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新疆发展成就令俄记者惊叹:速度超前 技术含量高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11月15日报道 俄媒称,新疆居民收入近年来以比中国其他地区更快的速度增长,中国对新疆地区的发展给予了优先重视。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1月14日报道,如今被称为新疆的地区在古代曾是整个欧亚经济的主要交通枢纽。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途经新疆。这条路通过不同线路将中国与印度、整个中东及远至拜占庭的地中海北部国家和地中海南部海岸连接起来。

5年前,中国提出复兴丝绸之路的构想。通过建设新基础设施,加速沿线国家的商品流转,提高它们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效率。“一带一路”倡议覆盖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人口占全球的63%,集中了数量巨大的自然资源,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

作为交通枢纽的新疆及其首府乌鲁木齐是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

近年来,新疆不但发展速度超前,而且正在率先落实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任务——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增长。其生产的商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技术含量高,在包括发达国家的所有市场都具备竞争力。

报道称,这不仅涉及工业企业,还涉及农业部门。温室花卉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维持着花卉从种子发芽到准备出售各阶段所需的微型气候。新的苹果、梨和葡萄品种也是育种家科研工作的成果。

报道还称,中国人弯腰驼背在田间地头挥舞锄头的场景已一去不复返。现在,在那里劳作的是机器,包括在一些西方大农场都见不到的先进机器。

人们可能会问:“自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危机难道风过水无痕?”报道表示,在这里似乎体会不到它曾经降临过。当然,它也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那么强烈。同样,危机刚一开始,中国领导层便决定发展内需,专注培育国内市场的增长。这一国策收效显著,当地的经济增长可谓风生水起。

报道称,居民福祉又是如何呢?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跑赢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数据。2017年,新疆地区的GDP增长了7.6%,同期居民收入增幅则达到8.8%。新疆取得的成就十分可观,更不必说整个中国了。2017年,新疆还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36.8万套,建成农村安居房30万户,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

报道表示,虽然乌鲁木齐已被建设者的塔吊所淹没,但当地在蓬勃建设和发展的是“新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小城市。5到10年以前,这些地方只有毫不起眼的平房,地标性建筑当属4层楼的政府办公楼。如今,放眼望去是动辄20层以上的居民楼或是更高的办公楼。当然还有道路。在新疆,到处都在修路。5年间,高速公路由2728公里增加到4578公里。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高铁开通运营,将新疆与其他内地省份连接起来,也令中国铁路与整个欧亚大陆的主要铁路动脉相对接。

该报称,5年后若再有机会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只怕跟现在相比,也将很难认出它来。

【延伸阅读】外媒:职业教育助力新疆安全稳定 极端主义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 外媒称,北京驳斥了美国有关许多穆斯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关再教育营的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表示,送往那里的不是怙恶不悛的罪犯,而是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的人员。

据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0月17日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新疆依法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环境和土壤,将暴恐活动消除在未发之前。”

建立这些机构是为向误入歧途之人提供集中培训和寄宿学习。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在接受该报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从不隐瞒有让学员重新学习或提高职业技能的学校,尤其在新疆和西藏。现在信息变得更加明确。通常这些学校授课并介绍党和政府的政策,首先是为改善社会和宗教环境。”

这位专家说,此外中国政府还对人们说,如果他们发现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情况或某种奇怪现象,务必要通知执法机构。这正是防止他们遭受新疆极端主义团伙成员祸害或成为其中一员的举措。

马斯洛夫总结说:“实质上,这种学校是在宗教外进行再教育的尝试,即代替新疆已有的宗教学校,形成非宗教教育体系。这是封闭式寄宿学校。”

报道表示,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的采访可以看出,一些学员已走上正确道路并将在年底完成学业。换言之,他们很快将走出校门。目前他们正在学习掌握纺织或鞋厂工人的相关技能,闲暇时合唱、跳舞、打篮球或乒乓球。

报道称,中国官员用保护公民免受恐怖主义侵害的权利来回应西方政治家和人权卫士的指责。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对《金融时报》说,中国政府不会允许新疆成为第二个叙利亚、利比亚或者伊拉克。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0月16日报道,中国官方的新华社10月16日刊发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的专访。他在采访中表示,新疆目前已经连续21个月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宗教极端主义渗透得到有效遏制”。“新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各族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反恐维稳的红利初步得到释放。”

报道称,就在不久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修订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这一地方性法规,主要是增加了有关“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条款。新法案规定,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做好“安全管理、教育教学、就业帮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和指导监督”等工作。县级以上政府可以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等部门,目的是要对受极端主义影响人员进行“教育转化”。

此外据法新社10月16日报道,针对外界声称中国拘押少数民族人士的说法,中国10月16日予以坚决辩护。一名地方官员坚称,中国政府正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预防恐怖主义。

新华社10月16日刊发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的罕见采访。他在采访中对设立这些中心进行辩护,称该地区现在“很安全、很稳定”。

中国外交官的评论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报纸上,这些评论认为该计划是消除宗教极端主义对该地区构成的威胁的一个有效手段。

(2018-10-18 10:49:38)

【延伸阅读】港媒关注新疆高官谈职业教育:学员受益匪浅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首次详细谈论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政府试图维护这些机构免受国际抗议的举措之一。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16日报道,雪克来提·扎克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说,新疆依法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环境和土壤,将暴恐活动消除在未发之前。

雪克来提·扎克尔说,多数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影响,涉嫌犯罪但情节较轻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人员,在依法宽大处理的同时,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向其提供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他说,目前,根据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反馈,已有部分学员接近或达到《培养协议》中约定的结业标准,正在有序接受结业考核,并有望于年底前顺利完成学业。

据雪克来提·扎克尔说,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实行由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到学习法律知识,再到学习职业技能的正向进阶。

据称,根据当地社会需求和就业条件,培训内容包括服装鞋帽加工、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组装、排版印刷、美容美发、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课程。

雪克来提·扎克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建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室内外体育活动场所,阅览室、计算机室、放映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小礼堂、露天舞台等文艺表演场所,并经常性举办丰富多彩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舞比赛和体育比赛等课外活动。

他说,许多学员表示,此前受极端思想控制,从未参加过文艺、体育活动,没想到生活原本如此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2018-10-17 18:16:36)

【延伸阅读】新媒称西藏发展旅游业促民族团结:开创“兴藏”“稳藏”新局面

参考消息网9月11日报道 新媒称,随着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西藏旅游业延续增长势头,接待量继2015年突破2000万人次后,今年预计突破3000万人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10日报道,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强调,把西藏建设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对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接下来将继续发挥旅游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开创“兴藏”“稳藏”的新局面。

报道称,西藏本月7日起举办为期一周的“第四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藏博会),邀请新加坡、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和西班牙等数国的外媒记者赴拉萨采访。

报道称,齐扎拉8日在配合藏博会举办的一场论坛上形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西藏旅游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史性跨越的40年”,“当代西藏旅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西藏的改革开放史”。

报道称,他列举数字说明,西藏全区旅游接待量2012年突破1000万人次,2015年突破2000万人次,今年则预计将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0%。

报道指出,西藏近年来也宣布多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从四川通往西藏的铁路,以及预计2019年动工的三座新机场。

齐扎拉强调,旅游已成为“最有活力、最具前景”的产业,广大农民群众“念上了旅游经,吃上了旅游饭”,去年西藏有12.5万农牧民从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

报道称,除了带动经济,旅游业也被视为促进藏族与汉族融合的平台。齐扎拉强调,旅游让不同区域和民族的人走到一起,“从了解到尊重,尊重到互建,互建到携手”。

报道提到,外媒记者本次行程中被安排观赏西藏重点旅游项目——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故事讲述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过程,这被视作西藏通过旅游体验推动民族团结并弘扬汉藏民族交流史的例子。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主任晋美旺措回答外媒记者提问时说,《文成公主》的故事是西藏“最美丽的传说”,广为西藏老百姓所知,该剧迎合了老百姓的需求,他们也需要这些好故事。


西藏近年来力推旅游业发展。图为游客在西藏拉萨市地标大昭寺拍照留念。(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2018-09-11 11:19:31)

【延伸阅读】德国记者实地感受西藏:空气清新洁净 智能手机无处不在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 德国《青年世界报》11月26日刊登了德国记者安德烈·施泰尼格尔对西藏的采访纪行。文章摘编如下:

“扎西德勒!”——我们的西藏导游罗布(音)在拉萨机场用这句话欢迎我们。他脖子上戴着一条白色的丝质哈达,那是欢迎用的丝巾。在通常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我们立刻感觉到的一点是,这里的空气明显不同,比别处更清新洁净。

文章称,前往青藏高原的人应该缓慢行事。人们最好像登山者那样分阶段攀登。像我们这样从低地直接飞到西藏心脏——海拔3600米的拉萨——的人是不明智的。从2000米起,每天攀登的垂直高度不应该超过500米。冒进的人会出现头晕、恶心、心跳加快、头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肺部或脑部水肿。

文章称,拉萨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坐落着大昭寺,它离我们下榻的酒店仅几步之遥。该寺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圣地之一。据说每位虔诚的佛教徒一生至少应该朝拜该寺庙一次,并绕它行走三圈。

文章称,无数游客费力前来朝拜大昭寺是值得的:寺内的走廊和殿堂内有数不清的佛像,数以千计的蜡烛烛火辉煌,浓重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卷成小捆的钞票被放在佛像脚下。

文章称,像罗布一样,大多数西藏人是佛教徒,并且非常虔诚。因此令我们惊讶的是,离大昭寺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清真寺。“穆斯林和佛教徒相处得很好。”我们的导游说。

文章称,布达拉宫也像大昭寺那样令人印象深刻。它最早的墙基可追溯到7世纪。它那包括999个房间的13层建筑物是封建僧侣特权阶层的遗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进入西藏前,封建僧侣特权阶层一直统治那里。

罗布解释了他对近代史的看法。他说,在解放军进军之前,封建领主和僧侣特权阶层对奴隶和农奴实施统治,可以不受惩罚地折磨和杀害奴隶。大量的农奴没有权利,没有受过教育,受到剥削和压迫。特权者利用人民的虔诚宗教信仰控制他们。后来,他们被从农奴制中解放出来,当时仅仅被世界其他地方视为充满异国情调的边缘地区的西藏也出现了进步——包括全民教育和全面的医疗体系。

文章称,西藏在很多方面都令人激动。乘坐大巴在西藏旅行途中看到的景象非常壮观。六七千米的雪山从车窗外闪过。游客的目光投向无尽的远方。深蓝色的湖泊波光粼粼。大巴一直把我们带到海拔5000米高的地方。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几乎没有冰雪。罗布告诉我们,这是由于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对整个喜马拉雅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冰雪减少意味着水源也减少。而水源减少对农业是不利的。

文章称,当我们穿行在与青海和四川接壤的地区时,我们随处会遇到农民。他们用古老的方式在田地里劳作,用牦牛拉犁。智能手机在这里也是无处不在。即便在寺院里,僧侣也在摆弄手机。


资料图片:西藏布达拉宫广场(2014年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2017-11-28 14:43:57)

【延伸阅读】英媒关注西藏雀儿山隧道通车:历时5年打造世界最高隧道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 英媒称,经过五年建设,世界上最高的公路隧道在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海拔超过4000米的地区开通。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9月28日刊登题为《世界上最高的公路隧道通车,该隧道从成都通往西藏那曲》的报道称,这条隧道的长度超过4英里,海拔高度为4232米至4378米,它穿越了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雀儿山。

它是连接成都市和西藏那曲的317国道的一部分。这条隧道将使穿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车程缩短近两个小时。

报道称,在本周隧道开通之前,司机们不得不在一条危险的山路上绕行,那里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和雪崩。

报道称,隧道为双车道,将穿过最高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这座山的名字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雄鹰飞不过的山峰”。

经过八年的可行性研究,该工程于2012年启动。建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和地理上的障碍,包括洪水和永冻土等。

报道称,位于落基山脉的艾森豪威尔隧道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双车道隧道,其最高海拔达3401米。

连接喀布尔与阿富汗北部的萨朗隧道海拔约为3400米。(编译/苑欣芳)


9月26日,建设者、当地群众等庆祝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新华社记者 胡旭 摄

(2017-09-30 00:19:02)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