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言人:防境外输入和疫情反弹的压力仍在加大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6日15点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介绍疫情情况时说,5月5日,全国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降至7000例以下,为最高峰时的3.7%。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近一周来均在10例以下,但与我国接壤国家单日新增病例相比一个月前增长超过7倍,防境外输入和疫情反弹的压力仍在加大。要继续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延伸阅读】警惕!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已占本地确诊病例88.4%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4月27日15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最新情况。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介绍,自3月21日以来,全国共报告了107例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这些关联病例占报告的本地确诊病例的88.4%。
王斌表示,这些关联病例有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病例间有非常明确的密切接触史或者共同暴露史。第二,主要分布在边境和沿海的重点省份。第三,发生的主要场所在家庭。
(2020-04-27 16:03:33)
【延伸阅读】国家卫健委发言人:境外输入来源国增加到50个 7省份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或疑似病例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25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称,4月24日,全国连续10天无新增死亡病例,重症病例波动下降,救治效果明显;境外输入来源国增加到50个,7个省份报告了新增境外输入确诊或疑似病例,防范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土疫情任务依然艰巨,要突出重点做好精准防控,常备不懈抓好个人防护,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
(2020-04-25 15:59:05)
【延伸阅读】境外输入病例会否造成本土第二次大流行?专家:“三道防线”可抵御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24日15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诊治有关情况。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针对近期国际疫情的快速蔓延导致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增加的情况,向与会专家提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境外输入病例走势如何,国内口岸城市和枢纽城市的防控压力是否会一直加大,以及境外输入会不会导致中国本土第二次大流行的问题。
针对记者的提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回应称,现在全球新冠肺炎的形势非常不乐观,还在继续蔓延扩散。从数据来看,近期从境外输入的病例在增加,中国国内的枢纽地区和口岸城市防止输入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吴尊友表示,中国国内的疫情暂时得到很好地控制。
他介绍,针对境外疫情输入增加后出现再次流行的可能性,中国的卫生防疫部门已经建立了“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能够很好地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吴尊友称,第一道防线是境外感染者在入关时,中国海关部门进行的检测。海关部门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症状,以及对过去40天旅行史的报告,能够发现和筛查出有症状或者出访前已经有症状的感染者,筛查出来以后直接送到指定医疗机构治疗。第二道防线是入境人员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处在新冠肺炎潜伏期的人员,通过这14天的观察期就能够发现,出现症状后很快会送到指定医疗机构去诊断治疗。如果前两道防线出现漏诊,还有第三道防线医疗机构兜底。吴尊友认为,经过前一阵的新冠肺炎的防疫实践锻炼,国内的医务人员已经有了这个意识,一旦有病人很快能够诊断治疗。
吴尊友称,截至目前为止,国内的输入病例基本被堵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用来“兜底”的第三道防线还没有发现病人,因此,国内的“三道防线”应该能够很好地防范输入病例造成再次流行。
(2020-03-24 16:29:12)
【延伸阅读】外媒述评:境外输入成中国防疫主要威胁
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外媒称,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具有大流行特征后,境外输入已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主要威胁。
据路透社3月18日报道,随着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旅客抵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主要交通枢纽,中国的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数量连续第5天超过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中国国家卫健委说,中国内地17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例,少于前一天的21例。在新增确诊病例中,有12例涉及入境旅客。而与境外输入病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内地17日只有一例本土确诊病例,该病例出现在武汉。
截至17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5例。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3月18日0时至12时,北京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4例。无新增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6日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境外输入病例给疫情结束带来不确定性,要强化同有关国家沟通合作和行动协调,推动共同执行旅行疫情防控指南,严格执行个人、地方、接待方、家庭等报告制度,做好国内居民出境旅游相关提醒。
另据拉美社3月17日报道,中国全国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抗疫后,日前开始逐渐从武汉撤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底以来,中国全国有346支医疗队的4.26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不过,这场战役仍未结束,中国的当务之急变成避免已经转好的趋势因输入性病例的增加再度恶化。目前中国境外输入病例已达百余例,主要来自意大利、伊朗、西班牙、法国、美国、泰国、菲律宾、瑞士和英国等地。
报道称,首都北京采取对所有境外进京人员集中隔离、费用自理的措施,包括武汉在内的多座城市也采取类似做法。
又据俄新社3月17日报道,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具有大流行特征后,大批中国公民回国。政府数据表明,境外输入已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主要威胁。
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大流行。中国国家卫健委12日宣布国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许多身在疫情严重国家的中国公民现在正努力回国。输入性病例已成为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面临的主要威胁。
俄媒称,3月16日,中国新增的21例确诊病例中有20例是境外输入病例。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称,在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为全球大流行后,全国陆海空口岸入境人员日均12万人次。
报道称,中国疾控部门已发现多名旅客在起飞前服用退烧药或提供不实健康信息。公安部门已对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
鉴于此类事件越来越多,北京市政府加强了入境管控,对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实施14天隔离。同时,除少数几类人外,其余所有人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此外,据德国《每日镜报》网站3月17日报道,尽管新冠疫情最初从中国中部城市武汉暴发,但中国现在特别担心境外输入病例。官方数据表明了这一点:中国15日新增确诊病例16例,其中12例是“境外输入”。媒体报道指出,现在北京最大的危险是抵达中国并从境外带来新冠病毒的中国人或外国人。
报道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入境规则一直在调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隔离措施,只有每日测量体温和报告身体状况是相同的。
(2020-03-19 11:40:01)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疫情防控获明显进展 境外输入病例增加成新挑战
参考消息网3月8日报道 外媒称,有迹象表明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工作取得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解除危机,还要严防输入型病例。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3月6日报道,当新型冠状病毒继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时,中国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并有望在本月中旬实现疫情中心武汉之外的零新增。在这场针对新冠病毒的“战争”打响一个多月之后,中国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量已经大幅减少。
报道称,目前,中国采取的严厉防控措施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看来唯一已被证实对控制疫情有效的方法。到本月中旬,疫情中心武汉以外可能将不会再有新增确诊病例。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估计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国其他省市基本就可以摘口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可能要比全国晚一个月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解除危机,还要严防输入型病例。
与此同时,中国境外的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每天都在激增。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此外,据法新社3月7日报道,据中国国家卫健委7日通告,3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9例。湖北省外地区共新增确诊病例25例。
中国7日通报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28例,使全国的累计死亡病例数量达到了3070例。
几周来,湖北省新增病例呈下降趋势,6日其新增确诊病例已降至74例,这个新增病例数是自1月底以来最低的。
但国家卫健委的通报说,6日的新增确诊病例中有24例为境外输入——这引发了中国民众的担心,即随着海外很多人受到感染,中国国内感染病例可能再次增加。
(2020-03-08 12:50:32)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