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明星兵器的“嘉年华”:“中国风”成“国际范儿”

中国空军网

记者 符马林 王社兴 李建文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于11月6日至11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是一场具有浓厚航空航天文化气息的饕餮盛宴。
聚焦盛会,感受精彩。敬请关注中国军网、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第十二届中国航展”系列报道。
22年前,也是11月,中国珠海。老百姓们把目光聚焦到金湾之畔的一个小渔村——在中国第一个4000米长的机场跑道上,第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了。
好奇的人群涌进机场,争相来逛一逛大家心口相传的这个“能看飞行表演、能摸真飞机”的“大集”。
今天,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展商,齐聚珠海金凤台下,争相亮出“明星”展品。高科技实力,高质量产品,外加高颜值外形,琳琅满目的中外展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宾客从世界各地赶来。
在这里,呼啸而来的各种飞机,呼啦啦把珠海的天空染得五颜六色。蓝天成为没有边界的大秀场,中外先进飞机轮番登台献技。
在这里,低调内敛的各型导弹,出场就自带凌厉慑人的气质。主打“唯快不破”的高超声速导弹,会遇上号称“航母杀手”的反舰导弹。
在这里,厚积薄发的无人机家族迎来“井喷”亮相。近十种察打一体无人机个个身怀利器,竞争分外激烈;造型科幻的飞翼式大型无人机,也并非一枝独秀。
在这里,陆战兵器派出了“铁甲兵团”现场动感飙车,意欲和空天装备平分秋色。履带战车、轮式装甲、全地形车等“钢铁猛兽”把车辆演示场变成了烟尘漫漫的沙场。
在这里,“三军之眼”俯视战场。覆盖“陆海空天”作战体系的预警探测装备,在航展中心吹响了集结号,量子雷达首度亮相,反无人机系统备受关注……
22年以来,航空航天届的“大集”俨然变身为一场明星兵器的“嘉年华”,各种各样的“高精尖”武器装备,最新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成果,就这样“零距离”呈现在眼前。
内行尽可以探门道,外行也可以看热闹。
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中国航展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水平国际盛会。这场“嘉年华”充满浓郁的“民族风”,又洋溢着潮流的“国际范儿”,既是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的大合唱,也是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的舞台剧。
“中国风”就是“国际范儿”
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一鸣惊人,歼-20战机编队升空再展绝技,“鲲鹏”运-20三登航展依然吸睛……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多款“大国重器”扎堆亮相本届航展。
这次航展不仅在参展飞行器数量上创下了历史新高,也是最有“中国味”的一届航展——很多观众这样评价。
如果说,在文化领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那么,在这场盛况空前的兵器“嘉年华”上,中国人挥动先进战机的“大国之翼”,告诉世界“中国风”也是“国际范儿”。
今天的珠海,为全世界打开了一扇“开放”之窗,不仅展示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也表明持续稳步发展的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自信从容。
刚刚在湖北完成水上首飞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风尘仆仆回到了“老家”珠海。作为“大飞机三剑客”之一的“鲲龙”,承载了中国人对大飞机的不懈追求和对新型空中力量的期望。
“鲲龙”是中国首款大型两栖飞机,也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在这个意义上,“鲲龙”在珠海主场“坐镇”航展的样子,就是中国飞机出场的样子。
这场“嘉年华”既是展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最新成果的舞台,也是中外军贸交流合作的平台。
9月28日才完成首飞的FTC-2000G“神鹰”多用途飞机也身披银灰色盛装,赶场一样从贵州飞到广东。航展开幕当天,这款以攻击为主,兼具空战和教练功能的外贸飞机进行了单机表演。加力起飞、斜斤斗、低空水平横滚、低空小表速通场、低速小航线着陆等精彩表演,充分展示出其卓越性能。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三个汉字的平常变化却寓意着一条并不平常的追梦之路。精彩的背后是我国航空航天工作者通过自主创新,逐步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完成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创造、新突破。
地上撒欢“酷兵器”
对大多数来到航展现场的观众来说,最大的满足感就是除了能看到“天上飞的”兵器,还能目睹那些“地上跑的”和“平时看不着的”兵器。
两年前,第十一届中国航展“试水”地面装备动态演示——让坦克和装甲车在设定的场地“撒欢”跑起来给观众展示。此前,国内仅有包头举办过类似的“装甲日”活动。
开辟动态演示区,让中国航展更有底气与世界知名航展“拼肌肉、秀实力”。
航展首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国产外贸VT-5坦克、VN-17步兵战车和“山猫”全地形车等陆战铁甲上演“沙场点兵”。动态演示区足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内部设有土坡、壕沟等障碍,中间是一个超过半米深的水池,布置得类似“坦克两项”的竞赛场地。在整场大约45分钟内,装甲坦克、突击车、越野车等装备现场为观众们演示了爬纵坡、过壕沟、过涉水池、蛇形机动等项目。
铁流滚滚、高速机动,弥漫的尘土中传来VT-2改进型坦克发动机撕裂空气的轰鸣声,仿佛令人置身于一场逼真的“战争大片”之中。身披沙漠迷彩的“陆战之王”用强大的越野能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场上爬坡涉水不减速的VT-2改进型坦克是他们自主研发的特色“拳头”产品。它不仅具备高度的机动灵活性和强大的越野能力,还有较高的防护力,稳定性也特别好。在贴近战场的环境中大胆炫技,也用实际表现告诉大家,中国坦克的卓越性能。
“山猫”家族更是在“沙场”上晒出了“卖家秀全家福”。擅长成群突击的“山猫”既小又轻,已经实现了车族化和模块化。
动起来的兵器更酷!在场的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陆战装备整体的实战化和信息化水平正不断提升。
秀出战场“全维度”
海上无人艇、防空重器、陆战装备、预警探测雷达……在现场,记者和观众们一起目睹了“陆海空天电”兵器装备在珠海的首次“全谱系”聚首。
在中国兵器馆的静态展区,观众可以一次饱览装甲突击、火力打击、防空反导、智能弹药等领域的新锐陆战装备。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主力外贸各型坦克悉数亮相,“火龙”系列制导火箭也是一大看点。其中,有着30多年辉煌历史、威名远扬的“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以及“蓝箭”系列空地导弹惊艳亮相。前来参观的许多专业人士认为,此次航展体现出我国陆军外贸武器装备的高水平。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展台上各类展品琳琅满目,展示了企业的最新成果。其中,4型固定翼无人机和2型旋翼无人机,最大的起飞重量达5吨,最小的才7千克。这些极具海上特色的无人机,为解决兵器的“晕船”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今年是这家全球知名的船舶制造企业第一次参加中国航展,填补了航展版图中“海”字号的空白。
航天科工展区是“天”字号兵器的大本营,展出了防空、海防、对地打击、无人作战、预警监视安防和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等多个体系的近百项装备。展区里,一块块演示防务对抗体系仿真系统的大屏吸引了众多目光,观众可以互动操作海防指挥控制系统和VR体验反无人机系统。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把,不一会儿展馆前就排起了长龙。
对电子科技感兴趣的“兵器控们”,可能会在2号展馆流连忘返。在那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营造出一张“智慧之网”。在他们参展的400余项尖端信息化产品中,既有价值数亿元的大型相控阵雷达,也有如纽扣般小巧玲珑的芯片,总有一款会“捕获”你的心。
原本冲着航空装备而来的资深航空迷李超,逛完各展馆后却发现,展会上除了上天的装备,还有很多入地、下海的兵器。这次航展上的“陆”“海”“电”等领域装备之丰富,似乎夺了本该笼罩着超级主角光环“空天”兵器的风头。
有同感的还有外媒:“不仅是航空航天,中国航展越发成为展示‘陆海空天电’全方位武器系统的重要平台。”
未来战争将在何处打响?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或许和正在转型之路砥砺前行的中国军队一样,中国航展也在发展中向“大防务”时代悄然“转型”。
(珠海11月8日电)
兵器控在大型国际航展上,主办国总会拿出若干“看家法宝”震慑全场,其中代表一国航空航天技术最高水准的空军装备往往是核心和支柱。无论是在范堡罗惊艳来袭的“台风”,还是在莫斯科郊外腾挪的“侧卫”,抑或是在巴黎上空刮起的“阵风”,主办国空军武器都是绝对的主角。没有引人注目的空军武器装备,航展的规格和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本届航展,中国空军装备“大牌”云集,除了参加飞行表演的各种先进飞机,地面静态展示区也有许多明星装备出场。它们或是首次亮相赚足眼球,或是出身名门光芒四射,或是主战利器举足轻重。今天,我们将带您一起领略几款空军明星装备的风采。
“无人”争锋攻击-2无人机掀起“龙卷风”
无人机,是航空器家族中的“新兵”。近年来,无论是在烽火硝烟的战场,还是在聚光灯下的航展秀场,无人机日益升温。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制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国内外掀起了一波强烈的“龙卷风”,打破了一直以来世界航空强国在国际无人机外贸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和地位的格局。
继2014年攻击-1无人机首次参加中国航展后,中国空军在本届航展上首次静态展示了攻击-2无人机(不含地面工作站)。攻击-2无人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型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可担负低威胁环境下战场重点区域的持久监视、侦察,对发现并确认的目标进行攻击和毁伤效果评估,是执行边境巡逻、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武器装备。与攻击-1无人机相比,攻击-2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得到升级,体形“长大”,挂载能力也大幅上升。
长空“霹雳”第四代空空导弹“一剑封喉”
长空“霹雳”,一剑封喉,这是空空导弹留给“敌机”的冷峻印象。在空战中,除了打战斗机等目标,空空导弹还可以攻击“敌”飞行编队中的“耳目”以及“粮草”,比如远程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大型军用运输机以及战略轰炸机等。
本届航展上,中国空军对外公开展示了空空导弹“霹雳”家族中的多位重磅“选手”。其中,地面展区的歼-10B战机挂载两枚霹雳-12导弹。该导弹属于第四代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制导精度高、杀伤概率大,抗干扰能力较强,具有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攻击,以及超视距“发射后不管”能力,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攻击多种空中目标。
“树梢杀手”直-10K守卫“我们的天空”
空中铁骑,舞动九天起风云;低空英雄,一树之高逞风流。此次,中国空军的一架直-10K直升机,作为空投与空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参加地面静态展示。
直-10K直升机是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高性能专用武装直升机,也是我军新一代多用途攻击直升机,采用先进的总体启动一体化设计,配备国内自行研制的综合化航电系统,具备在野战保障和复杂战场环境下遂行各种任务的能力。
直-10K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等地面目标,并可为我地面部队实施直接火力支援。同时,该机还可攻击敌方直升机等低空飞行目标,参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为己方直升机护航。
图片/徐小丹摄
中国空军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