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凿船8艘!百余官兵通宵扛沙石数百吨处置险情

军报记者

关注

文、图 | 张文举

“现在每人再扛3个沙袋,一定要赶在洪峰之前筑好防护堤……”7月22日凌晨1点30分,安徽肥西县三合镇丰乐河神灵沟堤坝上,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合成一营装步一连正在往近岸的水泥驳船里填沙袋,营长闫提边查看沉船情况,边向官兵动员。

官兵连夜搬运沙袋往驳船里填。

7月19日凌晨,巢湖支流丰乐河超历史水位,多处水位超警戒线3米以上,已经出现险情,附近居民连夜转移。在堤坝防护薄弱的神灵沟一座小桥旁,当地政府采取沉船堵口同步围堰筑坝的方式,防止洪峰冲破堤坝后溃堤。据现场指导抗洪的地方专业人士介绍,此方法在1998年抗洪时发挥了作用。7月21日,该旅出动2700余人,自驻训场驱车数百公里,赶往任务区,合成一营装步一连下车就上了堤坝。该连曾在1998年7月至9月,在长江芜湖段抗洪抢险达两个月,被原四总部授予“抗洪突击连”荣誉称号。

该旅合成一营装步一连曾在“九八抗洪”中被原四总部授予荣誉称号。

官兵合力把驳船拉到合适的位置。

当地政府紧急找寻的8艘水泥驳船,依次停靠在小桥边。据现场组织抗洪的三合镇镇长卫涌波介绍,每艘船需要装填80吨以上的重物,才能将船压入水中,再凿穿船底,将船沉入河岸,在船体上构筑新的堤坝,形成新的防护堤,将原有的泄水通道彻底堵死,防止发生管涌险情。卫镇长还介绍,在堤坝下游一公里处,就是上千亩良田和上万居民的村镇,如果出现溃堤,将会造成严重的人身危险和财产损失。该旅合成一营近400名官兵受领任务后,安排两个装步连上堤施工,其余连队人员装填沙石袋。全营官兵叫响“死守堤坝,洪水不退我不退”的口号,不眠不休,同当地抗洪人员并肩战斗。卫镇长说:“就盼望你们来,你们来了老百姓放心多了!”

往驳船里填沙石包。

党员、干部冲在前面。

装步一连80余名官兵在地方抗洪人员指导下,将驳船拉至合适位置,搭起门板,从近岸连续不断往船舱内装填沙石包,岸上5台地方运输车从约2公里外的地方运送成袋的沙石,倾倒在沉船近岸,官兵们两人一组,肩扛手提上百斤的沙石包,踩着搭起的木板,不停往摇摇晃晃的船体内装填,数小时就填满了两艘船体。

凌晨一点半,营长闫提再动员。

凌晨一点多钟,官兵吃饭。

该旅副参谋长张浩和三合镇镇长卫涌波在现场指挥。

经过数小时的连续施工,官兵搬运了百余吨的沙土,累得筋疲力尽。22日凌晨1点30分,装步二连80余名官兵替换装步一连,继续向船体内装填,截至天亮,又装满了一艘船。

据沉船100多米远,10余台挖机和上百台运输车正在连夜施工加固堤坝。

为各种车辆准备的燃油。

5台运输车运送沙石袋。

河岸上,当地政府为官兵送来的盒饭,不少仍原封不动放着,官兵们因太累难以进食,在两个连队交接任务时,教导员虞成强制命令人人都要吃东西,官兵们这才席地而坐,吃起了盒饭。

凌晨1时30分许,装步二连接替装步一连继续装填。

装步二连通宵未眠奋战在堤坝上。

数百官兵奋战通宵,装填了5艘船体的沙石。现场组织抗洪的地方专业人员介绍,22日下午可填满8艘驳船,到时凿沉驳船,在船体上再加固新的堤坝,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官兵们!

抗洪勇士,辛苦啦

东部战区权威发布

投稿邮箱:dbzqxcj@163.com

监制 | 张春晖

编审 | 徐承华、谷任红

主编 | 陆雄飞

编辑 | 张伟、汤晓燕、许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