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土耳其与“一带一路”成功对接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德国《日报》网站11月5日报道称,来自中国的一趟大型货运列车5日首次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马尔马拉海底隧道,从而建立了一条新的通往欧洲的跨欧亚铁路线。
报道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最大的全球基础设施项目,政府为此投入巨资。除铁路外,还有新的海运航线,中国为此在亚洲、非洲和欧洲新建或翻修现有港口。
新的铁路线经过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进入土耳其,然后再从那里继续穿过南欧地区国家,到达布拉格。
报道称,马尔马拉海底隧道6年前开放,当时仅供伊斯坦布尔轻轨铁路使用,现在也服务国际长途运输。
报道表示,对土耳其而言,与“一带一路”对接是一项成功。经济学教授塞达特·艾巴尔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土耳其语频道说:“对我们来说,一个梦想成真了。对土耳其而言,成为中国全球性倡议‘一带一路’的伙伴非常重要。它将中国投资带到了地中海东部,并且具有重要战略和政治意义。”
报道提到,列车5日抵达安卡拉,受到了土耳其交通部长的热烈欢迎。列车从中国西安发车需14天抵达布拉格。
报道认为,中国由此圆满完成了“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项目。对中国来说,这条货运铁路线填补了海路和航空运输之间的空白。海路运输是成本最低且环保的方式,但从中国到达欧洲需要大约2个月时间。航空运输快捷,但成本高,也不环保。而铁路运输只需要2周,同样可以在中欧之间运输易腐商品。
报道称,土耳其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扩大未来与中国的双边经贸往来。艾巴尔说:“中国和土耳其从未像今天这样靠近。土耳其可以成为中国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一个关键国家。”
11月3日,来自西安的货运列车进入土耳其东部的卡尔斯省。(土耳其《每日晨报》网站)
【延伸阅读】弗兰克·泽林:西方研究展现“一带一路”新画面
参考消息网9月23日报道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9月19日发表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的文章称,西方最新研究显示,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经济和就业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被中国投资者部分或全部收购的企业现在的情况好于以往。
文章称,6年前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中亚、欧洲和非洲的经济联系。此后,关于这个规模庞大的项目的文章有很多,其中不乏忧虑声音。
但文章指出,西方的两项新研究展现出该倡议的新画面。泛欧洲调查研究组织“调查欧洲”称,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一带一路”造成经济损失或极度依赖;相反,根据实地调查总结,中国投资迄今对当地经济和就业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许多被中国投资者部分或全部收购的企业现在的情况好于以往。
就连德国金属工业工会产业政策部门负责人吕迪格·卢茨也表示,投资者“通常遵守法律和劳资协议”。慕尼黑机械制造商克劳斯玛菲公司负责人弗兰克·施蒂勒就该公司被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一事表示:“我们如今的投资额是过去在盎格鲁-撒克逊金融投资者领导时期的两倍。”
文章称,贝塔斯曼基金会委托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知名专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令人惊讶的结果,即西方在丝绸之路沿线很多国家的投资明显多于中国。研究人员将25个受援国从中国获得的投资与从欧洲发展基金、世界银行以及经合组织国家获得的投资进行了对比。据称,2013年至2017年间,来自西方的资金总额约2900亿美元,来自中国的资金约2850亿美元。
文章指出,有关中国将在全球威胁到西方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过,与在相互协调方面存在问题的西方国家相比,北京则更巧妙。“一带一路”作为整体项目,沟通更顺畅,并且能够获得保障。
(2019-09-23 10:41:54)
【延伸阅读】德媒:塞尔维亚从“一带一路”收获良多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 外媒称,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郑重感谢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说它“对塞尔维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据德国《每日镜报》网站8月25日报道,日前,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在E763高速公路62公里长的奥布雷诺瓦茨-利格段通车仪式上宣称:“这是我们70多年来的梦想。”竣工后,E763高速公路将把贝尔格莱德到莫拉维察省首府查查克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并作为泛欧11号走廊的一部分,连接塞尔维亚的首都与445公里之外的黑山港口城市巴尔。
武契奇与中方代表乘坐敞篷车经过新柏油路的桥梁部分时说,这是“塞尔维亚的骄傲”。他向贵宾们郑重感谢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说它“对塞尔维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文章指出,无论扩建铁路和公路网、修建桥梁、检修老旧发电厂,除希腊以外,东南欧几乎再也没有其他国家像欧盟候选国塞尔维亚一样,借中国面向世界大举发展物流并慷慨提供贷款的机会获得如此多的利益。
迄今为止,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流向东欧和东南欧的贷款足有三分之一由塞尔维亚获得。
文章称,北京凭借“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对准西欧市场。东南欧邻国主要承担作为中国进入欧洲的门户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货物和商品将从借助中国投资而重新焕发生机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出发,通过铁路和公路穿越北马其顿、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最终到达中欧。早在2014年就商定好、但略有推迟的贝尔格莱德至布达佩斯高速铁路修建项目,也被视作中国提供优惠贷款支持的重大项目之一。
文章最后称,对中国而言,塞尔维亚接近欧盟毫无疑问是一个利好。无论行业巨头河钢集团2016年入股斯梅代雷沃钢厂,还是紫金矿业集团2018年收购博尔铜矿,北京似乎计划在长期内将塞尔维亚建造成中国工业在东南欧的桥头堡。
武契奇高兴地欢呼道,塞尔维亚已经变成了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基地之一。
(2019-08-28 16:42:10)
【延伸阅读】俄开建连接中欧高速公路 美媒:反映“一带一路”势头渐强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美媒称,一条从俄哈边境延伸至白俄罗斯的新公路开始建设,这是中国-西欧运输走廊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旦竣工,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陆上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神经系统。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7月23日报道,这条走廊始于中国黄海边的连云港,一直沿着中国最长的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延伸到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无水港,然后经俄罗斯进入西欧。
报道称,这条走廊旨在最终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枢纽融合成一个多式联运的生态系统,从而可能彻底改变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经济角色,并改变我们关于货物如何在中国和欧洲之间运输的模式。理想情况下,这条高速公路将使卡车在11天之内就可以在中国和欧洲之间穿行,而不是在30到50天之间通过海路和15天通过铁路,从而使之成为新丝绸之路中最快的陆上选项。
报道还称,多年来,这条走廊是进入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条高速通道。卡车将通过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公路之一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穿行,然后在俄罗斯边境停顿下来。在那里,它们将迎面碰到不那么有效的基础设施。然而,这个大型项目的命运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报道指出,被称为“子午线”、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西欧运输走廊的俄罗斯部分正在积极开发。它将成为一条2000公里长的收费公路,从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萨加尔钦过境点一直通到白俄罗斯边境。
报道还指出,这条新公路预计将耗资约93亿美元,大部分资金将来自私营企业。该项目背后的主要参与者是俄罗斯投资公司子午线公司,该公司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前副董事长、俄罗斯铁路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大·梁赞诺夫领导。“子午线”高速公路主要是为货物运输而修建的,预计其主要收入来源将是过路费。
梁赞诺夫估计,这至少需要12至14年才能收回公司最初的投资。然而,据俄罗斯交通部说,除了大大缩短从中国到俄罗斯西部的运输时间,这条高速公路还将在沿线带来大量的条件反射式发展,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报道认为,随着“一带一路”的势头增强,“子午线”公路的开通很好地表明了俄罗斯的态度。(编译/洪漫)
(2019-07-25 06:17:01)
【延伸阅读】中白两国共同举办“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发展论坛
7月2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郊区的中白工业园,身着白俄罗斯民族服装的人们在演唱民族歌曲。中国商务部与白俄罗斯经济部2日在白首都明斯克郊区的中白工业园共同举办“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发展论坛。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7月2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郊区的中白工业园,白俄罗斯财政部长叶尔莫洛维奇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7月2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郊区的中白工业园,白俄罗斯经济部长克鲁托伊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这是7月2日在白俄罗斯拍摄的“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发展论坛现场。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2019-07-04 07:37:09)
【延伸阅读】看好“一带一路”前景 德铁拟增加对华列车货运
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6月29日发表文章《德国铁路集团押注“一带一路”,增加对华列车货运》称,德国国有铁路集团——德国铁路公司货运部计划大幅提高对华运输能力,寄希望于北京“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计划继续支持陆路运输。
文章称,德国铁路公司货运部准备明年将中欧班列铁路货运服务增加17.6%,从目前的8.5万个标准集装箱增加到10万个。
虽然铁路在欧中货运总量中所占份额仍然微不足道——仅占1.5%,但交通运输业观察家预测:随着双方企业利用列车运输优势,铁路货运量将出现增长。
受益的公司包括中国电子商务领先者阿里巴巴和德国豪车品牌保时捷。前者谋求加强在欧洲营销,后者不在中国生产汽车。
文章称,由于欧中班列对德国铁路公司投资组合日益重要,2018年年底德国铁路公司成立了欧亚货运公司。公司董事长卡斯滕·欣内说:“我们预测货运能力增加,依据的是公司成功地扩大了中国与我们欧洲铁路网连接的目的地,我们的铁路网是欧洲最大的铁路网。”
他还说:“除了中国根据‘一带一路’倡议整体规划提供的补贴之外,还有客户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政策。”
文章介绍,铁路货运之于海洋运输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将运输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从德国到中国大都市只要14天至18天,比如西安、成都和重庆,同时又比空运大大节省运输费用。
德国铁路公司2011年起开通欧中班列服务,当时只有900个集装箱开始这段旅程,主要运输出口到欧洲的高价值电子产品以及运往中国各汽车制造商的汽车零配件。
根据维也纳职业促进高等专业学院物流与运输系在中国进行的调研,2011年以来,通过补贴,运往欧洲的集装箱货运费用平均降低了40%。一个标准集装箱的运输费为4000美元,比海洋运输更具竞争力。
德国铁路公司货运部计划大幅提高对华运输能力,图为慕尼黑一铁路车场内的货运列车。(路透社)
(2019-07-02 10:39: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