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之声”悦读|脱下军装,我们还是一辈子的好兄弟

北部战区
主播:陈 捷
【主播简介】陈捷,现为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战士,热爱摄影、广播、配音等。曾担任全军政工网“兵之声”军旅广播主播,2013至2015年担任所在单位“铁甲TV”电视台主持人,2014至今担任所在单位战地之声广播主持人。曾在喜马拉雅电台,荔枝FM均有发表作品。
脱下军装,我们还是一辈子的好兄弟
■崔 健
战友情,似乎是众多情感中一个特殊的存在,有了军营,才有了它。
它不及亲情那般血浓于水,也没有爱情那些海誓山盟,但它就是那样深刻地印在每一个军旅人的心中,可能因为它至真至纯,也可能因为它承载着一代代军旅人的青春与梦想。
就是这样的战友情,让我有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小赫哥”便是这些记忆的开始……
2013年6月,宣化某训练基地,军考前一周的紧张备考中……
窗外传来知了的聒噪声,我拿着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走到水房,一边抱怨:天气为什么这么热?题目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衣服……
我打开水龙头,赌气一般地开始搓着衣服,好像这就是那些令人费解的难题。这时,小赫哥从旁边走过来,拿过我手中的湿衣服,平静地说道:“行了,你把衣服放这在这,我刚好一起洗了,这几天的衣服交给我就好了,你快回去学习。”听着小赫哥朴实的话语,看着他默默洗衣的背影,我不禁湿了眼眶。
小赫哥,原名刘瞳赫,我的山东老乡,还是同年兵。不过更巧的是,那时新兵连将近三百人,我们排刚好七个山东的,也因此有“美称”——山东七匹狼。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3公里的漫漫征程让我们俩凑到了一起。当时为了提高成绩,我俩可谓饱受痛苦煎熬,彼此“折磨”。不怕自己有多累,就是看不惯对方今天不够累。你一圈,我两圈,你八十个深蹲,我一百个俯卧撑……你监督我,我督促你,谁也讨不到谁的便宜,两人都凭着一口逞强的气儿,眼瞅着这3公里的成绩就“蹭蹭”往上蹿。
有天晚上熄灯后,我一如既往地带着小板凳去走廊复习,夜晚的灯光昏黄幽暗,窗外的树叶簌簌作响。没过多久,书页上的字渐渐模糊,眼皮渐渐阖起来,还浅浅存在的意识中,似乎听见走廊深处突然传来“哒哒”的脚步声……
被瞌睡虫打败的我就只在心里默念着:我是无神论者,我是无神论者……不久,身后投下一片阴影,传来阴森森的声音“你——在——复——习——吗?”,我一个激灵,被吓醒了,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嬉皮笑脸的“始作俑者”,他带着满脸笑意,一边翻着书,一边无视我的眼神,说着:“兄弟,时间这么早,就睡啦?来来来,问你几个问题,是不是真的会啦?”他随手指了一个,我瞟了一眼,支支吾吾了半天,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小赫哥似笑非笑地看着我,“呵,这就是复习得不错的同志啊,这就是号称当我辅导老师的同志吗?……”于是,他坐了下来,拿着笔记本,“我觉得我还是监督你吧,看你这样子……”
听着这熟悉的话,我突然笑了,在军营里的那些年,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子的……
那时,新训结束,我俩都因表现出色,被评为“优秀新训标兵”。却因下连面临的分别而感到分外惆怅,可喜的是,幸运再一次降临,我和小赫哥被分到同一个单位,虽然岗位不同,但至少我俩相隔不远,经常可以见面,比起那些散落天涯的兄弟们,这让我觉得已经很满足了。
后来更多的日子里,我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每天都有各自不同的忙碌。但是闲暇之余我们总会约到一起谈谈理想,唠唠家常,偶有情绪低迷,我们就会认真倾听彼此的心声,用各自的方式安慰对方。
有一次,我参加单位组织的条令条例知识竞赛,经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获得了第一名。连里的兄弟们都为我感到高兴,一直对我赞扬不断,再加上指导员还特别夸奖我,我几乎都要乐上了天。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小赫哥,想和他分享这个喜讯,他听了之后,笑着拍着我肩膀说,不错嘛,不过,兄弟,别太得意过头了,小心我超过你!当时我就不高兴了,心里想着:“切,就你那水平,差远了吧!”
可是,不久之后,我就为自己的“得意忘形”付出了代价。
大概是一个星期以后,连长通知我们准备接下来的军事技能竞赛,让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特别强调各单位对此次竞赛都非常重视,不能有轻敌的心态。那时的我,只一味想象着要是这次再拿到名次,又可以“炫耀”一番了,根本没有在意连长的要求。于是我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总觉得强化训练已经足以打败对手了,没必要再去加练了。
半个月的强化训练很快就过去了,期盼已久的技能竞赛如约而至,然而对手实力旗鼓相当,完全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小赫哥简直是超常发挥,各项成绩都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我。
看到领奖台上的小赫哥,我默默低下了头,心想这次他可是有资本调侃我一番了。小赫哥略带微笑地说:“没事的兄弟,咱俩以后也算是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了嘛,你是我学习上的老师,我是你训练上的小教员……”
时间就那样不紧不慢地走着,小赫哥那年因为工作出色,被评为了“优秀士兵”,而我也因为业务能力日益精进,受到连里的重用。可我们始终陪伴在对方左右,相互提点,相互帮助,在简单重复的生活下感受喜怒哀乐、悲欢离愁,直至走到军考的分岔口。
军考的成绩出来了,我如愿拿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可小赫哥却因为发挥失常与军校失之交臂。临走前的那天下午,我们坐在一起聊了很久很久,似乎就是有说不完的话……登车前,我俩抱头痛哭,一年半时间稍纵即逝,但兄弟情却是一辈子的,我们相互约定,在哪都得好好干,不能给兄弟丢脸。
入学后的第一个期末,小赫哥在电话里告诉我,他选择留士官,因为舍不得这身军装,舍不得军营,更舍不得一起走过的兄弟们。他当上了班长,开始带新兵,发现了那年和我俩一样的“3公里困难户”,他费了好大劲儿才让他们顺利通过了考核。那一年,他因带兵出色,拿到了“优秀班长”的奖励,我在电话这头,装着阴阳怪气地腔调对他说:“不错嘛,兄弟,不过别太得意过头了,小心我超过你!”说完,我俩都乐了。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不知不觉间我在排长岗位上任职一年多了,小赫哥却退伍回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我们之间的感情却未曾断过,电话里时常谈谈军营的生活,讲讲创业的艰辛,即使分隔两地,似乎话题还是多到说不完,我们一直都关注着对方的动态。
一个周末,小赫哥出差顺路来看我,我们在一起聊了很多关于过往的日子里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由于小赫哥工作匆忙,都没来得及在一起吃上一顿饭,他就匆匆赶路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拿到通知书那天,我问他的一句话:要是你不当兵了,还把我当兄弟吗?他说,你既然叫我一声“哥”,那么即便不穿军装,我们还是一辈子的好战友、好兄弟!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