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揭批二战中日本充当德国侵苏帮凶 “助纣为虐”相当卖力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5月7日发表阿纳托利·科什金的文章《他们追随希特勒……》,揭批二战期间日本背弃与苏联签署的中立条约,“助纣为虐”充当德国帮凶的事实。文章摘编如下: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前夕,俄罗斯文化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名为《他们追随希特勒·同盟历史》的纪录片。该片讲述的是,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军队都参与了希特勒对苏联的入侵,这些国家的统治者纷纷表达了希望为消灭苏联人民作贡献、分食“俄罗斯大饼”的意愿,令人印象深刻。
背弃中立条约
我还想提及1941年4月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的日本,它也是助纣为虐者。作为希特勒最亲近的军事盟友,东京在同年6月22日便悍然撕毁条约,全力协助德国战胜苏联,并企图将苏联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纳入自己殖民帝国的囊中。
虽然对华侵略久拖不决,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跟西方列强严重交恶,更忌惮苏联红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表现出的实力,但东京的战略擘划者仍在1941年入夏前集结了百万军队,准备入侵苏联。因此,他们急不可耐地盼着德国人攻下莫斯科。东京承担的战略任务是制造进攻威胁,以牵制苏联在远东及西伯利亚的军队,令后者无法驰援苏德前线。“中立”的日本执行此项任务果然相当卖力。
驻军牵制苏联
为助德国侵略者一臂之力,东京可谓倾尽全力。日本统治集团一直恪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1941年12月11日,三国又签署了联合作战协定。协定宣称,三国在战争胜利后将继续紧密合作,遵循三国同盟条约的路线,建立“新秩序”。而它们痴心妄想的“新秩序”区域便包含苏联全境。柏林、东京和罗马以为定能携手战胜苏联,遂于1942年1月18日签署了瓜分苏联的相关军事协定。
日本的作战地带为东经70度以东的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即日军需要攻占广袤的西伯利亚西部、外贝加尔湖和远东地区。究其实质,这是将此前商定的德日瓜分苏联领土方案上升为正式协定,两国以穿过鄂木斯克市的经线为界。
日本在苏联东部边界附近屯兵百万,迫使苏联政府和军方司令部即便在反击德国侵略的最艰难时刻,也不得不在远东和西伯利亚保留重兵及装备。就连日本官方修史者也承认:“日德关系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摧毁苏联……军方认为,日本应协助德军夺取军事胜利……忠于三国同盟条约意味着不向英美让步,征服它们在东亚的部队、牵制驻扎于远东的苏军并伺机歼灭。”
为了反击日本随时可能发动的侵略,苏军总兵力549.3万,但有逾28%驻扎在南疆。红军当时逾半数的坦克、飞机都戍守远东及南部边陲。尽管苏德前线急需军队及军备,但苏联政府为应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威胁,后来仍在东部留有驻军及武器装备。
篡改二战历史
日本的战时政策导致二战久拖不决,苏联和其他国家人民的伤亡增加。纳粹德国认为,东京此举为对苏战争作出了重要军事贡献。时任德国驻日大使欧根·奥特发给外长里宾特洛甫的电报便是明证:“我很高兴地汇报,日本做好了应对日苏关系出现任何意外的准备,从而统一本国军队与德国的行动……我认为,毋庸赘述,日本政府一直在扩大军事筹备范围,与其他措施并举,意在达成上述目标,也是出于牵制远东地区的苏俄军队之考量,后者原本可以用于对德作战……”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日本一直执行在远东牵制苏军的任务。柏林对东京的帮助给予高度评价。里宾特洛普于1942年5月15日致电日本政府,强调日方在远东牵制苏军的政策极为有效,“俄罗斯就该让军队留驻东西伯利亚,应对日俄冲突的爆发”。
匪夷所思的是,虽然存在无从辩驳的事实与文件,但日本官方宣传机器仍大言不惭地说“军国主义日本在战争年代诚实履行了苏日中立条约”,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对我们将二战结束纪念日改为9月3日即日本战败日“倍感委屈”,并“警告”说自己不会在这一天前往俄罗斯。东京跟某些欧洲国家一样,彻底走上了篡改二战历史之路。

图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的“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新华社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