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高原联合练兵,打通战时保障“最后一公里”

中国陆军

关注

△唐古拉山口西部军人雕像。邹小庆 摄

近日,陆军青藏兵站部所属单位在某野外训练场组织应急兵站驻训,首次组织多兵种、多专业实战化联合演练,切实锤炼官兵在高原高寒条件下的实战化水平。

作为此次联合演练的“主角儿”,陆军青藏兵站部第952医院在接到命令后,紧急组织野战医疗队开赴戈壁深处,扎实开展实兵演练。

△搬运医疗物资

近年来,该医院始终坚持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以全面提高卫勤能力为重点,持续聚焦练兵备战、保障打赢这个主责主业,真正做到“练一次、进一步”,确保一有紧急任务和突发情况,随时能上阵、随时能机动、随时能救治,努力锻造一支过硬的“卫勤精兵”。

△开展自救互救课目演练

该院领导介绍,此次驻训中,野战医疗队从战场保障出发,把医院所属官兵以及文职人员全部轮换轮训,通过“以老带新”方式,积极开展各分队集成课目训练。坚持以临战的姿态、实战的标准完成快速展开、转场训练、战伤急救、快速撤收等课目训练。通过现场处置、随机导调等方式,重点检验了野战医疗队员岗位职责熟悉程度与组间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野战医疗队大批量伤员救治水平,全面锤炼各分队应急保障能力。

 野战兵站:提升野外伴随保障能力 

“此次驻训时间长,条件艰苦,任务复杂,我们要用‘能战’担起军人的责任,用‘敢战’体现军人的标准,用‘胜战’赢得军人的荣誉。”某大站领导在誓师动员大会上对全站官兵说。


△集结地域

野战兵站的开设,弥补了传统意义上兵站地点固定、保障不灵活等缺陷,为战时服务前线部队提供灵活、高效的食宿及物资保障。据了解,该站派出的供应分队除组织正常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营区建设以外,还担负着此次驻训所有部队的饮食及水电、物资等保障任务。

△炊事器械操作

“沙尘暴来了!大家抓紧时间!”就在该站供应分队抵达预定演训场不久,突然狂风肆虐,正在组织搭建帐篷的教导员王建龙大声喊道。该驻训地是海拔近3000米的戈壁滩,不仅风沙大,紫外线强,天气更是瞬息万变,忽冷忽热,忽晴忽雨,昼夜温差极度明显。

△保障伙食供给

随着驻训任务的持续推进,该站供应分队针对复杂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训练环境,带着问题抓训练,用实装实战检验、探讨战法训法,进一步提高兵站伴随保障能力。

野战仓库:提升实战化综合保障能力 

△叉车野外作业现地教学

叉车实操、工事构筑、基础体能、枪支分解、手榴弹投掷……该部某综合仓库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官兵们在近似实战条件下展开训练,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挑战极限。

△叉车实操训练

据了解,此次仓库驻训分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立足部队职能使命,合理制定课目内容,有意识地设险境、树难关,立起从严抓训、实战实训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实战化环境下仓库综合保障能力提升。训练中,该仓库把提升物资紧急收发作为一项训练重点,突出实装、实载、实供等要素内容,严格抓好人员、装备、时间、课目的落实,采取多手段提升自身综合保障效能。“在戈壁滩同兄弟单位进行联合演练,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实战化背景下自身保障能力的不足,既检验了前期的训练效果,又为下步的训练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遵循。”该仓库领导说。

△集结地域布置

陆军青藏兵站部组建来几经转隶,历代官兵始终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在青藏高原勇搏激流,一代代官兵将青春奉献给神秘的可可西里、“雄鹰飞不过去”的唐古拉山、四千里风雪青藏线和宁静的极地高原,他们用生命守护着祖国边防的安宁。

△开展防突演练

感觉不错点“在看”,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 陆军新闻

作者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