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印巴空战都用米格21魔改版 为何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新浪军事

关注

2019年2月27日,印度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在克什米尔控制区的分界线附近爆发空战。

印度空军第51战斗机中队一架米格-21“野牛”战斗机越境追击巴基斯坦空军战机时遭到导弹击落,飞行员阿比纳丹·瓦尔塔曼中校被俘虏。

在三代机满天飞的印巴对抗第一线,为什么印度空军会派遣一架老掉牙的米格-21战斗机去找死呢?其实这种所谓的“野牛”版米格-21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老式米格-21“鱼窝”战斗机,而是印度宣称的最强魔改米格-21!

印度是苏俄米格-21战斗机的忠实拥趸,也是除了中国之外,米格-21战斗机的最大生产国,先后生产装备了米格-21F-13、米格-21FL、米格-21M、米格-21MF、米格-21Bis以及按照俄罗斯米格-21-93方案改造的米格-21Bis UPG“野牛”战斗机。

后者是这次在空战中被击落的战斗机。按照其字面的性能来看,这架飞机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机载设备和武器装备,甚至能够发射AA-12/R-77“蝰蛇”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但是这种“魔改”生不逢时。当其1993年开始设计的时候,中国已经和巴基斯坦开始了另一种米格-21超级魔改的设计,那就是“枭龙”战斗机。“枭龙”战斗机研制的初衷就是发展一种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轻型战斗机。

之所以说其与米格-21战斗机有血脉渊源,主要是由于该机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超-7(Super-7)轻型战斗机计划,最初巴方定名为“佩刀Ⅱ”方案,中方定名为歼-7CP,设想是在歼-7战斗机的基础上采取与歼-8Ⅱ战斗机相同的两侧进气道、翼根前缘增加了前缘襟翼,换装发动机的方式研制新战机。

与米格-21Bis UPG“野牛”战斗机这种保持原始设计不变的小改小革机型相比,“枭龙”是全新的一种战斗机,甚至可以说就是一架三代战斗机,其发展潜力更加不是老米格能够比拟的。

比如米格-21Bis UPG“野牛”战斗机的“长矛”雷达虽然是从米格-29M的“甲虫”雷达脱胎而来,但是限于中心激波锥的尺寸,该雷达只能够看到50多千米的空中目标,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上百千米射程的R-77空空导弹的发射需求,使得这种先进导弹在“野牛”上只能够作为一枚大号的近距离导弹来使用。

“枭龙”战机由于将进气道设置在两侧,空出来的机头空间可以安装孔径更大的雷达。就算是初期“枭龙”装备的中国产KLJ-7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也达到上视探测距离105千米,下视85千米的标准,是“长矛”雷达的2倍。

后期的“枭龙”Block2批次换了新型的KLJ-7A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据报道下一批的Block3批次很可能再次换装更先进的LKF601E有源相控阵雷达,它是目前世界上首款机载风冷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将力压“长矛”雷达。

对比两种战机,虽然“野牛”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更快一些,但这是在不携带外挂的情况下得到的,由于“野牛”战斗机携带了更加大型化的R-77空空导弹等,使得其全装状态的速度大为降低,而如果采用2枚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近距格斗导弹的配置,则“野牛”战斗机只能够依靠一具腹部中心邮箱供油,作战半径大大下降。

反观“枭龙”战斗机,由于设计了翼尖挂架,使得该机能够同时携带2枚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近距格斗导弹时还能带3具副油箱,或者是只带腹部中心副油箱的情况下能够携带2枚中距空空导弹和4枚近距格斗导弹,对于空中情况的应对能力比“野牛”强得多。

我们的歼-7系列战斗机其实是在最低水平的米格-21F-13“鱼窝”战斗机基础上一路坎坷走来的,到了“枭龙”已经是化鲤为龙,一飞冲天。

而印度则是紧跟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发展步伐,大规模组装和仿制各种型号的米格-21战斗机。但是到最后印度还是没有100%解决米格-21国产化的问题,许多部件还需要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提供。

就像航空工业总公司原政治部主任王友来同志一首诗歌中写的:“照抄必定尾随路,开拓迎来碧外天!”

这或许就是对中印两国看待米格-21战斗机这位外国老师的真实态度吧!(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