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堤、渗透、倒灌……情况紧急!海军陆战队某旅紧急出动

南部战区
作者:王素森、刘亚伟、夏雷、严家罗、夏德伟
▲官兵深入灾区一线救援
9月16日夜,受22号超强台风“山竹”影响,粤西地区普降暴雨。漠阳江畔,部分中小河流出现超警戒洪水,漫堤、渗透、倒灌……险情不断,情况紧急!
阳春告急!春城告急!升平告急!粤西多处地区因特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不少村庄、学校、道路瞬间成为一片汪洋大海。
彻夜未眠 艰难转移▲暗夜洪流中,两名陆战队员正趟水背负一名老人一名小孩寻找救援舟来接济
连日来,正在阳西驻训的海军陆战队某旅接到当地政府救援请求:“阳春市春城区升平镇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风狂雨骤之际,海军陆战队某旅官兵迅捷如电。不到15分钟,冲锋舟、橡皮艇、竹竿、救生圈等救灾器材装车完毕,58台车辆编队向各救援点出击。
▲部队救援官兵在疏导被救援的受灾群众到安全区
警报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该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旅长王家权、政委齐勇迅速组织全旅500多名官兵分3梯队5个分队连夜冒雨赶到待援地点。
▲军地双方领导正在接洽灾区情况
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情况下,陆战队员趟过1米多深湍急的水流,推着冲锋舟挨家挨户搜救。一位5岁大的小男孩被指导员郑刚夫被上冲锋舟,一位80多岁行动不便的老人被战士宋记添从二楼背下来……
▲受灾现场,一名陆战队员用口紧紧咬住照明手电,双手牢牢拖住背负在肩上老大妈快速转移
汛情未解,洪水不停,战斗不止。到达救援现场后,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带领官兵披上雨衣,打起手电,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黑夜中摸索前行。在通往漠阳江的路上,积水已经汇聚成水流,进入村庄时,水位已经高达1.6米。“乘坐冲锋舟,党员干部先上。”营长崔海果断下令,4名党员突击队立马登舟,向黑暗深处驶去。
▲救灾车队行进中
水中漂浮着折断的树枝、杂物,加之湍急的水流,仅过十几分钟,冲锋舟就被一片树叶被打的团团转,如失控一般。情急之下,副班长宋记添让被困群众留在舟上,所有官兵跳入水流中,用身体组成一道铁锚,顶住湍急的洪水,一步步将被困群众从危难之中救出。
▲救灾现场,一名陆战队员一手抱着孩子一边带着受灾群众在快速转移
在彻夜未眠的奋战中,全体官兵一次次疲累到极点,但始终没有一人下火线,始终战斗在最前沿。
抵达漠阳江边后,救援人员发现春城街道有一名身体瘫痪的男子被困在楼房中。现场水位最深处已达到了1.6米左右,救援人员驾驶冲锋舟深入被困者房屋附近,发现冲锋舟无法进入,3名人员迅速跳入齐胸高的水中,迎着水流阻力缓慢进入屋内。在检查被困人员的身体状况后,3人合力将男子抬上冲锋舟,并将他送至安全区域。救援成功后,由于在水中浸泡时间较长,救援人员均已浑身湿透、皮肤发白。
▲军地救援人员搀扶着受灾群众涉水前行
升平村上有3位年迈的老人被困在家中,洪水即将漫过二楼,情况十分紧急。然而由于水流湍急、胡同空间狭窄,冲锋舟螺旋桨根本不能使用,陆战队员只有涉水,推着冲锋舟前进。
▲抗洪救援灾区,陆战队员正进行跨昼夜救援搜救中
接到求救信号后,上等兵郑虎彪跟随3名士官推着冲锋舟向被风雨深处出发。尽管事故地点距离路面仅500米,由于洪水很急,水下情况复杂,只能一步一步靠近,足足用了30分钟,才迂回到老人家中,成功将老人转移至安全区域。
军民齐心 共抗洪魔▲渴望被救援的灾区群众
“水流湍急,加之不少乡镇道路狭窄,橡皮艇和冲锋舟等救援工具难以通行,给官兵救援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面对如此困难,陆战队员往往只能采取徒步涉水的方式深入被困群众所在之处,用肩扛、用背负,将一个个被困群众托上橙色的生命之舟。”春城区升平村书记韦欣告诉记者。
▲陆战队趟水搜索救援受灾群众
经过24小时奋战,漠阳江附近受灾群众已成功转移,没有一个因洪水倒灌而受伤。所有陆战队员忘记了疲惫和困难,欢呼声响彻云霄,抢险救灾、共抗洪魔,我们胜利了。
▲陆战队员拖着一艘救援舟在受灾区街道挨家挨户搜救受难群众
目前为止,接到任务以来,陆战队员共出动舟车500余艘次,转移被困群众1200人,用满腔热血和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五十年一遇的洪涝给阳春人民带来了创伤,但军民携手在战胜这场洪灾中,所展现的英勇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如雨后的阳光一样,光辉灿烂、令人振奋。
▲陆战队员在灾区群众引导下深入灾区洪流最深处搜救
▲陆战队员正在帮助灾区群众转移受灾物资车辆
▲受命阳春救灾,陆战队员迅速进行小组分工部署召开救援行动
▲受灾群众正被陆战队员用救援车转往灾民安置区
▲一对双胞胎娃娃正被一名陆战队员紧紧地抱在怀里
▲一名被洪水围困近十个小时小姑娘被陆战队员一手拉进救援舟的时候,感动的哭了
▲一名陆战队员抱着一名灾区娃娃快速转移
▲一名陆战队员搀扶着受灾群众,冒雨引导受灾群众快速转移
▲灾区笑脸——一名抱着娃娃的受灾群众看到一名陆战队员正抱着一个受灾孩子时,两人相视之下 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转载请注明来源
监 制:王雁翔
值班编辑:陈典宏
责任编辑:罗 炜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