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法媒:两名以色列少女被害 以色列女性罢工游行反家暴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12月6日报道 法媒称,4日,以色列成千上万名女性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抗议家庭暴力行为的大罢工和游行,要求国家拿出更多行动和资金解决该问题。

据法新社12月4日报道,上周,两名分别为13岁和16岁的少女被杀害,将今年被身边男性杀害的以色列女性人数增加到24人。对此,以色列女性决定罢工。

报道称,耶路撒冷附近也聚集了一群人,其中主要是女性。他们脚下的路涂了红油漆,象征着受害者的鲜血。

2日,内塔尼亚胡在参观一个被家暴女性收容中心时宣布成立打击家暴的委员会。他承诺:“我们会……为这些女性提供更好的未来和希望。”

【延伸阅读】德媒称德国家暴现象触目惊心:平均每三天一名女性被虐致死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 德媒称,数据显示,全德国有十几万男人殴打或者虐待其妻子或女友,有的甚至殴打致死,但妇女之家无法为如此众多的受害女性提供帮助。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21日报道,在德国,平均每天都有一名女性遭到生活伴侣或者“前任”的殴打或伤害,程度危及生命,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人死亡。联邦家庭部长弗兰西斯卡·吉菲20日在柏林公布的联邦刑事警察局(BKA)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有147名妇女死于家暴,除此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强奸、身体伤害、跟踪和胁迫案件。吉菲说:“对很多女性来说家庭成了一个危险的地方。”

报道称,2017年,德国警方总共收到14万次因家暴引起的报警。吉菲说,这个数字高于往年,而对家暴的统计涉及的范围有所扩大是原因之一。她指出,只有五分之一的家暴受害人向相关机构寻求帮助。德国的家暴受害者多达几十万,其中女性超过80%,但是也有很多男性受害人。

联邦家庭部长吉菲表示,这些数字“令人震惊”,她全力支持扩大加强妇女之家的援助范畴。目前全德国共有350个妇女之家机构,总共拥有600名咨询专家,每年可为3万妇女提供咨询帮助,但是吉菲指出“这是不够的”。明年政府将启动一个打击对女性实施家暴的行动计划,对联邦以及联邦州援助机构的扩建给予支持。第一年政府将为此拨款610万欧元,第二年3500万欧元。

据称,遭受家暴的妇女可以昼夜24小时随时拨打求助电话,服务台可为她们提供17种语言的保密服务。求助电话服务台负责人瑟希廷说,为了保护受到丈夫或伴侣监控的求助妇女不被发现,电话收费单将不会显示求助女性的电话号码。

据联邦刑警局称,家暴嫌疑人来自各社会阶层,其中大多数人年龄在40岁以下,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是德国公民。吉菲指出,家暴与移民背景没有关联。她强调,“家庭暴力来自各个阶层”,一般来说,酗酒,经济拮据或者心理健康有问题者实施家暴的危险就更高一些,不过即使再富足的家庭也存在家庭暴力。

报道称,大多数受害者和肇事者是居住在一起的夫妻或者伴侣,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离异或者分居,但是没有统计是女方还是男方率先提出分手。专家们认为,谁先提出分手看来并不是很重要,即使是先出轨的男人,如果看到女方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照样会对女方大打出手。此外,已婚配偶尤其成为谋杀和过失杀人的受害者。根据调查,离婚或分手的昔日生活伴侣更频繁地受到威胁、跟踪、胁迫或被限制自由。家庭部长吉菲说:“这是应该受到惩罚的犯罪行为,必须让肇事者承担责任。”

(2018-11-25 00:11:01)

【延伸阅读】家暴案牵出逃亡11年杀人犯 生活多年妻子不知丈夫真名

中新网太原8月3日电 (记者 宋立超)一起生活了11年的夫妻,妻子竟从未跟丈夫回过婆家,甚至不知道丈夫的真名实姓。因屡次遭受丈夫暴打,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丈夫竟然是隐姓埋名潜逃多年的命案逃犯。3日记者从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获悉,嫌犯已落网。

7月29日,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万柏林派出所辖区内一家面馆的老板娘来到派出所,反映自己的女员工小李经常遭受家暴。

小李是山西运城人,十几年前就来到太原打工。2007年底,她认识了丈夫“刘松”,次年生下儿子,但二人始终没领结婚证,而且丈夫多年来从未领她回过婆家。“刘松”解释说,自己老家在山西武乡县,自幼父母双亡,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

小李反映,丈夫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殴打自己。她稍有反抗,丈夫反而打得更狠,还扬言不听话就杀了她。小李因此十分害怕,根本不敢报警,最多跟热心的老板娘诉诉苦,没想到仗义的老板娘到派出所“告了状”。

当民警问起“刘松”的职业时,小李说这十来年丈夫一直打零工,手艺不错但就是没有相对稳定的活儿。一次,“刘松”曾有机会谋得一份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但用工方要求登记身份证,“刘松”便以身份证丢了为由不了了之。

一系列情况引起了民警的警惕。当晚11时许,趁“刘松”前来接妻子时,警方将其控制。

面对民警的询问,“刘松”坚称自己是山西武乡县墨镫乡上北台村人,但民警从户籍信息上根本查不到对应信息。民警要求“刘松”说出自己的父母或兄弟朋友,并联系当地警方得知,上北台村根本就没有姓刘的人。

“刘松”的反常坚定了民警的判断,经进一步审查,“刘松”终于交代,自己真名刘某某,49岁,是山西左权县石匣乡姜家村人。2007年7月28日14时,因怀疑自己的情人申某与他人有染,他持刀将申某砍伤致死后潜逃,被左权警方上网通缉,目前已经逃亡了11年。

目前,刘某某已被移交山西左权警方处理。(完)

(2018-08-03 15:34:25)

【延伸阅读】特朗普顾问涉嫌家暴辞职 美媒:内讧和丑闻让白宫混乱

参考消息网2月9日报道 英媒称,由于被两任前妻指控实施肉体和精神虐待,特朗普的一名顾问7日被迫辞职,从而引发对白宫官员任命审查工作的质疑。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7日报道,特朗普秘书、白宫最有影响力的幕僚之一罗布·波特的两任前妻——科尔比·霍尔德内斯和珍妮弗·威洛比——都对英国《每日邮报》记者说,他曾在婚姻维系期间实施家暴。此后,波特决定辞职。《每日邮报》7日还公布了霍尔德内斯一只眼睛乌青的旧照。她称这是十几年前去佛罗伦萨度假时被波特打的。

报道称,在白宫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波特否认了有关他家暴行为的说法,称这些指控是“无耻的”。他还说,是他拍摄了霍尔德内斯提供给媒体的照片,“背后的事实与所描述的不符”。

报道称,但波特也表示,他决定辞职。他说:“我不会进一步公开驳斥一场有组织的诋毁行动。”

报道认为,派系内讧和丑闻让白宫成为混乱无章的工作场所。对设法摆脱这一形象的白宫来说,波特的辞职又是一次打击。

报道称,波特的辞职还引发了关于他是如何通过职务安全审查的疑问。他的两任前妻都对《每日邮报》记者说,在筛查过程中,她们曾告知联邦调查局,波特有家暴行为。

(2018-02-09 14:58:27)

【延伸阅读】日媒称日本家暴案男性受害者猛增 男性也开始发声

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2017年全国警方掌握的家庭暴力案件达72455起。同比增加3.6%,连续14年增加,刷新了2001年《家庭暴力防止法》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16日报道,以暴力和伤害等刑法犯罪和特别法犯罪的罪名进行立案调查的案件也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连续两年超过8000起。

报道称,遭到配偶或同居恋人家暴的受害者中,女性占82.8%,大幅高于男性的17.2%。不过,男性遭家暴人数急剧增加了近4倍,从2013年的3281人增至2017年的12440人。这主要是因为对家暴的认识提高等因素,男性也开始向警方反映遭到家暴问题。

从年龄层来看,施暴者中30多岁和40多岁的人最多,分别占整体的27.9%和26.3%。受害者中30多岁的人最

(2018-03-19 14:24:33)

【延伸阅读】美媒称中国“反家暴”新法初见成效 但保障措施仍待加强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 美媒称,在距湖南长沙大约两小时车程的一个村庄里,一位名叫张美丽(化名)的年轻女子嫁了一位凶暴的丈夫。据当地警方说,张美丽丈夫的嫉妒心和控制欲很强,他经常因为嫉妒对她大打出手,并威胁要杀了她再自杀,还多次企图掐死她。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丈夫多次对她施暴,不但在家里,还在她上班的美发店里,她曾多次试图逃跑,但都已失败告终,丈夫还威胁张美丽的娘家人,因为他们想帮助她。

终于,在中国去年3月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的鼓励下,张美丽向警方寻求帮助。由于她没有展示身上的外伤,警方只是向她的丈夫发出告诫书,要求他停止家暴,就让张美丽回家了。当张美丽告诉警察,她担心丈夫可能打她打得更厉害的时候,警察让她去法院申请保护令。幸运的是,警方和法院发出告诫书和保护令之后,在当地发起的新的反家暴行动中,警方和村干部多次走访她家。丈夫不再对她施暴,这名受害人也没有与施暴者离婚。

美国中参馆网站6月5日刊登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员韩苏琳的《中国有了新的反家庭暴力法,为何受害者仍不安全?》一文称,公安机关的告诫书和法院的保护令是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反家庭暴力法的特色之一。考虑到家庭暴力在中国的普遍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30%的中国已婚女性遭受过伴侣的身体暴力或性暴力侵害),这些新措施,被认为是保护受害者的重要法律救助。韩苏琳参与过湖南的几个试点项目,也亲眼目睹了新法施行后的进步与面临的挑战。

文章称,中国有很多鼓舞人心的新气象: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宣布,截至2016年底,全国法院共发出680余份保护令。包括湖南在内的很多省级政府还发布了指导意见。然而,对于很多像张美丽这样的受害者来说,这些保护措施对于制止暴力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这是因为,新法规定的这两项措施针对的仅仅是轻微的家庭暴力。那些拒绝遵守告诫书的人不会受到任何民事或刑事上的处罚。违反法院的保护令,处罚措施仅限于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15天以下的拘留。

文章称,对这些保护措施缺乏严厉的刑事司法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反家庭暴力法没有把家庭暴力认定为犯罪。该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暴力除非严重到触犯刑法的程度,否则只被认为是民事侵害行为。

这样一来,中国是在延续曾在全世界盛行的过时的法律做法,即刑事司法机构把大多数家庭暴力认定为普通违法行为。很多国家在近年来的法律改革中,要么直接把家庭暴力入刑,对犯罪者可采取逮捕等强制措施,要么至少把违反保护令的行为入刑,施暴者将被逮捕并不得保释。令人担忧的是,在那些家暴通常被认为是私事的社会,如果家暴不能被作为犯罪来处理,那么刑事司法制度往往不能像处置陌生人犯罪那样,积极处置家暴。在中国,立法者和一些法律专家担心,像家暴入刑这样的强势法律干预,可能增加离婚率,破坏家庭和谐。

文章称,尽管存在法律和政策上的限制,但中国的反家庭暴力法依然为反家暴人士和制定实施机制的有关政府部门打开了大门,这些机制旨在在当前的框架内,保护具体受害者的人身安全。

例如,在湖南开展的几个试点项目中,当地妇联与警方和法院合作,建立多部门家暴响应机制,对高风险案件进行联合危机干预。这些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警方和受害者保护部门的密切合作,例如,由警方发现那些受到死亡或严重伤害威胁的受害者,帮助他们与反家暴热线取得联系,第一时间获得安全指导。

2017年3月4日,上海举行迎“三八”大型维权服务活动,围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暴法等开展普法宣传和维权咨询。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2017-06-09 11:08: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