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美国不给力 太平洋岛国转向中国求助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11月23日发表文章称,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些太平洋岛国转而向中国求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本月正式开始了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进程。它将是第一个、也是唯一退出这个协议的国家。对于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世界上最脆弱的一些国家来说,这是一大忧虑。
文章认为,虽然美国政府仍承诺在环境问题上与其他国家展开协议外合作,但太平洋岛国认为自己身处气候变化的第一线,希望美国继续致力于这项减排的全球协议,以帮助这些国家的民众应对周边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文章指出,现在这些国家的一些领导人转而向中国求助,而气候变化就是个原因。
文章援引所罗门群岛的官员的话说:“美国现政府在对抗气候变化的斗争中缺乏领导力,这让太平洋上所有地势较低的岛国非常失望……而中国在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方面展现了领导力和责任心。”
文章还援引基里巴斯总统塔内希·马茂的话说,中国“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承诺减少本国的碳排放,而且要帮助太平洋岛国减轻和控制气候变化的影响,全面落实《巴黎协定》。
文章指出,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称,中国对太平洋事务的参与在过去20年里有所增加,但在2012年后才真正开始加速。该地区是中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增加了对太平洋旅游业的援助,并且增加了对该地区的高层访问次数。报告还发现,中国加大了对该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力度。
火奴鲁鲁东西方中心太平洋岛国发展项目临时高级主管斯科特·克勒克尔说,美国对南太平洋的兴趣历来时大时小,这取决于地缘战略忧虑。克勒克尔说:“每当另一个对手开始在该地区出现时,美国就会说,‘哦,我们最好注意一下。’”
文章指出,在南太平洋,美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施加影响力,后两个国家向该地区提供的援助资金和军事资源超过华盛顿。但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中国“大大加强了”在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外交和安全参与。
该委员会的报告说:“北京越来越多地参与太平洋岛国事务,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了诸多影响。”
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负责任态度赢得了太平洋岛国的信任。图为受海平面上升困扰的基里巴斯人正在清理被海水冲毁的公路。(盖帝图像)
【延伸阅读】俄媒: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结硕果
参考消息网10月23日报道 俄媒称,中国与萨摩亚签署了包括渔业合作在内的七项合作协定。这是围绕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产生的成果之一。该论坛于21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闭幕。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10月21日报道,中国与萨摩亚签署的协议涉及投资、基建、农业、电子商务和教育等领域。在与中国签署协议前夕,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宣布,政府打算让萨摩亚成为地区鱼类和农产品出口中心。萨摩亚的目标是力争将其出口额每年增加至1.6亿美元,并寄希望于与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合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沈世顺说,海洋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将是中国与萨摩亚及该地区其他国家合作的两个主要领域。
沈世顺说:“我认为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因为目前该地区岛国的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各个国家需要这方面的资金支持。中国将太平洋岛国纳入‘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同时,这些国家也很希望与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沈世顺说:“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南太平洋岛国也非常关注气候问题。近年来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面。岛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以及旅游业,在这些领域岛国可能都需要与中国进行友好合作。”
报道称,贸易、农业、渔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气候变化是此次论坛议程的核心议题。
西方媒体则称,此次论坛的举行意味着中国在加强地区影响力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9-10-23 13:59:25)
【延伸阅读】不愿被西方势力裹挟 太平洋岛国更忧心气候而非中国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8月12日发表文章称,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表示不希望成为大国博弈的走卒,而是要求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应对气候问题。
文章称,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近日将面对焦虑不安的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这些领导人坚持认为紧急的气候行动——而非中国不断增强的影响力——才是该地区最为紧迫的问题。
在澳大利亚迫切地启动其地区性的“迈步”计划之际,莫里森总理8月14日将在图瓦卢首都富纳富提参加与其他17个国家的领导人的会议。
文章称,许多低海拔和欠发达国家的领导人已经警告说,他们不希望成为大国博弈的走卒,而是要求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遏制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和供水安全问题。
文章称,自从莫里森去年就任总理以来,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内进行更多接触一直是他的一个重点。去年11月他宣布,作为与“我们的太平洋家族”关系的新篇章,澳大利亚将把其与太平洋岛国的接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章指出,岛国领导人们不希望大国博弈掩盖他们的下列担忧,即澳大利亚和其他发达国家没有做足够多的事情来着手解决他们的气候关切。图瓦卢总理埃内莱·索波阿加警告说,除非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来处理这个问题,否则莫里森政府的“迈步”计划将以失败告终。
(2019-08-13 11:03:01)
【延伸阅读】太平洋岛国呼吁澳大利亚关注气候变化 而不是中国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外媒称,太平洋岛国的领导人表示,即将到来的太平洋岛国论坛的焦点应是气候变化,而不是中国。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8月4日报道,在很长时间里,太平洋岛国并非国际外交舞台的焦点。不过,随着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日益增加,这些岛屿成为各国发展援助项目和魅力攻势的青睐地。
报道称,澳大利亚推出了“走近太平洋”战略,新西兰则拿出了“重设太平洋”项目,英国也有“促进太平洋”计划,而美国、日本和法国同样增加了在地区的活动。
8月13日到16日,将召开“太平洋岛国论坛”。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则担心,自己会成为西方国家争夺区域影响力的棋子,而其关于气候变化的担忧却会被忽视。
报道称,太平洋岛国论坛共有18个成员,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一些小型岛屿国家。
该论坛的秘书长泰勒表示,这个被称为“蓝色太平洋”的组织,正面临历史上的关键时刻。
泰勒说:“尽管我们成为地缘政治竞争和他国战略的目标,但蓝色太平洋这个集体将继续关注绘制自己命运的蓝图。”
报道称,由于这些国家受到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这些岛国领导人的首要关切是气候变化。
报道称,面对澳大利亚政府,图瓦卢总理索波阿加明言警告称,除非澳方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来处理这一问题,否则堪培拉的“走近太平洋”战略将会失败。
报道称,尽管在对该地区的发展援助领域,中国还远远比不上澳大利亚,但将该地区视为自己“后院”的堪培拉对此日益不安。
斐济南太平洋大学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摩根表示,对于这些岛屿国家的领导人而言,气候变化才是安全威胁,也希望该地区的主要国家能够尊重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忧。
摩根失望地指出,当下澳大利亚政府对这种担忧表现得不以为然。
摩根说:“如果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未能采取足够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他们争取太平洋岛屿国家的战略企图。”
(2019-08-05 09:42:34)
【延伸阅读】日媒:日本外相赴南太平洋与中国争影响力
参考消息网8月8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访问太平洋岛国,这是日本外相时隔32年再次访问该地区。中国正在对处于海上交通线上的太平洋岛国施加更大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日本也希望展示存在感。
据日本《读卖新闻》8月7日报道,河野太郎8月5日穿着在当地购买的蓝色衬衫,在出访地斐济的大学发表演讲。他对学生们表示:“近年来,一个越来越明确的事情是,太平洋岛国对于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表示,日本将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携手,加强海洋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促进人文交流。
河野太郎此次出访斐济、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马绍尔群岛四个国家。这些国家处于从印度洋、南海通往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线的要冲位置。河野太郎6日与帕劳总统雷门格绍举行会谈,就海洋警卫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
报道称,除了参加国际会议,日本外相访问太平洋岛国是1987年以来的第一次。之所以能实现时隔这么久的访问,是因为日本对中国在该地区加强影响力充满了危机感。
报道表示,日本政府今年5月为深化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制定了《今后对太平洋岛国政策的方向性》文件,提出了跨部门援助当地机场、港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外务省官员称:“这有利于确保地区安全,实现独立性发展。”
(2019-08-08 11:51:40)
【延伸阅读】休·怀特:澳无法阻止中国进入南太平洋
参考消息网7月16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7月15日发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研究教授休·怀特的文章称,澳大利亚想在南太平洋保持一个专属势力范围将是不可能的,它应放弃把中国阻挡在南太平洋门外的传统观点。
文章称,在澳大利亚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地处偏远曾经是一种安全优势。但是现在,堪培拉担忧中国有意谋求进入南太平洋地区,使其不再拥有这种优势。那么,澳大利亚能做什么呢?
文章认为,一种选择是彻底重塑澳大利亚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和角色,与邻国进一步拉近关系,使它们处于澳大利亚的庇护下。不过,更好的选择是退一步考虑问题,放弃把中国阻挡在南太平洋门外的传统观点。
文章称,对澳大利亚来说,试图不让中国进入该地区的成本可能证明是根本无法承受的。事实上,成本更低廉的方式可能是,增强澳大利亚自身在邻近地区的力量。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可以不对中国感觉那么焦虑,减缓保持自身势力范围的急迫感。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认为必须保持这个势力范围。
但文章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对自己在一些邻近国家的所有利益漠不关心。过去,漠不关心削弱了澳大利亚与它们的关系。现在应当做出巨大努力——以一个地区重要合作伙伴的形式——使澳大利亚的地位和影响力最大化。
文章称,可以设想的是,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南太平洋地区事务,不排除中国(或任何其他大国),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之合作,尽最大努力保护澳大利亚的利益及其与小邻国的共同利益。
文章强调,澳大利亚应当开始把邻近小国当作独立国家对待。
文章最后指出,澳大利亚想在南太平洋保持一个专属势力范围将是不可能的。那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澳大利亚越是徒劳地想把中国排除在南太平洋地区之外,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反而会越小。
(2019-07-16 13:15:47)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