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追赶你的方向,我们看到鲜花开满山冈

中国空军网

关注

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性质宗旨、科学精神和本色作风,体现了革命军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人民军队薪火相传、永葆本色的传家法宝。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西部地区历史厚重、英模辈出,在这块热土上,进行过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发生过大小无数的战役战斗,孕育出了享誉军内外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甘巴拉精神”“红其拉甫精神”等。

近年来,西部战区空军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政治建军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部署,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教育引导官兵坚定信仰信念、苦练打赢本领、锤炼过硬作风、锐意开拓进取,争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在新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赓续红色血脉  激发精武动力

——西部战区空军充分利用驻地红色资源深化主题教育纪实

胡晓宇

高山昭忠魂,热血映苍穹。

清明前夕,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拉萨烈士陵园、成都市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西部战区空军官兵凭吊先烈、追忆功勋。

五一前后,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中国核试验基地纪念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一个个红色纪念场馆内,西部战区空军官兵寻根溯源、凝魂聚气。

“只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才能在追根溯源中不忘初心、回归本真,前进的脚步才会铿锵有力。”该战区空军领导介绍,为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他们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先后与驻地20个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等场馆签署共建协议,挂牌成立“西部战区空军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传统教育基地”,持之以恒地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

贴近!再贴近!

为了祭奠先烈,更为了传承精神 

拉萨河畔与昆仑山系,西藏拉萨烈士陵园与新疆叶城烈士陵园,相距数千公里,每年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在这两个陵园里,分别长眠着西部战区空军两名雷达兵。

许正兵,贵州遵义人。1989年1月13日,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阵地担负战备值班时,被肺水肿夺去18岁的生命。

李运金,广东宝安人。1968年9月29日,在海拔5333米某雷达站抢修兵器后因感冒引发肺水肿,在紧急护送下山抢救途中失去20岁的生命。

“红色资源中有我们的战友,拉近了先辈与我们的时空,让红色精神更加触动心灵。”某基地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先权,在新疆、西藏两个方向的部队都曾任职。他感觉最让官兵坚定延续的是部队生长的精神根脉,是来自至亲战友的精神意志。

今年清明前夕,他带领官兵来到拉萨烈士陵园,举行“赓续红色血脉、争当打赢先锋”主题祭奠活动。重温军人誓词,追忆先辈事迹……最后官兵们不约而同来到“许正兵同志之墓”前缅怀战友。

“许正兵同志已经牺牲整整30年了。如果他还健在,今年才刚刚48岁。”缅怀这位将18岁生命留在海拔5374米雷达阵地的战友,甘巴拉雷达站第26任教导员、现任基地组织处副处长李再华的眼圈红了,“他将年轻的生命铸进甘巴拉。甘巴拉人一直在追寻他的足迹,驻藏空军官兵一直思念着他、敬仰着他。”

同样是这一天,驻疆雷达兵某旅教育课堂上反复出现了这样一个名字——李运金。“在海拔5333米的雷达站,李运金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战友们提醒他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可他仍坚持跟随战友们去执勤……”官兵们通过重温李运金的故事,感悟崇高、坚定信念。

“贴近是为了更好地铭记。”该旅领导介绍,他们通过开展“走进历史之旅、寻访退役老兵”活动,派专人寻访到当年目睹李运金牺牲的老兵马建明,完善烈士牺牲细节。

革命前辈留下的不是名字,而是丰碑;不是物质,而是精神。近年来,西部战区空军在摸清部队驻地及周边的战斗遗址、纪念史馆、烈士陵园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按照纪念意义重大、分布均衡、就近就便的原则进行遴选,挂牌设立了20个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传统教育基地,在重大节日、主要纪念日、执行重大任务、新干部分配、新兵来队等时机,组织官兵参观见学,激发高昂斗志和顽强作风。

“昆仑有幸埋忠骨,吾辈应歌英雄事。”年初,移防大漠边缘的地导某旅官兵,刚安营扎寨就来到某烈士陵园凭吊先烈。官兵们聆听英雄故事、参观英雄纪念馆,在精神洗礼中目光更加坚毅: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强军使命,捍卫祖国西北空防安全。 

深入!再深入!

为了铭记历史,更为了履行使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该战区空军挂牌的20个传统教育基地之一。近年来,在有“雾都雄鹰”之称的航空兵某旅,新干部、新兵来营第一课,就是参观红岩魂陈列馆、白公馆和渣滓洞;每逢重大任务前,都要组织官兵在歌乐山烈士陵园凭吊先烈,在红岩精神雕像前重温军人誓词……

“红的心岩的志,恒久的红岩魂。红岩精神已深深融入部队血脉。”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李洪春感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厉华,多次被邀请来部队作题为《红岩魂——信仰的力量》的走访调查报告,为官兵讲述革命志士顽强斗争的鲜活故事。

同样,邀请驻地烈士陵园工作人员来部队宣讲英烈事迹,地导某旅已坚持多年。“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血脉基因。我们要向英烈学习,永远保持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成就不凡业绩。”上士谢金鑫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深入学习党史军史,该战区空军还指导所属各部队深入挖掘自身发展历程,围绕光荣历史、辉煌成绩、英模事迹等内容,建立团队史馆;及时收集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编辑大事记、组织制作沿革资料、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光盘。同时,各基层连队也在荣誉室中划分了“建设沿革”“历史荣誉”“英模人物”“历任主官”等栏目,陈列锦旗、奖状和有关纪念物,让官兵时时感受团队的厚重历史。

“无问西东,红色一脉传。”说到部队在改革调整中7年5换驻地、6次移防的历程,航空兵某旅政委刘韬在中国地图上,给记者圈点出了他们在移防过程中参观过的数个挂牌基地。去年,该旅移防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后不久,官兵就走进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感悟先辈伟业。

在忠魂烈烈的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聆听航空队成长壮大历史,凝望一幅幅、一件件图片实物,飞行员们读懂了责任与传承。

“先辈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训练飞行,空军第一批飞行员从这里起飞。今天,我们在调整改革中一路向西也在这块土地起飞,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飞行大队副大队长钟华龙参观后,激情澎湃地在学习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 

追寻!再追寻!

为了战友深情,更为了强军兴军 

“核辐射对身体的伤害更为直接一些,尤其是爆炸后第一时间穿云取样的空军飞行人员。面对诡异莫测的蘑菇云,是放射性沾染的强大威胁,是生与死的考验……”在西部战区空军挂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纪念馆,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

来到该纪念馆参观,航空兵某旅官兵难掩内心的激动:“这25名飞行勇士,是我们的战友,部队荣誉室还有对他们的详细介绍。当年科学家朱光亚到医院慰问时,身体虚弱的飞行员陈富华说:‘受点辐射也值得,这毕竟是个人牺牲,与国家利益、党的利益、国防利益是无法相比的。’”

伴着实战化训练的激越节拍,该旅官兵被先辈“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精神所感染,积极投身火热的练兵场,先后完成一系列重大演训任务。

“红色是人民军队的精神底色,是胜战打赢的血性本色。”西部战区空军领导介绍,他们坚持把学习教育活动渗透到部队日常管理和官兵工作生活中,通过传统教育规范言行举止,树立军人好样子,真正使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官兵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

成都烈士陵园,也是该战区空军挂牌设立的传统教育基地,安葬着原成都军区陆航某团邱光华机组。说起邱光华机组,三夺“金头盔”的航空兵某旅旅长蒋佳冀饱含深情:“邱光华机组的副驾驶李月是我的中学校友,1999年我们同期招飞一同走进空军航空大学。”

同样,运-20飞行员冯玮也是1999年招飞的。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时,他从电视回访节目中看到李月的妈妈依然走不出失去儿子的痛苦,毫不犹豫写下认亲信,为牺牲的战友照料父母,一直延续至今。

2018年,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蒋佳冀、冯玮等同期招飞的战友共同捐款,为李月在其中学母校立起一尊雕像。立像仪式后,战友们一同赴成都烈士陵园缅怀战友:“追赶你的方向,我们看到鲜花开满山冈。亲爱的战友,请放心!我们的身后已经站立起更多弘扬英雄精神、矢志强军兴军的新战友……”

 

答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考卷

吴  照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军在理想信念、神圣军魂、根本宗旨、铁的纪律、政治本色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好传统好作风。

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这些好传统好作风激励官兵前赴后继、英勇向前;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这些好传统好作风激励官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这些好传统好作风激励官兵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历史证明,呵护好、传承好、捍卫好红色基因,官兵的理想信念就能越来越坚定、战斗精神就能越来越旺盛,就能经受各种艰难考验,军队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答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考卷,尤须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当前,各级要组织官兵系统学习党史军史空军史,讲述党领导革命的光辉历史,追忆人民军队血雨腥风的战斗历程,在触摸历史脉络中悟透精髓内涵,汲取精神营养,深扎军魂之根。要从我军光荣战史中挖掘治军之道、胜战之策,引导官兵从中汲取英勇善战的精神力量,培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激发敢打必胜的血性胆魄,锻造出与职责使命相匹配、与未来战争相适应的过硬本领。

答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考卷,还要对本部队辉煌历史、优良传统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提炼。尤其是转隶单位要重视部队传统的发掘整理、追根溯源,做到转隶到哪就带到哪,不断发扬光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通过设计制作团队徽标、叫响团队口号、唱响团队歌曲,进一步加深官兵对团队传统的了解,增强继承传统、续写辉煌的光荣感责任感。此外,还要进一步挖掘驻地红色资源,找准与本部队本单位的联系,让收藏在驻地博物馆里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红色遗产更加生动鲜活,走进官兵的内心,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净化思想灵魂。

西部战区空军在西部挂牌设立20个有代表性的传统教育基地后,为让不同驻扎地的官兵共享西部红色资源,专门组织力量编写了《薪火传承——西部战区空军二十个传统教育基地读本》。该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寻根、传承、追忆三个篇章触摸历史细节,焕发英雄光芒,强化红色记忆,让部队官兵既能宏观了解所有纪念场馆,又能有侧重地深入研究,为广大官兵探寻西部红色文化的生命历程提供了参考。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空军新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