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月亮之谜”陨石拍出60余万美元高价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德媒称,一名买家在拍卖会上出价60多万美元拍下一块月球陨石。美国RR拍卖公司提供的信息显示,这块名为“月亮之谜”的陨石由6个陨石碎片组成,总重量接近5.5公斤。据猜测,它的形成是因月球遭撞击后表面物质脱落,随后这些物质飞向大约38万公里以外的地球,并最终降落在地球表面。
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10月20日报道,此次拍卖的陨石是2017年在非洲西北部毛里塔尼亚的偏僻沙漠中发现的。拍卖行方面称,未来这块陨石将成为越南河南宁省的观赏热门——它将被放在一处佛教建筑内公开展示。陨石的买家和卖家在拍卖中均保持匿名。
报道称,最终成交价为61.5万美元,超出了拍卖行的50万美元预期价格。“月亮之谜”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月球陨石。
【延伸阅读】外国网友用陨石为女友制作“来自星星”订婚戒
据外媒报道,什么样的订婚戒指最有纪念意义?素戒、钻戒,还是宝石戒指?为了向爱人求婚,国外一名网友用陨石制作了一枚独一无二的“来自星星的戒指”。
据报道,这名男网友表示,他不想去珠宝店买戒指,而是想为和自己相恋6年的爱人亲手做点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他花了140美元在网上买了一块120克的陨石。用这块陨石制作一个订婚戒指。
戒指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这名网友在陨石上钻了一个孔,切割其外部边缘,然后又进行了内外抛光。不过,这样小小一枚戒指,制作时间却花了超过2个月。这名网友坦言,为了抽时间干活,他总得找借口躲着女友。
不过事实证明,这两个多月的功夫没白花,女友非常喜欢这个礼物,而且承诺要永远戴着这枚戒指。
(2016-11-04 10:23:00)
【延伸阅读】好奇号火星车拍到金属陨石:从小行星带中部飞来
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 俄媒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夏普山山坡上发现金属陨石,并发布了相关照片。
俄罗斯卫星网11月3日报道,在火星上找到陨石并不稀奇,好奇号此前也曾在火星表面发现陨石。
这块陨石因为形状圆润、熔沟较深受到关注,说明它曾经处于熔融状态。陨石直径仅4厘米,因表面光滑获名“蛋岩”。ChemCam化学照相机拍下了它的各种细节。 科学家认为,这块陨石主要由镍和铁组成,从小行星带中部飞来。
(2016-11-03 11:31:00)
【延伸阅读】研究证实新疆曾暴发世界最大陨石雨 陨落带425公里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港媒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专家13日通报,通过矿物岩石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中国科学家证实在新疆境内曾发生一场规模巨大的陨石雨,其陨落带长达425公里,远超此前世界公认的最大陨石雨。据了解,目前国际陨石学会已正式批准将这场最大陨石雨命名为阿勒泰陨石雨。相关的研究成果近日在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科学通报》上发表。
据香港《商报》网站10月14日报道,较大的陨石在陨落过程中飞行,由于受到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会在半空发生爆裂。如果陨石母体足够大,爆裂开的碎块会像雨点一样散落到地面,这种现象称为“陨石雨”。此前世界公认的第一大陨石雨为纳米比亚的杰本(Gibeon)陨石雨,其分布范围长达275公里。
跨越118年的“科研项目”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徐伟彪研究陨石长达30年。据他介绍,有着“天外来客”之称的陨石是人类研究地外行星的第一手资料。陨石研究,首要便是对陨石样本的成分进行矿物岩石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准确判断出该陨石的成分构成。通过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徐伟彪领衔的项目团组证实,2011年在新疆阿勒泰小东沟地区发现的5吨重特大铁陨石乌希里克,主要矿物是铁纹石、镍纹石和合纹石,副矿物有陨磷铁镍石、陨碳铁和陨硫铬铁矿,与新疆1898年发现的重达28吨的巨大铁陨石以及2004年发现的430公斤乌拉斯台铁陨石相一致。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这3块铁陨石属于成对陨石,来源于同一母体。
“谁也没有想到,这三块发现时间相隔100多年的陨石来源于同一场陨石雨。”徐伟彪表示,从地理分布来看,这三块陨石大致分布在新疆境内东南-西北走向的一条直线上,其中乌拉斯台在新疆铁陨石东南约130公里处,乌希里克在新疆铁陨石的西北约300公里处,而乌希里克与乌拉斯台相距425公里。此前,已有人发现在该区域范围内曾发现了数块大质量的铁陨石个体,包括一块重18吨的“安拉之泪”。这表明这些陨石的坠落地点有很强的关联性,阿勒泰地区曾发生过一场规模空前的陨石雨。
遗憾历史文献毫无着墨
徐伟彪表示,常见的陨石雨分布范围一般在几公里到几十公里,阿勒泰陨石雨有如此长的陨石降落距离,反映了其母体大小、进入大气层的飞行速度和角度、一级母体在空中解体的高度都很特殊,对研究近地小行星的轨道演化和动力学问题有重要启示意义。
遗憾的是,这样一场堪称壮观的陨石雨并未在历史文献上留下任何记载,甚至在阿勒泰地区留下的远古岩画中也找不到任何线索。科学家推测,一方面是由于阿勒泰地区人烟稀少,另一方面,则很有可能说明这场陨石雨发生在人类文明之前。
陨石揭秘:月球或是地球亲姐妹
科学家认为,陨石是茫茫宇宙给人类带来的厚礼,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体检能够获得众多第一手的信息,有助于揭示全球天文学界至今仍在苦苦探索的“三起源”,即宇宙起源、天体起源和生命起源。例如,通过“解剖”火星陨石,发现这块陨石记录了2亿年前火星所发生的岩浆活动,直接改变了人类对火星的认知。
近日,通过研究月球陨石,中美两国的天文学家又有惊人发现:月球很有可能是地球和其他星体暴力相撞的产物,月岩中所含的氧同位素组成比例与地球的物质完全一样,她是地球的“亲姐妹”。
物以稀为贵 陨石堪比钻石
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极少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目前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与行星实验室中拥有火星陨石、月球陨石、新疆铁陨石、全球最新鲜陨石等多种陨石样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陨石研究专家徐伟彪表示,由于数量稀少、科研价值较大,陨石身价不菲,有些陨石甚至价超黄金、钻石。徐伟彪指着一小块灰色的石头介绍称,这块陨石是今年8月在青海班玛县陨落的,是目前收集到的最新鲜的陨石。
从科研角度来看,它属于一般的普通球粒陨石,没有太大科研价值。但由于它是最新发现的,在市场上价格却非常高。徐伟彪介绍,目前全世界共收集到5万多块陨石样品,包括在南极地区和非洲沙漠地区收集到的大量陨石,大致分为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宇宙尘等几大类。出于科研目的,很多科研单位都会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陨石,国内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陨石并开始收藏陨石。
(2016-10-14 14:02:00)
【延伸阅读】月亮遭陨石撞击频繁 每8万年换个面貌
“月球轨道探测器”拍摄的月球北极照片。
中新网10月14日电 据外媒报道,一项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数据进行的研究显示,月球表面会频繁遭到太空陨石撞击。每隔81000年,月球就会完全“变脸”一次。
据报道,月球表面2厘米厚的尘土,翻搅频率比原先预期多100倍。约81000年,尘土碎片就会从陨石坑内飞出,如同将月球表面完全翻搅了一番。
这份研究也估算出,小行星和彗星频繁撞击月球,每年平均新形成180个直径至少10米的陨石坑。
《自然》期刊刊出的这份研究,公布了美国宇航局“月球轨道探测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2009年以来拍摄的月球遭“撞击前与撞击后”的对比照片。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史拜尔(Emerson Speyerer)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定期比较同一区域的影像变化,并计算新出现的坑洞数量。
他们的结论是,和先前的模型相较,“我们侦测到222个新出现的陨石坑,还发现直径至少10米的坑洞,比先前预测的多了33%。”
(2016-10-14 09:41:28)
【延伸阅读】黎明号太空船意外发现:谷神星庞大陨石坑神秘消失
参考消息网8月1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号太空飞船项目科学家日前发现,矮行星谷神星上大量庞大的陨石坑神秘消失了,表明这颗行星上发生了一些事情。
据印度-亚洲新闻社7月27日报道,“黎明”号于2015年3月抵达谷神星轨道。负责该任务的科学家原本预计谷神星会和“黎明”号之前的飞赴目标灶神星一样,是一颗坑坑洼洼的行星。
报道称,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当飞船靠近谷神星时,人们看到了一幅与想象截然不同的情景: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谷神星上的大陨石坑消失了。
现在,科罗拉多博尔德西南研究院的西莫内·马基带领的“黎明”号研究小组宣称,谷神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地质演变。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抹掉了这颗行星上的巨大陨石坑。
马基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说:“我们得出结论,谷神星上大量庞大的陨石坑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很可能是由谷神星特有的结构和内部演化所造成的。”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戴维·威廉斯说:“当我们首次看到谷神星的照片时,我们发现其表面并没有任何大型撞击坑。”
报道称,谷神星表面没有直径超过285公里的撞击坑,这很奇怪。威廉斯说,因为在谷神星长达45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肯定遭遇过体型较大的小行星的撞击。
他说:“即便是体型仅有谷神星一半的灶神星,其南极区域也有两个大型撞击坑。而谷神星上只有一个直径为285公里的科万撞击坑,这清楚地表明,谷神星上发生了一些事情。”
研究小组对谷神星遭遇的碰撞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谷神星上应有10~15个直径超过400公里的撞击坑,且至少有40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撞击坑。
然而“黎明”号发现,实际上谷神星仅有16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撞击坑,且均比科万撞击坑小。
那么谷神星上的巨大陨石坑为何会消失呢?
威廉斯说:“如果谷神星是颗布满岩石的行星,其表面就会存留大小不一的撞击坑。然而早在‘黎明’号抵达之前,通过遥测人们就已得知,谷神星地壳中含有大量冰。”
如果谷神星的地壳含有大量冰——特别是含有盐分的冰,就能让地壳变软,令大型撞击坑的地形松散,变得更光滑,甚至最终消失。
威廉斯说,此外,在谷神星形成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必定导致其内部产生了一些热量。这也会冲淡或抹掉谷神星上的大型地貌特征。
报道称,谷神星将于2018年4月到达近地点,NASA计划让“黎明”号继续围绕谷神星飞行。届时科学家将会搞清楚,逐渐升高的太阳温度是否会引发任何地质活动,或令谷神星表面发生可察觉的变化。
(2016-08-01 13:03:56)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