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参考快评 | 加油吧,考场内的中国学子!

参考消息

关注

今天是7月7日,全国高考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高考全国报名人数达1071万人。

这意味着,此时此刻,1071万学子正走进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次考场,并以此为起点,告别过往,即将远航。

这是一场特殊的高考。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令这场考试整整推迟了一个月,也让参加高考的少年们中学阶段最后的时光,看上去变得不那么完整。与其说这是对他们的特殊考验,不如说高考前的他们就已经在作答第一道试题:只有经受住风雨的洗礼,才能真正乘风破浪。

非常时期的非常高考,显然比以往更加令外界所关注。一些海外媒体也注意到今年高考与往年的不同。今天出版的《参考消息》就引述拉美社的报道称,中国教育机构近日在为高考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即将参加考试的1000多万名考生的健康安全。而近年来,中国教育部持续深化高考改革,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没错,作为中国社会公平公正的象征,高考给了每个人同样的机会和选择。几十年来,太多人通过这场考试改变了命运,迎来了人生道路的转折。而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也通过高考实现了遴选人才、锻造人才、优中选优的目的。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用在高考上可谓再恰当不过。

因此我们看到,面对今天开始的这场高考,无数祝福声从昨晚起就在网络上汩汩流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在高考前夜祝福考生发挥出最好水平,早日金榜题名。这既是对考场内莘莘学子们的感同身受,也体现了考场外全社会对高考这一模式的充分肯定。

如果说当今中国社会有哪件事可以凝聚起全民共识,答案或许会有很多,但高考绝对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认同率很高的大事件之一。它寄托了从城市到乡村、从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到整个社会的期待。

高考当然不是独木桥,尤其是在这个英雄不问出处的新时代,它不见得是“标配”,但它一定是最被看重也最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个人成长路径之一,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我们要像呵护考生一样,用心呵护好这个公约数,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提供更多洒满阳光的公平机会,承载起众多中国家庭和少年们的梦想。

“我相信我会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这是青春的宣言。

作为一位“过来人”,最后再说一句:加油吧,考场内的中国少年!经过高考的成人礼后,无论你是从哪里再出发,都祝愿你的人生之路从此顺遂通达!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