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德美军演练反伏击作战 21国5000兵力参演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25日报道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8月20日报道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霍恩费尔茨“多国联合战备中心”内,一队美军宪兵在进入一座“欧洲小城”时,突然遭到多股“敌军”火力伏击,场面酷似实战。实际上,这是代号“联合决心-12”多国联合军演中的一幕训练场景,来自21个国家的5000名官兵参加了此次为期4周的联演,旨在训练和提高参演部队面对危机(巷战伏击)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参演部队所面对的“假想敌”不仅配备有最新式的武器装备,而且会采用多种“可怕”的伏击战术。
其中一支“假想敌”部队由30名美军和波黑士兵扮演,其在等待美军进入小城“伏击圈”前,先劫持了一辆民用大巴,还将平民作为“人盾”吸引美军注意力,之后将主力隐藏到路旁建筑物中,静候“猎物上钩”再猛烈开火。

参演的美陆军第1步兵师士兵在“欧洲小城”内演练反伏击作战。(美国陆军官方网站)
参演双方都使用“激光模拟交战”系统,借助激光和空包弹来模拟实战开火及判定是否目标命中。
一些“假想敌”在“同伙”开火吸引“上钩”的美军士兵注意力的同时,还秘密接近并爬到美军悍马军车和装甲车上,透过车窗向车内投掷“手榴弹”。
遭“伏击”的美军部队尝试逃离“伏击圈”,并寻找隐蔽地点以重整态势发起反击,但他们发现周围的街道都变成了“雷场”(“假想敌”提前布设了大量地雷)。

一名美军士兵在“悍马”车队遭伏击后,朝“敌军”开火射击。(美国陆军官方网站)
一位名叫斯考蒂的美军上尉在试图救援“受伤”同伴时,被敌军“火力”击中倒地。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们最初收到的情报是敌军正朝(我们所在的)这边袭来,但并不清楚他们实际已经将整个小城占领,并变成一座要塞来等我们上钩。”
“假想敌”利用多重火力把大多数美军围困在小城中心,并呼叫炮兵火力将之“一网打尽”。然后,其又将另一批接到呼救信号的美军车队引入同一“伏击圈”后,继续“围点打援”。
负责充当“假想敌”战术顾问的美军上尉亚历山大·赫伯特介绍说:“我们故意将训练难度调至接近实战的水平,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式来考验他们(参演部队)的应变能力。特别是还增加了平民这一干扰因素,令参演部队的训练难度进一步提升。”
美军高级心理战教官、斯图尔特·加兰哈尔少校介绍说:“在实战环境下,参战部队不仅要面对敌我两军的士兵,还要考虑如何处置遗留在战场上的平民。”
此次参演的美军部队包括驻扎在美国堪萨斯州赖利堡的美陆军第1步兵师下辖的第1装甲旅战斗队以及第1战斗航空旅。(编译/黄晋一)
【延伸阅读】德军入侵俄邻国?实与格鲁吉亚联演抗俄

8月5日,德国陆军第391机械化步兵营与格鲁吉亚陆军,在格鲁吉亚境内的瓦兹亚尼训练基地举行联合城市战军演,针对俄军意味十分明显。这也是德军首次在格鲁吉亚境内进行实兵演习。图为德军步兵使用MG3通用机枪火力压制射击。

德军机步师在军演中使用G36突击步枪、MG3机枪及“黄鼠狼”步战车开火动态图。

此次参演的第391机械化步兵营隶属于德国陆军第10装甲师下辖的第37机械化步兵旅,驻地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的巴特萨尔聪根,配备有44辆“黄鼠狼”步兵战车(未来将换装“美洲狮”战车)。图为德军机步师步兵与“美洲狮”步战车合影。

参演的德军步兵手持G36突击步枪警戒,枪口可见空包弹助退器和激光模拟攻击装置。

进行据点防守演练的德军步兵,正为G36步枪更换弹匣。

格鲁吉亚陆军步兵部队在此次演习中扮演“进攻方”。从M4卡宾枪,再到全身装具,格陆军步兵装备已全部美械化,但装备质量并不高。图为扮演“进攻方”突入大楼的格陆军士兵。

从图中M4卡宾枪配备的早期型内红点瞄具看出,美国军援并未提供太多高级货,更像是在处理多余库存。

参演的德军“黄鼠狼”步兵战车使用20毫米莱茵金属Mk20 Rh202机炮火力压制。该炮最高射速每分1000发,最大有效射程2000米,配备曳光穿甲弹和高爆榴弹,发射曳光穿甲弹时,可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32毫米厚的钢装甲,可用于压制轻装甲目标。

“黄鼠狼”步兵战车由德国著名军火企业——莱茵金属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研发,1971年正式投入服役,曾是世界上最重的步兵战车(“黄鼠狼”1A5型全重37.4吨)之一,后记录被以色列“雌虎”重型步兵战车(全重60吨)打破。“黄鼠狼”全车长6.79米,全宽3.24米,全高2.98米,乘员3人,最多可搭载7名步兵。图为“黄鼠狼”战车多视图。

军演中的“黄鼠狼”炮塔特写,可见20毫米机关炮和用于反步兵用的MG3机枪。该型战车的武器系统包括一门20毫米车载机关炮(备弹1250发),一挺用于反人员作战的7.62毫米MG3通用机枪(备弹2500发),还能搭载一具“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用于反坦克作战。

架设MG3机枪进行警戒的德军步兵。

脱胎于二战著名MG42机枪的MG3通用机枪(口径改为7.62毫米)自1960年开始就已投入西德国防军服役。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MG3仍在30多个国家的部队中服役, 图为2014年5月,奥地利陆军士兵在演习中使用MG3机枪。
【延伸阅读】对地扫射哪家强!德“台风”对阵美A-10

近日,隶属于德国空军第31战术联队的“台风”战斗机、第33战术联队的“狂风”攻击机与美空军A-10C部队在美国内华达州参加了“绿旗”联合实弹军演。图为德军“狂风”与美军A-10C攻击机编队飞行。

与著名的“红旗”军演不同,“绿旗”更着重演练对地打击战术,还有地面部队参与,特别强调在敌强电子干扰环境下,进行“空地一体”协同作战。图为参演德军“狂风”攻击机密集编队飞行,可见上方这架机腹挂有一枚“铺路”激光制导炸弹。

“台风”对地航炮射击HUD画面,下方的“L”图标代表激光照射瞄准,能确保相当高的射击精度。

“台风”战机在右侧翼根布置有一门27毫米毛瑟BK-27转膛航炮,不用时炮口护盖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在大部分照片中很少见到。图为西班牙空军的“台风”战机,可见翼根BK-27航炮的炮口护盖处于开启状态(红圈处)。

BK-27转膛航炮沿用自“狂风”战机,2002年3月完成地面测试。BK-27自备有两段式可调射速(每分钟1000发或1700发),分别用于对付地面及空中目标。图为BK-27转膛航炮侧后部视图,还可见供弹系统上的炮弹。目前配备有至少七种弹药,包括空对空的两种高爆燃烧弹、穿甲燃烧弹、空对地用的高爆穿甲弹等。

“台风”的BK-27航炮炮口护盖特写(关闭状态)。

“台风”的BK-27航炮首次采用无弹链封闭式供弹系统,可避免抛出的废弹壳和弹链撞击机身的风险,也使系统占用空间减少了近60%。图为“台风”的彩色剖面结构图,红框标出的BK-27航炮。

此次参演的美军A-10C攻击机,垂尾OT代码表示该机驻地位于内利斯空军基地(军演东道主)。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