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1人可带6枚!外媒关注中国民企研制反坦克导弹进展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018年12月29日发表了马克·埃皮斯科波斯的题为《介绍中国QN-202便携式导弹发射器:移动杀手?我们来看看》的报道。

纵观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举办的10届珠海航展,按照它们的名称来理解应该都是以展示中国最新军机技术为中心,但实际上前者一直把这些航展作为展示许多轻武器和地面作战车辆的平台。由于在同一时间推出的更大、更昂贵军用装备更加吸引眼球,这些武器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报道称,2018珠海航展展出的其中一款该类武器是QN-202,这是由武汉高德红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高德”)研制的一款便携式导弹发射系统。为单兵操作设计的QN-202由导弹发射器和一个可存放多达6枚导弹的背包组成。发射器重1.2公斤,满载背包大约重7.2公斤。基于QN-202公布的性能数据来看,不足10公斤的总重可以将其算作单兵便携式武器。

该发射器截至报道发稿时尚未公布精确参数,但展品图片显示,QN-202发射器的尺寸与AK-12等军用突击步枪较为相似,这款武器符合现代人机工程设计原理,配有可折叠枪托、前握把和可随时拆装的瞄准镜。其目标指示系统是通过一个小型的侧装控制器模块来实现的。

武汉高德表示,QN-202导弹系统是为“发射后不管”使用模式设计的。也就是说,锁定目标并发射后,导弹会飞向2公里射程内的目标,这一过程无需操作人员引导。QN-202是制造如此小巧轻便的武器所涉及的几款产品中的第一款,更大和更重版本的“红箭”-12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的最大有效射程是QN-202的2倍,达到4公里。

资料图片:2018珠海航展展出的QN-202便携式导弹发射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QN-202发射器酷似步枪,一背包可装6枚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汉高德没有详细说明QN-202导弹打击的最优目标类型,但导弹的尺寸和重量显示,它们是为消灭轻型装甲车而设计的。QN-202的便携式发射器内只能塞进这么大的制动装置,但它“缺乏可靠的反坦克能力”这一点与其说是缺点,不如说是设计上的选择,即牺牲一些火力来换取更强的机动性。

还有人指出,QN-202与美国雷神公司的“长矛”微型导弹很相似,后者射程也是2公里,但安装在稍小一些的M320枪挂榴弹发射器上。另一方面,QN-202比欧洲导弹集团将于2019年底发布的“执行者”肩扛式导弹系统轻便得多,设计上也更加紧凑。

资料图片:QN-506坦克火力支援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汉高德在2018珠海航展上还展出了其他主要产品,QN-506坦克支援车(采用59式坦克底盘——本网注)。QN-506支援车装载多种武器,特别适用于近距离城市作战,比如反恐行动。QN-202的便携式反装甲设计指向与QN-506支援车类似的配套项目。而且,QN-202导弹的便携式操作设计和比“红箭”-12重型导弹更短的准备时间在城市战环境下尤为重要,因为城市战交火距离往往较近。

报道称,QN-202导弹的制造计划尚未宣布,因此在投入批量生产前,这款导弹发射器可能会经历多次改动。QN-202的出口计划目前也尚不清楚,但中国以前的武器交易记录给潜在买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摩洛哥、苏丹和也门最近就购买了中国产导弹发射器。(编译/王海昉)

【延伸阅读】新型单兵迷你导弹!可当枪榴弹发射

“矛头”导弹只有成年人小臂那么长。

“矛头”导弹全长仅0.4米。

图为使用单兵榴弹发射器发射“矛头”导弹想象图。

图为“矛头”导弹与其他美军现役导弹尺寸对比,右起分别为“战斧”巡航导弹、AIM-120中距空空导弹、AIM-9X“响尾蛇”格斗弹、SDB小直径炸弹、陶式反坦克导弹、“格里芬”微型导弹、Pyros微型空射导弹。

防务展上的“矛头”导弹模型。

使用枪挂榴弹发射器发射“矛头”导弹想象图。

除“矛头”外,雷神还研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空射导弹,名为Pyros,长仅0.6米。

图为无人机挂载的Pyros导弹。

图为“雷神”员工展示Pyros微型导弹。

图为无人机挂载Pyros导弹准备起飞。

图为无人机挂载Pyros导弹试飞。

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也有研发单兵迷你导弹,例如以色列的“迷你长钉”导弹。

图为“迷你长钉”导弹,全长仅0.6米,只比“矛头”大一点。

(2015-10-20 07:56:21)

【延伸阅读】军情锐评:珠海航展上,这2件武器可与美军“平起平坐”

参考消息网11月16日报道 第12届珠海航展已于11月11日闭幕,尽管航展已落下帷幕,但仍有众多亮点值得回味,比如在航展上展出的多种国产激光武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部分型号已达到与美军激光武器“平起平坐”的水平,本文将介绍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国产激光武器,就此为您简析。

LW-30射程25公里 可6秒内攻击多个目标

美国陆军知识网站11月5日报道称,一种名为LW-30的近程精确拦截激光武器首次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亮相,可用于对敌军光电制导设备、无人机、火箭弹、迫击炮弹等目标实施硬杀伤摧毁。LW-30由雷达指挥通信车、30千瓦级激光战车和保障设备组成。LE-30激光战车的外形与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的“高能激光系统机动型演示样机”(HEL-MD)十分接近,均采用“重型军卡底盘+搭载激光武器方舱”设计,但不同的是两者搭载的激光武器输出功率。

首次公开亮相的国产LW-30近程精确拦截激光武器

波音HEL-MD激光炮已于2013年完成了多次击落无人机和迫击炮弹的试验,但最大输出功率仅为10千瓦级,虽然波音公司曾宣称HEL-MD有后续升级改进计划,目标是增至100千瓦级,但近年来并没有关于该型激光炮的后续报道。根据航展现场展板显示,国产LW-30激光炮的输出功率达到30千瓦级,可利用高能激光束从25公里外摧毁目标或烧毁来袭导弹的导引头,使后者偏离己方要害目标。

美国波音公司的“高能激光系统机动型演示样机”HEL-MD高能激光炮,已无后续研发进展

LW-30具有作战响应速度快、高精度拦截和多目标攻击等优势,美媒称,LW-30可在6秒内转换并瞄准新目标,且附加损伤较小,拦截来袭导弹或航空炸弹时不会产生过多碎片。此外,LW-30还具有成本低(发射一次成本不到1美元),可连续发射多次的独特优势。综合来看,LW-30已具备与美军同类产品“平起平坐”的技术水平,经过后续改进,其作战性能或得到进一步提升。

激光净空系统能空运部署 可反无人机及扫雷

除了重型军卡搭载的大型高能激光武器外,此次航展上还展出了多种轻型激光武器平台,例如采用国产“猛士”军用吉普搭载的“激光净空系统”。与之对应的美军同级别激光武器是美国陆军于2003年在阿富汗投入实战的“宙斯”(ZEUS)激光扫雷武器系统。“宙斯”系统由一辆悍马军用吉普和布置在车顶的10千瓦级二极管激发固态激光器组成,作战方式主要是通过高能激光束照射埋藏在前方的地雷或爆炸物外壳,加热并诱使其提前引爆。

“宙斯”激光炮最大射程仅为300米,必须在视距内才能使用,但优势是可连续使用多次(一天能发射2000次),且十分便于空运,可直接驶入C-130或C-17运输机远程投送,甚至连CH-47直升机都能吊运前者实施空中机动。

美国陆军“宙斯”(ZEUS)激光扫雷武器系统,已于2003年在阿富汗投入实战,可由CH-47直升机吊运。

 

与美军“宙斯”系统相比,国产“激光净空系统”的激光转塔系统外形设计更加成熟,搭载有更多光学传感器,尽管厂商并未公开该型激光炮的输出功率和有效射程,但从现场展出的设备方舱尺寸来看应该强于“宙斯”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厂商还在现场展出了被“激光净空系统”烧毁的多架无人机,从无人机受损部位来看,该系统发射的激光束打击精度很高,可以控制在特定旋翼传动装置范围内,而不损伤其他部分。单从攻击目标种类和毁伤效果看,“激光净空系统”的作战使用范围也比“宙斯”扩大不少。

采用国产“猛士”军用吉普搭载的“激光净空系统”。

根据现场展板的信息,“激光净空系统”包括3大功能:第一是反无人机,可采取“红外初跟踪+精跟踪”的“复合跟瞄”模式,昼夜均可使用,对“低慢小”无人机进行快速精确击毁。第二是反侦察,可对敌军飞行器搭载的光学侦察系统进行干扰和致盲。第三是驱鸟,这点对机场和空军基地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该系统具备较为灵活的激光功率调整范围,既可以硬杀伤烧毁无人机,也能低功率驱赶鸟类。

厂商在航展现场展出的“激光净空系统”烧毁的无人机,可见光束毁伤部位十分精确。

与上文提到的LW-30激光炮不同,“激光净空系统”采用“猛士”吉普搭载,战场部署能力更为灵活,鉴于外形尺寸与美军“宙斯”系统相当,可推测该系统也能利用运-9级别的战术运输机进行远程投送,或是利用陆航直升机完成快速战场吊运。

美军斯特赖克 “远征机动式高能激光炮”(简称MEHEL) 陆基机动式激光炮,专门用于拦截敌方无人机、迫击炮弹以及火箭弹。

上面提到的LW-30和“激光净空系统”,分别代表了国产重型和轻型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二者不仅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而且还能与美军同类产品“一决高下”。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军在激光武器载具方面已经朝着更轻量化的空降快速突击车发展,同时还在发展能够由现役“斯特赖克”和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搭载的新型野战防空激光武器,相关的同类产品目前国内仍属空白。因此对于国产激光武器的未来发展前景,人们不妨期待更多惊喜。(文/黄晋一)

(2018-11-16 00:02:02)

【延伸阅读】歼-20珠海首秀空中开弹仓 可远程打击敌方舰机

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 据台湾“中央社”11月11日报道称,歼-20战斗机在11日上午在珠海航展进行4架编队飞行表演时,首度开启隐藏弹仓,展示其挂弹能力。

报道称,根据中国航空报社微博“看航空”发布的照片显示,歼-20在飞行表演中打开其隐藏在机腹及机侧的弹仓,亮出四枚中程空空导弹与两枚近程空空导弹。

 

报道援引大陆媒体的媒体报道称,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69周年纪念日。在第12届珠海航展最后一天的飞行表演中,歼-20首次公开展示4机编队,低空飞过航展现场,为中国空军69岁生日献礼。

报道称,其中两架歼-20打开弹仓,亮出携带的空空导弹,机动展示其战力水平。这场表演展示了歼-20优越的机动性能,并说明歼-20已经形成了规模装备能力。

报道认为,在表演过程中,歼-20并未展现眼镜蛇、落叶飘等超机动(又称过失速机动)动作,仍难以证实该机是否已换装新式的矢量发动机。

 

另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1月10日报道称,歼-20首次公开出现在2010年底网上流传的模糊照片中,当时令外国观察家、甚至一些军事官员吃了一惊。他们认为,北京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制造出真正的隐形战斗机。

报道认为,低可侦测性的战斗机设计需要精确的外形和难以制造的雷达吸波材料,而掌握这些技术既昂贵又耗时。在歼-20最终于2017年9月进入前线服役之前,只有美国能够设计、制造和操作隐形战斗机。

报道称,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航空工业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杨伟2018年3月对政府媒体说,中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制造自己想要的产品的能力。

 

报道评论称,歼-20在许多方面是中国在军事航空现代化努力的重点。2011年1月,一架原型机首次飞行。随后的原型机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拥有了更精密的涂层和更好的传感器。

早在2017年3月,歼-20就开始与轰-6轰炸机和运-20运输机一起参加实战演练。到2018年年中,中航工业已经制造了大约20架歼-20,并在持续改进。这种机型的需求量显然至少为200架。

报道认为,歼-20比中国老款战斗机更隐形,也没有人质疑其速度之快、巨大的弹仓和较大的作战半径。歼-20并非F-22或F-35的克隆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一种有效的战斗机,也并不意味着它不是对中国老款战斗机的重大改进。

美国空军退役将军马克·巴雷特和退役上校梅斯·卡彭特在2017年为米切尔航天研究所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隐形“并非……压倒一切的性能。只有在与其他飞机、战术和性能配合的情况下,隐形才是最有效的”。

没有战斗机是在真空中飞的。战斗机所在的飞行中队是由遵循国家战略需求而支撑军事行动的人类操纵的。

报道认为,中国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其跨越太平洋、印度洋和欧亚大陆的重要贸易路线。出于这一战略需要,反介入行动——尤其是限制美国海军干预的能力——也许是最重要的。

报道援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评论称,歼-20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攻击平台,可以打击海上几百海里外的目标”。歼-20很可能有能力远距离打击美国舰船和海军飞机,且幸存的概率比老款战斗机更高,从而使中国的战斗机中队行动更加有效。

当然,前提是这种机型的飞行员具备操作能力。他们很可能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报道称,2018年5月,歼-20参与了海上训练,中国空军称这反映了真实作战环境。中国似乎正在为一种新型战斗机培养优秀的飞行员,这种战斗机的特性符合健全的国家战略需求。

按照这些衡量标准,歼-20在设计上已经很成功,对中国的实力来说是一个福音。

(2018-11-12 12:37:01)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