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低迷抓娃娃机却异常火热 外媒:一种负担得起的娱乐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法媒称,在台湾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抓娃娃机正在作为一种负担得起的娱乐项目蓬勃发展,而经营者们则将其视为一种快速赚钱的方式。
据法新社12月12日报道,一些抓娃娃机就设在街边杂货店的角落里,而另一些则成排放在居民区和娱乐区灯火通明的商场里。只要10元新台币(1新台币约合0.22元人民币),顾客就可以手动把一只金属抓手放到一堆奖品上,这些奖品通常是柔软的玩具,但也可能包括电子设备和时尚配饰。
根据官方数字,台湾每两家便利店就有一台抓娃娃机,去年抓娃娃机数量翻了一倍还多,成为娱乐业第四大税收来源。围绕这一热潮,台湾形成了一整套文化——爱好者们在网上提供如何最有效操纵抓手的指导,而其他网站则致力于交换玩具奖品。
对34岁的阿尔比·周(音)来说,在她位于台北的社区商场里玩抓娃娃机是为女儿寻找礼物的一种廉价方式,作为一个技术娴熟的玩家,她可以迅速抓起几个Hello Kitty储物盒。
周说:“真的比从商店买便宜。此外,它更有趣。”
报道称,抓娃娃机是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挖掘机”机器演变而来的,早期版本在设计上完全是机械的,抓的是糖果。20世纪70年代末,一种更为复杂的电动版本迅速传播到亚洲,近几年,抓娃娃机在台湾和韩国的受欢迎程度激增。由于薪水跟不上台湾的生活成本,玩家们将这些机器看作廉价的娱乐,而经营者则认为它们是有效的投资,卖家们通常会寻找一个好地方,存放上抓娃娃机,然后再转租给个体经营者。
31岁的杂志摄影师尼克·张(音)在台北一个居民区最近开业的商场里租了两台抓娃娃机,像大多数社区商场一样,里面的40台抓娃娃机被转租给不同的主人,由他们放上自己选择的玩具,每台抓娃娃机的租赁费从这个商场里的3000新台币到热闹娱乐区的一万新台币不等。
张在他的抓娃娃机里放的是日本玩偶。张说:“我不必一天24小时呆在店里,这意味着我可以保留自己的全职工作。”每个月每台机器的利润约为一万新台币,比大多数经营者的利润都要高,许多人觉得这是不错的回报。
张说:“我赚得更多,因为我一直在寻找更便宜的玩具来源,我有很多回头客。”
报道称,找到合适的奖品可能也是关键——38岁的肯·庄在与张同一个商场里也有一台抓娃娃机。有一次,他给放了类似CalvinKlein的内衣,两个小时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他笑着说:”一定有人认为它们是正品!”
报道称,台湾有超过100个脸书网页专门用来讨论抓娃娃机,有数以万计的会员分享他们最新的经验和窍门,并互换商品。这种狂热甚至促使台湾银行宣布将在2019年发行更多10元新台币的硬币,以满足这项游戏带来的需求。
主持某财经节目的电台主持人罗志富(音)说,年轻人经常和朋友们合租一台机器,而他觉得台湾市场的机器数量已经达到饱和点。
但对一些人来说,这只是为了从游戏的嗡嗡声中寻求乐趣。20多岁的餐厅员工史蒂文·吴(音)玩了六个小时,他承认自己“花了很多”,但他说:“这就像中彩票,当奖品落入滑道时有一种快感。”(编译/卢荻)
【延伸阅读】女子让孩子钻进娃娃机偷娃娃 怼路人:关你什么事
商场里随处可见抓娃娃的机器,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布娃娃。靠运气抓到布娃娃是种乐趣,可是也有人为了拿布娃娃破坏机器、偷窃。
近日,在雨花区德思勤商场内,一名女子带着几名孩子来到一处娃娃机前夹娃娃,其中两名年纪稍小的孩子利用矮小身形从抓娃娃机出口处钻入,将机器里的玩偶一一取出。这一幕,刚好被目击者用手机拍摄了下来。
从目击者拍摄的视频里可以清楚看到,两名小男孩进入到了同一台娃娃机内,并将里面的玩偶从出口处递给站在机器旁的蓝衣女子。而此时,蓝衣女子及身边的两名孩子手中已经有多个中型玩偶。昨天上午(8月25日),记者来到了事发的德思勤商场,经营这几台娃娃机的老板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8月23号傍晚,由于正值晚饭时间,现场无人值守,于是让这名家长钻了空子。
工作人员介绍,这台娃娃机的挡板已经被掰坏,机器内共丢失了6只玩偶,每只价值80元左右。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此外,商家也提醒市民,由于娃娃机的机仓内都是通电的,直接损坏机器爬进去,存在触电的危险。
大人竟然带着孩子一起胡闹,殊不知,如果金额超过一定标准,就涉嫌盗窃了。希望这名蓝衣女子能够主动现身,将玩偶物归原主,不要一错再错!
(2018-08-27 06:12:01)
【延伸阅读】都是娃娃惹的祸 男孩被困在抓娃娃机里
据加拿大CTV报道,抓娃娃机是孩子们和不少童心未泯大人们最喜欢的商场消遣之一。虽说是消遣,抓娃娃却还是有窍门的,江湖中既有百发百中的“抓娃娃高手”,也有扔光零钱也一无所获、最后赌气去商场里买个娃娃抱回去的“大霉手”,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如果自己是“大霉手”,却偏偏喜欢抓娃娃机里的娃娃,那该怎么办?花钱去买,或者求高手代抓,都不失为好办法。倘自己是“独行侠”,身上又没钱呢?这个佛罗里达男孩有自己的解决方法。
这个男孩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大西洋海岸的泰特斯维尔一家餐厅游艺区看到了一个抓娃娃机,里面的某种毛绒玩具是他一直想得到却未能如愿的。可是他没本事抓到,此刻也并没有零钱。他发现抓娃娃机的缝隙足够让他钻进去,于是他便使劲钻了进去,拿了一只中意的毛绒玩具,抱着他准备爬出来。
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很轻松便钻了进去,却无论如何也钻不出来,最终被困在四面透明的抓娃娃机里,和一大堆五颜六色的毛绒玩具为伍。越来越害怕的他唯恐被人发现,始终未曾呼救,直到晚餐时分,下班的消防队员豪斯来吃晚餐,无意中瞥见抓娃娃机里的小男孩,他急忙打“911”应急电话,同事们很快赶来营救。
这个叫梅森的小男孩当时已折腾得筋疲力尽,正绝望地坐在一堆毛绒玩具上听天由命。到底是专业人士,只花了不到5分钟就把梅森从抓娃娃机里弄了出来,他和抓娃娃机都没什么损伤。
店长萨顿表示,很显然这个孩子在钻进去之前没认真想过“一旦钻不出该怎么办”。尽管他被那么多人隔着玻璃围观许久感到很窘,但救出来后倒是情况不错,至于店员们,最高兴的莫过于这番折腾并没把“无辜”的抓娃娃机弄坏。
(2018-02-24 07:06:44)
【延伸阅读】女子用这办法几乎清空抓娃娃机 辩称凭本事抓的
推开台州女子王婷(化名)的家门,民警惊呆了,不大的房间里堆满大大小小的毛绒娃娃三四十个,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然而,这些娃娃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路不明”的,这也是民警找上门的原因。面对民警的询问,王婷激动异常地说:“有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我凭本事抓的娃娃?”
最终,王婷和她的男友小蒙(化名)都被请进了看守所。
这些娃娃到底从哪里来?
前几天,台州椒江一家商场的一名娃娃机老板给椒江公安局打来报警电话。“我这里出了怪事,娃娃机里的娃娃平白无故少了很多。”让这位老板觉得不解的是,娃娃被夹走很多,但是娃娃机里的钱却没多出多少。
“我感觉是有人通过不正常的手段盗取了,但是娃娃机也没有发现什么破损的可疑痕迹啊,只能麻烦你们帮忙调查一下了。”
民警介入后,调取了商场的监控录像,很快就证实了娃娃机老板的猜测,确实是有人对娃娃机动手脚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情侣。
从监控中,民警发现,这对情侣互相配合,男的在边上打掩护,女的则将身子从机器下部原本用于取娃娃的那个取物口钻了进去。
“这名女子身材较小,所以她用力钻,还是能把半个身子探进洞里去的,随后她伸手上去直接将挂在机器上面的娃娃一口气拉下来好几个,人退出来后,再将娃娃一个个从机器里拉出来。”经办民警赵警官透露,这对情侣不止一次到这几台娃娃机上偷娃娃,从4月26日至5月8日,王婷等人共作案4次,盗窃大型玩具娃娃共计23个。
追踪到这对情侣的去向后,民警很快找到两人,并且带回调查。面对民警的询问,王婷一开始还理直气壮,连连质疑民警:“我凭自己本事抓娃娃,有什么问题?”但当民警将商场的监控录像给他们看时,他们就不响了。
王婷跟民警交代,自己很喜欢这类毛绒玩具,所以经常会去娃娃机里夹,但是直接去夹,成功率很低,有时候夹了很多钱可能一个都夹不到,这让王婷觉得心里不平衡。于是,她和男友小蒙就专门去网上寻找提升夹娃娃成功率的诀窍,不料却发现了这种从底部钻进去直接扯娃娃的“旁门左道”。
由于这家商场的娃娃机设置的位置比较偏僻,这对情侣会选择人少的时间段过去,男的在边上掩饰和望风,女的则快速从下面钻进去扯下几个娃娃。
他们以为自己配合默契无人知晓,殊不知整个过程被商场的监控设备完整地拍了下来。
目前,王婷和小蒙已被椒江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2018-06-04 12:08:07)
【延伸阅读】揭娃娃机乱象:出娃娃概率可操控 玩具多为三无商品
娃娃机火热背后存三大乱象 出娃娃概率可人工操控
原本只是在电玩城里当“配角”的娃娃机,最近攻城掠地,迅速抢占了商场、超市、电影院等人流集中的地方。乘着移动支付的东风,以及种类繁多的可爱玩具,娃娃机成为当下最火爆的打发“碎片时间”的消费方式。但北京晨报记者采访发现,这一领域存在出娃娃概率可人工操控等三大乱象。律师建议经营者适当披露总体抓取的成功率。
乱象1 设备管理不完善
在望京新世界五层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门前,六台娃娃机和一台换币机将原本是划给家长等候的区域占去了一大半。这样的机器在四层还有一处。除了可以投币抓娃娃,每个娃娃机上都贴有二维码,可以扫描之后微信或支付宝支付。
北京apm专卖店四层的娃娃机显然要更诱人一些。十台机器靠墙摆成一溜儿,主题不同,有的是红色电话亭,有的是咖啡馆,有的是双层大巴,英伦范儿十足。
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场上大部分娃娃机是无人值守、自助经营模式,这也使消费者感觉到其管理存在很多缺失。
昨天晚上,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一层的娃娃机区域大概有三组消费者在进行尝试。其中一家三口为了把卡在出口边缘的一个钥匙扣抓出来,左右摇晃机器,甚至倾斜到接近45度角,用了10分钟左右才把这个钥匙扣“抓”了出来,动作之大引得其他消费者纷纷侧目。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工作人员出现并制止。
记者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四层娃娃机处尝试用微信支付购买游戏币,钱被扣走之后却没有出币。打客服电话询问后才被告知,此处网络不好,无法使用微信购币,“您应该已经收到退款了,可以用现金买。”
乱象2 玩具质量参差不齐
娃娃的质量是能否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的娃娃机都是“各自为战”,并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这些玩具是正版吗?”面对娃娃机里质量参差不齐的玩具,市民童女士产生了这样的质疑。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多处娃娃机,只在百货大楼娃娃机看到了一款名为“大闹天宫之悟空送福毛绒公仔”的玩具吊牌上信息清楚完整,标注了材质、填充物、适合年龄、合格证等级、执行标准、产品品牌、版权授权方、授权制造及总经销、服务电话等信息,绝大部分玩具都是“三无”商品,没有任何标签信息,是否正版更无从谈起。
实际上,玩具的价格严重“注水”。以望京新世界娃娃机为例,按照公示的游戏规则,消费者可以选择“一次性投币的总额达到礼品价格金额,不限次数,抓到礼品,立即结束”的方式,规则后面给出的价格为50元。而在淘宝等电商网站上,30厘米左右的中号毛绒玩具售价都在10元以下。
北京晨报记者从商场方面了解到,在大部分情况下,娃娃机进驻商场的租金一天平均在10至45元/平方米,按场地位置和项目冷热程度有所区别,而热门电影院门口的位置,日租金则能达到130至150元/平方米。位置决定了娃娃机的成本和利润,这带给消费者的直观感受就是价格和抓取成功的难度系数。北京晨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同地方的娃娃机价格不一样。望京新世界的娃娃机每币1元,每次需要两枚游戏币,相当于两元一次;而在三里屯通盈中心地下一层的娃娃机区域,10元钱只能换六枚游戏币,每次仍然需要两枚币,相当于3.3元一次。
乱象3 成功概率人工操控
“我一直以为娃娃机就是骗人的,根本不可能抓起来。”市民吴女士的观点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然而,有一些人表示自己抓的娃娃已经把家都堆满了。在知乎上,一篇名为《如何玩转抓娃娃机》的帖子获得的点赞数高达2.5万个,评论里一片顶礼膜拜之声。
事实上,除了消费者有娴熟的技巧,商家暗中对出娃娃概率的操控才是背后的关键因素。北京晨报记者以加盟者身份致电一家娃娃机生产商,对方告知,理论上这一概率最高可以调到256次抓到一次,也可以设置为几次就抓到。“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把概率设在20到50次。”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总是抓不到会让人失去热情,而太容易抓到铁定要赔钱,需要找准一个平衡点。
■律师说法
建议适当披露成功率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表示,抓娃娃机从《合同法》的角度来说叫射幸合同,它以某种未来可能发生的偶然性为前提,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合同。我国对射幸合同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规定,只有相关的原则性规定,主要是强调了诚信的原则,包括公平与适当的公开。
胡刚认为,基于射幸合同的不确定性,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进一步落实消费者至上的原则。他建议要求经营者适当披露总体抓取的成功率,并把成功率及时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
这一建议有先例。去年,文化部发布新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在游戏的官方网站或者游戏内显著位置公布参与用户的随机抽取结果。此前,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没有公布抽卡概率。
北京晨报记者 肖丹
(2017-05-22 08:19:18)
【延伸阅读】抓娃娃机如何抓住你的心 多巴胺带来的小规模成瘾
抓娃娃机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中国,它已存在了20多年,目前有着高达200万台的存量。五彩缤纷的抓娃娃机,不但是游戏厅、电玩城必备项目,还遍布购物中心、电影院、超市、步行街,所在之处尽是拥趸,就连知乎和百度经验里,也满是抓娃娃技能帖。这么一种“简单呆萌”的游戏设备,不但不被喜新厌旧的玩家淘汰,还备受各年龄层爱好者欢迎,这种奇妙的吸引力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心理秘密?
多巴胺带来的小规模成瘾
别小看抓娃娃机,它可能是日常能接触的最低限度、最小规模的赌博。人们向抓娃娃机投下几个硬币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进入了和买彩票、玩老虎机一样的心理过程之中,那就是由大脑中的奖赏回路所提供的刺激—成瘾过程。奖赏回路,也称边缘系统多巴胺奖赏回路,是由伏隔核、尾状核、壳核、丘脑、下丘脑、杏仁核等大脑深部核团以及内侧前额叶等部位共同组成的神经网络,其功能是加工与奖赏有关的刺激,或是对奖赏的预期。在抓娃娃机启动的一瞬,大脑已经产生了对“抓到娃娃”“抓到喜欢的那个娃娃”的想象,那就是奖赏预期,随之出现的是多巴胺水平的迅速提升,而多巴胺是令人感受到愉悦、兴奋的物质。如果顺利抓到娃娃,奖赏回路会进一步给予多巴胺的甜美感受,而如果没抓到(大多数情况),多巴胺水平则会下降到比正常更低的程度,带来“失望”的感觉。这时,为了重新拉升体验,人们往往会一抓再抓,而多巴胺的分泌会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间歇性增强”,像任何一种赌博一样,结果越难预料,过程越引人入胜,即使明知抓到娃娃的几率远远小于落空的几率,还是难以放弃“再来一次”的诱惑。尝试次数越多,沉没成本越大,而人们越难以自拔,这就是“小规模赌博”带来的“小规模成瘾”。
碎片化娱乐更适应日常需求
“小规模成瘾”的过程,也是注意力资源密集消耗的过程,而这恰恰有助于人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所以即使是成年人,也不会拒绝偶尔“抓上几把”。而比起其他需要持久投入的心理调节方式,抓娃娃机大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碎片化娱乐”特质。这一特质中包含几方面因素:其一是“经济、时间成本的低门槛”,无论大人小孩,谁都不会介意这点支出,何乐而不为;其二是“放松环境中的高接触率”,抓娃娃机放置之处,本身就是休闲、消费场所,人们在抱有相应心理准备的前提下,接触到数量够多、形象又可亲的抓娃娃机,再加上当前移动支付发达,连换硬币的麻烦都省了,“去抓一下吧”就成了十分自然的行动;其三是“便捷性、趣味性”,虽然有人专门研究抓娃娃技能,但不具备技能也能玩,简单的操作和充满童真趣味的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参与度。“碎片化娱乐”的抓娃娃机,充分适应了人们日常、随机的需求,自然大行其道。
降低他人防御拉近心理距离
关于抓娃娃机,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情侣往往比儿童更喜欢抓娃娃,以及互相赠送娃娃,而即使是成熟、严肃的成年人,往往也并不羞于抓娃娃,甚至还乐意在社交网络上展示战利品。这其实是一种防御心态驱动的人际互动。不可否认,“抓娃娃”这一行为本身、专注抓娃娃的行为过程,以及各种娃娃的形象,都是“呆萌”的,而这种“呆萌”恰恰是在人际关系中拉近心理距离的无形武器。情侣一起抓娃娃,传递的是彼此亲密无间、纯真依恋的情感,而在社交网络中晒娃娃,则是无声地表达着“我多可爱,我人畜无害”的姿态。这些传递与表达,不管有意无意,都在降低着他人的防御,而同时,恰恰也强化着自我防御,其中的妙处,很值得体会呢。
说了这么多,不如走吧,抓个娃娃去。蒋 硕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7-07-03 08:46:29)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