和8个手术室,一天可以进行60台手术。
文章称,据和平方舟医院船方面提供的消息,到目前为止,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瓦努阿图、斐济和汤加分别为超过4000人、4500人、6000人和5500人提供了免费诊疗服务。
在医疗系统紧张的小国,这些数字相当可观。此类人道主义行动的节奏和规模将与日俱增。
文章称,中国并不是唯一把海军作为公关外交工具的国家。
近期,印度“萨希亚德里”号护卫舰停靠在斐济首都苏瓦,在一个公园里为数百人提供了免费体检。“萨希亚德里”号并不是一艘像和平方舟那样的医院船,它的医疗活动范围要小得多。
文章称,堪培拉没有能够与北京相媲美的资源,但澳大利亚的医生和护士一直在美国的“仁慈”号和“不伦瑞克”号医院船上工作,而这两艘船今年向许多太平洋岛国和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服务。
文章表示,医院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平方舟和“萨希亚德里”号在太平洋地区都受到了媒体的热捧。
TNC太平洋咨询公司的特丝·凯恩博士说,每当和平方舟驶入港口,就会迎来想要获得医疗帮助的人排起的长队。
她说:“它们显然满足了一些需求,因为我们在它们停靠的所有港口都看到了成千上万想要利用这些服务的人。”
文章表示,不过,这些船只能够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
文章称,医院船上的医生可以提供有用的健康检查,解决牙痛、脓肿等恼人的问题。
在太平洋地区期间,和平方舟还实施了较为复杂的手术,比如白内障手术。
但这些船只每次只能在港口作短暂停留,因此那些只作短暂停留的医疗专业人员无法提供治疗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肝硬化、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疾病——所需的长期护理和随访。
文章称,这种情况可能正在改变。和平方舟离开莫尔兹比港时留下了一支由10名中国医护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接下来的3年里,他们将在莫尔兹比港总医院工作。凯恩说,这可能为该地区的医院船开创一个新的先例。
(2018-08-23 10:13:25)
【延伸阅读】中国成南太最大捐助国 英媒:澳援助减少 中国增加援助是好事
参考消息网8月10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将首次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南太岛国最大的捐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据英国《卫报》网站8月8日报道,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8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在2017-2018财年承诺向太平洋地区提供约8.15亿美元的援助。澳大利亚传统上是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捐助国,但2017年中国承诺的开支远高于澳大利亚。
报道称,来自北京的资金大多指定用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基础设施项目。
报道表示,澳大利亚对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感到不安。今年早些时候起,中澳两国的外交争端升级。
报道称,2014年,中国是该地区的第四大捐助国,排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之后。然而,中国的援助稳步增长,加上美国的援助削减,于是,在2017年,中国成为该地区按资金支出计算的第二大捐助国和按所承诺的援助资金计算的最大捐助国。
澳大利亚迪金大学国际发展学教授马修·克拉克说,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占优势“或许不可避免”,但他“对这种情况如此迅速地发生感到惊讶”。
报道注意到,不过总的来说,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在减少,在2011年至2016年间减少了20%。美国、欧盟和法国以前都是重要的捐助国,现在它们的援助大大减少了。
澳大利亚联合政府自2013年上台以来削减了价值110亿美元的援助,使援助预算达到有史以来“最不慷慨”的水平。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现在占澳大利亚援助计划的近1/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策发展中心副主任马修·多南说,鉴于澳大利亚削减援助,中国增加援助是一件好事。
他说:“中国资助的是澳大利亚双边援助通常不注重的东西,尤其是这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我认为太平洋地区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是一件好事。”
报道称,澳大利亚传统上一直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重要的国际伙伴,也是它最近的邻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在1975年之前是由澳大利亚管理的。
报道还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之后,中国对该地区援助最多的国家是斐济、瓦努阿图、萨摩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在中国承诺提供的资金中,超过2/3的资金用于运输项目。(编译/龙君)
图为中国企业建设的斐济瓦努阿岛高速公路 新华社记者张永兴摄
(2018-08-10 00:11:01)
【延伸阅读】台媒:大陆与南太拉美互动频繁 台“友邦”年底或告急
参考消息网7月24日报道 台媒称,两岸僵局下,台当局在11月将再面临重大考验。
据台湾《旺报》7月23日报道,面对美国把中国大陆当成主要对手,在美国地位相对真空的区域,大陆正铆足劲经营。11月大陆将与南太平洋岛国举办中国-南太平洋岛国峰会,台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共有6个“邦交国”;接着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台当局在中南美与加勒比海地区有10个“邦交国”。台当局所谓“邦交”处境在11月恐全面拉响警报。
报道称,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彼得·奥尼尔日前透露,在今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之前,中国大陆和南太平洋岛国将先在东道主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峰会。
巴布亚新几内亚驻华大使克里斯托弗·梅罗对此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让许多南太平洋国家不满,因为这些地势不高的岛国必须直面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在美国退出以后,中国大陆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太平洋岛国愿意靠近中国大陆的原因之一。
报道指出,与此同时,民进党上台后,大陆就与台湾在南太平洋的“邦交国”私下密集接触,台湾目前在此地区有6个“邦交国”。大陆涉台人士说,今年APEC峰会与中国-南太岛国峰会都将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大陆就是做足准备,一旦民进党当局挑衅,随时可下手。
报道称,之后则是G20峰会在阿根廷登场,对台湾目前摇摇欲坠的中南美与加勒比海地区10个“邦交国”来说,无异雪上加霜。
近期还有中非合作论坛首次北京峰会于9月举行。
报道称,台湾在非洲的“邦交国”仅剩斯威士兰。台湾当局外事部门已强调,斯威士兰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收到中非合作论坛邀请函,且斯威士兰也明确向台当局表示,不会参加中非合作论坛。
另据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23日报道,两岸僵局下,台当局“邦交”在11月将再面临重大考验?不管是拉美或南太地区,都是台湾“邦交国”聚集地。学者认为,中南美国家都想卖农产品给大陆,须留意台当局“邦交国”与大陆的互动,但这未必是大陆在针对台湾,而是着眼整个全球外交布局。
报道称,国民党智库召集人林郁方表示,目前南太“邦交国”局面相对稳定,因为美澳携手对大陆产生抗衡作用,另外如帕劳在财政、外交与军事许多层面依赖美国,美国不会让大陆与帕劳建交,该区域暂时不会有太大变化。
林郁方指出,但是在拉丁美洲,如巴拉圭、海地、洪都拉斯等国,比起南太各国,它们更有想跟大陆做生意的动机,如巴拉圭的大豆就是重要的农产项目;大陆减少进口美国农产品时,就有改跟拉美采购的可能性。
林郁方推测,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湾已失去4个“邦交国”,对大陆而言,已经某种程度达到警告“独派”目的,大陆目前不急着跟谁建交,而是持续观望,但若经营充分,当两岸局势再变化,大陆想出手时,就能较易再找一个国家建交。
(2018-07-24 12:42:12)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