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反卫星武器揭秘 可拦截距地120公里太空目标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4月23日报道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4月19日发表了题为《瞄准星辰:俄反卫星武器研发的最新进展》的报道,现将原文编译如下:
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研制反卫星系统。但关于俄罗斯应对太空威胁的计划,外界几乎一无所知。不过,关于“努多尔河”反导系统、“产品07”和“接点”导弹及巡查卫星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俄罗斯正在研发哪些反卫星系统呢?
“努多尔河”反导系统
2011年,俄罗斯传出了配备14A042反导拦截弹的A-235“努多尔河”反导和太空防御系统研制工作的消息。预计“努多尔河”将逐渐取代A-135“阿穆尔”系统,后者如今负责保卫首都莫斯科免遭洲际导弹袭击。但新系统的能力未必仅限于此。
据外国媒体报道,“努多尔河”的系统测试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的。众所周知,后者服务于与防御性和科研发射紧密相关的俄罗斯航天计划。
由此可以推测,“努多尔河”不仅能拦截洲际导弹,也能攻击卫星以及载人航天器。系统名称中“太空防御”一词和导弹编号也能说明这点。导弹编号中包含数字14,这意味着它们属于太空武器。
关于14A042导弹本身的情况则知之甚少。这多半是一种2级推进拦截弹,可以配备常规和核弹头。迄今尚不清楚该系统是机动发射型还是井射型(目前公开的试射视频为井射型——本网注)。
资料图片:俄军试射“努多尔河”反导系统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挂载79M6“接点”反卫星导弹试飞的米格-31D截击机。
“产品07”空射反卫星导弹
20世纪80年代末,米格设计局改进了3架米格-31D截击机(文件代号“产品07”)。根据技术任务,米格-31D截击机适用于发射“接点”反卫星系统导弹。作为第一级,米格-31D应高速“冲向”大气层上方,施放79M6“接点”导弹。
“接点”反卫星导弹尺寸相当大,因此被加固在机腹下方,该导弹长约10米,估计拥有重达160公斤的动能弹头,为2级或3级推进导弹。
2018年秋,美国《战斗机月刊》刊发了机身下方挂载大尺寸黑色导弹的米格-31照片。照片拍摄于莫斯科郊区的茹科夫斯基飞行试验中心。报道者确信,这就是俄罗斯的新式空射反卫星导弹。
“接点”反卫星系统的重要地面组成部分是“树冠”太空目标无线电光学识别系统。它能够寻找、识别卫星,并引导米格-31对准卫星。该系统包括若干分散在俄罗斯全境的雷达站,每个雷达站由雷达和激光发射器组成,后者可以探测太空目标距离和移动方向。
巡查卫星
2017年,俄罗斯成功试射机动型军用巡查卫星。它可飞近其他在轨装置进行检查。试验期间,机动卫星从2017年6月23日发射的“宇宙-2519”航天平台脱离,完成自主飞行。它先实施机动变轨,然后返回平台,对其进行检查。试验过程中还测试了地面和轨道通信设施,并试用了弹道计算方法和新软件。
这类装置有助于判定外国间谍卫星的功能。但最重要的是,必要时太空巡查卫星可以化身“杀手卫星”,摧毁敌方航天器。
如何工作?
现在,让我们汇总所有信息,并试着推测俄罗斯反卫星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的“眼睛”是“树冠”太空监视雷达站和巡查卫星,其对目标进行辨别和分类,包括那些伪装成民用航天器或实施非标准机动的目标。
在分类和识别完成后,就轮到搭载反卫星导弹的米格-31D截击机和陆基14A042导弹登场了。但一个问题是,俄罗斯产品将会在何种高度拦截目标?公开消息源提到,“产品07”有效载荷的轨道高度为120公里。简言之,“接点”可以在这个高度上拦截卫星。然而,14A042拦截目标的高度尚未公开。
资料图片:美空军F-15A战机曾于1985年试射ASM-135反卫星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球之争
如今,若干国家都在发展太空防御系统。例如美国也有自己的巡查卫星,其中最著名的“侦察员”当属美国的X-37B空天飞机。美国还在积极研制空基反卫星系统。例如,美国媒体喜欢拿俄罗斯的“接点”和美国的ASM-135A空射反卫星导弹作对比,后者运载工具为F-15A战斗机。此外众所周知,美国还在以激光武器为基础研发有“卫星杀手”之称的新武器。
【延伸阅读】俄军激光武器“亮獠牙”:可先拿无人机练手 反卫星在“愿望清单”
参考消息网12月12日报道 12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段视频,证实俄军最新型的“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已经进入战斗值班。
普京曾在今年3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介绍了多款重要战略武器的最新进展,但是在讲到“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时,他还是卖了个关子。
普京表示俄罗斯在激光武器研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而且不仅仅是理论或者方案上的——“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在2017年就交付俄军,但是关于这件武器却没有说得太细。
众所周知,激光武器具有攻击速度快、费效比高、抗饱和攻击能力强(近乎无限的弹药)以及杀伤手段多样等诸多独特的优势。尽管鲜有关于“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的公开消息,但是参考其他军事大国此类项目的设想,俄新社认为这种武器的用途显然也会十分广泛,不仅能摧毁地面设施、防空反导,甚至还能反卫星。
如果翻一翻美国的激光武器发展规划,俄媒列举的这些用途与其堪称“英雄所见略同”。比如反导,目前的反导方式多为“以导反导”,如果把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应用于反导,那么其反应速度、容错空间、抗电磁干扰性能以及费效比都将获得巨大提升。美国导弹防御局估计,单次射击高能激光的成本约为“宙斯盾”反导系统的万分之一。
资料图片:俄军首次公开展示的“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驻叙俄军击落的无人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俄罗斯专家也预测可能在25至30年后,俄罗斯会在太空部署激光武器系统(被命名S-700?),用于在中段拦截弹道弹道以及打击敌方的卫星。
但是只能说就反导、反卫星作战而言,激光武器系统会是更好的选择,当然这也是“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眼下,“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还不能实践绝大多数的“愿望清单”。
目前这些初级形态的军用激光器,面对一些极端天气时都会威力大减,比如雾霾、雨雪、沙尘暴,以至于传出了“雾霾也能防激光”的戏谑说法,更遑论用来执行反导、反卫星等战略任务。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坦承,“佩列斯韦特”未来还需要大幅度的升级改造(才能战术达标)。而目前,“佩列斯韦特”更可能在应对紧迫的无人机威胁方面发挥作用。
资料图片:俄军“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系统开启透镜。(图片来源于网络)
驻叙俄军基地自今年以来已遭遇多次无人机集群攻击,一方面由于这些无人机技术较为落后,另一方面,俄军电子战装备与防空系统的组合确实也足够有效,幸未造成大的损失。但是在未来的非对称战争或者大国战争中,无人机集群攻击将成为常见手段,2019年的俄军的演习计划中就普遍加入了反无人机集群的内容。
大规模的“无人蜂群”侵入将无限放大传统防空系统反应慢、弹药有限等“痼疾”,尤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蜂群”将令上述漏洞越来越大。如果在传统的电子战装备和防空系统组合中加入高能激光武器系统,那么编织出来的“天网”将更加严密。
目前,“佩列斯韦特”的外形就像是安装在轮式底盘上的货运集装箱,显得巨大而笨重,不过胜任反无人机作战应该不成问题。未来的升级改造首先会从紧凑结构、减少辅助车辆及战斗人员数量入手。而考虑到体量和机动性,如果要实现有效的反导、反卫星作战,“佩列斯韦特”未来就需要在能量创造以及存储技术上有革命性的突破。(文/董磊)
(2018-12-12 00:03:01)
【延伸阅读】过于依赖太空装备成美军致命弱点?俄军积极研发反卫星武器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加拿大“抛物线弧”网站2月17日报道称,俄罗斯认为美国对太空装备过于依赖是其军事实力的“阿喀琉斯之踵”,俄军可以利用这一点实现反制目标。
对手的“阿喀琉斯之踵”
俄罗斯把重点放在维护本国的在轨军用和民用卫星以及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上。俄罗斯通常使用重型运载火箭向地球同步轨道或高地球轨道发射多颗小卫星,但有时也会用“罗克特”(Rokot)轻型运载火箭向低地球轨道发射较小的卫星载荷。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停止研发为把“暴风雪”航天飞机送入轨道而设计的“能源”号运载火箭,俄罗斯则在2016年重启该项目,以支持计划中的探月任务。
报道称,俄罗斯的军事学说和权威著作明确指出,其将太空视为一个重要作战领域,在太空取得优势地位将是赢得未来冲突的决定性因素。俄军事专家认为,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和卫星支持的信息网络在所有类型冲突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太空重要性将继续提升。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寻求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军备控制协议,以遏制美国的外层空间武器化。
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太空计划,此前60多年积累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基础,不过莫斯科希望避免过于依赖太空装备来执行国防任务。
俄方认为太空是美国实施精确打击和全球军力投送的主要助因,在与导弹防御系统搭配时,美国借助太空(GPS导航星座,本网注)的常规精确打击能力会破坏战略稳定。因此,俄罗斯正在发展反天基武器系统,以压制或打败美国的天基支援体系,作为抵消其军事优势的手段,并研制一系列旨在干扰或摧毁敌方卫星的天基武器。
报道指出,俄罗斯反卫星战术涉及使用地面、空中和太空系统来攻击敌方卫星,方式则包括从临时干扰和传感器致盲“软杀伤”到摧毁航天器及辅助基础设施等“硬杀伤”手段。莫斯科认为,发展和部署反卫星能力可反制过于依赖太空装备的敌军入侵,使己方领导人能够通过“选择性瞄准”敌方天基(卫星)系统来控制冲突升级。
俄方反天基系统手段
空间态势感知。俄罗斯太空监视网络由各种望远镜、太空监视雷达和其他传感器组成,能够搜索、跟踪地球轨道上的所有卫星。这一网络使俄罗斯能够遂行情报搜集、反卫星瞄准、太空飞行安全、卫星异常分辨和太空垃圾监测在内的多种任务,其中一些传感器还具有弹道导弹预警功能。
电子战。俄罗斯将电子战视为获得并保持对敌信息优势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己方能够通过干扰敌方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来夺取作战主动权。俄罗斯部署了范围广泛的陆基电子战系统来对抗美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战术通信、卫星通信和雷达。移动干扰器包括雷达干扰器和卫星通信干扰器。俄罗斯希望发展和部署全方位的电子战能力,以便在2020年前用新技术、数据传输以及和平时期和战时使用的能力对抗西方的C4ISR和精确武器制导系统。
定向能武器。俄罗斯很可能正在研制干扰、降级或破坏卫星及其传感器的高能激光武器。在2018年7月之前,俄罗斯开始向空天军提供一种很可能用于反卫星任务的激光武器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声明中称这是一种“新型战略武器”,俄罗斯国防部也宣称它能够“打击在轨卫星”。俄罗斯还在研发一种机载反卫星激光武器系统,用于对付天基导弹防御传感器。
网络空间威胁。至少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军方把发展军队和能力(包括网络空间行动)作为其所谓“信息对抗”的重点,这是确保信息优势的一个整体概念。信息武器化是这一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和平、危机和战争时期使用。俄罗斯认为信息领域具有战略决定性,并已采取措施使俄军的信息攻击、防御组织和能力现代化。
共轨反卫星手段。俄罗斯继续研发军民两用的先进在轨能力。例如,俄军检查和维护卫星可以近距离接近卫星,以检查并可能解决造成故障的问题;同样的技术也可以用来接近另一个国家的卫星,并发动攻击,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破坏。2017年,俄罗斯部署了“能够从尽可能近的距离诊断俄罗斯卫星技术状况的检查卫星”;不过,它的行为与在轨检查活动或太空态势感知能力不符。
陆基动能反卫星。俄罗斯很可能正在研发一种能够摧毁低地球轨道上的航天器目标和弹道导弹的陆基移动导弹系统。这种武器系统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投入使用。(编译/王海昉)
资料图片:反卫星武器想象图。
(2019-03-03 00:07:02)
【延伸阅读】俄成功试射新型拦截导弹 美媒忧其为“反卫星武器”
参考消息网9月7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9月5日发表了比尔·格茨的题为《俄罗斯反卫星武器试验?》的报道。
俄罗斯最近试射了新导弹,而美国国防官员说,莫斯科准备再对“努多尔”反卫星导弹进行一次试射。
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8月30日宣布,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拦截导弹”,并在试射前公布了模糊的移动拦截导弹的特写视频图像。
俄军方在8月30日的一份声明中说:“俄罗斯空天军的一支防空和导弹防御部队在(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的)萨雷沙甘反弹道导弹试验场又一次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拦截导弹。”
报道称,空天军负责防空和导弹防御的副指挥官安德烈·普里霍季科对俄罗斯官媒说:“经过一系列测试,拦截导弹确认了它的技术参数,并成功执行了任务,以指定精度击中了模拟目标。”该导弹的其他细节和发射的确切日期没有公布。
在军事网站“红星”上发布的视频显示,一枚大型拦截导弹点火起飞并迅速加速。
资料图片:俄军此前试射反导拦截导弹连续镜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俄军新型反导拦截导弹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正密切监视俄罗斯,等待“努多尔”导弹的最新试射。“努多尔”是一种能够攻击在轨卫星的直升式导弹。继2016年5月和2016年12月的试射后,“努多尔”导弹在今年3月进行了已知的第六次试射。
一名五角大楼发言人说,他不清楚8月宣布的拦截导弹试射是否涉及“努多尔”反卫星导弹。
不过发言人埃里克·帕洪告诉本报专栏“决策圈内”,俄罗斯有关研制所谓“超级武器”的绝大多数说法“毫无根据,纯粹是宣传”。
报道称,帕洪说:“正如国防战略所说,就大国竞争而言,俄罗斯和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他说:“如果他们愿意,俄罗斯有机会加入国际社会,遵守国际准则。然而,他们仍旧选择了违背这一目标的道路。”
资料图片:反卫星导弹攻击卫星效果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军事博客“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报道,这次试射的是“一枚新型拦截导弹”,用于莫斯科的导弹防御系统,即包围莫斯科的装有核弹头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该博客称,试射是在7月15日左右进行的,导弹的速度为每秒4公里,被俄罗斯命名为53T6M。“努多尔”被称为PL-19。
报道称,与中国一样,据信俄罗斯也在利用研发先进导弹防御系统来掩盖制造反卫星导弹的秘密计划。
俄国防部今年4月表示,升级后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旨在“保护莫斯科免遭空中和太空袭击”——这表明该系统将具备反卫星能力。
(2018-09-07 12:57:51)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