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西媒:纽约因疫情被“倒空”,能否恢复往昔繁荣存疑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 埃菲社8月20日发表题为《被倒空的曼哈顿还能再被填满吗?》的报道称,疫情让一些人离开纽约,这座城市能否恢复往日的活力成为争论的话题。摘编如下:

曼哈顿已被“倒空”。没有游客,大多数办公室已被关闭,富裕阶层在各自的第二住所躲避新冠病毒。纽约现在想知道,这一灾难是否是暂时的,或者说这场疫情是否将永远改变这座城市。

在纽约城暴发新冠病毒危机五个月后,尽管逐步恢复常态,但生活仍然与过去大相径庭,特别是在以往超级活跃的“神经中枢”地区。

时代广场、索霍区、第五大道等一向拥挤的地方现在成为安静的城市景观,尽管纽约已经正式重新开放。

曼哈顿研究所地方政策负责人迈克尔·亨德里克斯解释说:“纽约没有死,但正处于生命维持状态。”

这位专家认为,纽约是否复苏问题不大,重点是复苏将适当快速地完成,还是需要数年时间。这座城市总是会向前迈进,但这一灾难更像是“9·11”事件,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抑或是爆发于上世纪70年代、持续了几十年的金融危机?

纽约投资人兼作家阿尔图彻本周发表了题为《纽约城已永远死去》的文章,极具挑衅意味。

文中,阿尔图彻作出论断,这座城市将无法恢复原状,特别是在许多企业发现它们几乎可以借助互联网正常运营之后。

他解释说:“生意是远程的,不会再回到办公室。这是个恶性循环:办公室空置的时间越长,将来空置的时间也就越长。”

其他渠道也证实,最富裕的阶级是第一批跳船的人,而他们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复苏,在中期内恶化本已受疫情影响而锐减的财政收入状况,公共服务也被迫削减。

一项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研究报告指出,在3月1日至5月1日期间,即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超过40万纽约人(约占总人口的5%)离开了这座城市。

根据《纽约时报》公布的数字,绝大多数人曾是最富裕街区的居民。在那段时期,上东区、西村、索霍区等区域流失了约40%居民。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返回,但也有许多人已经永远离开。这已经反映在一些指标上,如这些地区收到对人口普查的回复很少。

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因为在曼哈顿公寓销售陷入崩溃的同时,纽约郊区和较小规模城市的公寓销售呈现火爆态势。

根据道格拉斯-埃利曼地产公司的一份报告,今年7月,曼哈顿住房合同的签约数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57%,市场最高端部门受到的打击更为严重,因为400万到1000万美元的公寓的销售额下降了75%以上。

租赁市场同样受到打击。在曼哈顿,待租闲置住房的数量超过1.3万套,为近期历史最高水平。(编译/李子健)

【延伸阅读】50万人因担心疫情与暴力离开纽约 外媒:一夜回到1970年代

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8月2日报道,据估算,由于新冠病毒疫情以及远程办公等措施,已经有约50万人离开了纽约,有的是为了远离病毒,有的是寻求以更低的价格住进更大的空间。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退休教授、《纽约大百科全书》编辑肯尼思·杰克逊表示:“这已经是一座截然不同的城市。”

“纽约向来缺乏社交距离,人们在高层办公楼和摩天住宅大楼中彼此非常靠近,这很不寻常。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现在成千上万的人已经走了。现在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秋天会发生什么。”杰克逊表示。

“我认为这种情况将一直到出现疫苗为止,到时市民才能重新获得进入地铁、乘电梯和进入剧院的信心。但这种情况在明年之前不会发生。纽约将比其他地方花费更长时间。”他说。

报道称,现在纽约的人行道仿佛一个集市,堆满了床垫、沙发、架子、抽屉、桌子、冰箱、电视机、吸尘器和灯具等物件。这样的景象日复一日地出现在纽约的各个街区。

此外,纽约的凶杀案今年以来增加了29%,累计已达217起,而去年同期累计116起。今年曾出现24小时内发生15起枪击案的情况。

回顾过去,纽约曾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经历过大规模的人口外流。当时,由于经济危机、毒品肆虐和暴力猖狂,这座城市一度濒临破产边缘。

报道称,纽约的暴力局面往往在夏天加剧。专家警告说,2020年纽约的治安情况将是严酷的,因为新冠大流行和人们对禁足的厌烦加剧了滋生暴力事件的社会经济问题。

市民们非常害怕会回到40年前的“地狱”中,这无论是在媒体的报道还是纽约人的对话中都十分明显。纽约市长白思豪表示:“我们不会回到过去的糟糕日子。”但他也承认,这是一场“完美风暴”。“我们看到了很多混乱、痛苦、挫败和沮丧,在这当中,我们甚至无法拥有正常的能够制止暴力的工具,例如一个运转正常的司法系统。”他说。(编译/韩超)

7月30日,在美国纽约苏豪商业区,人们从一家招租的店面旁走过。 新华社发

(2020-08-03 18:40:02)

【延伸阅读】美国纽约加强重点地区新冠检测

8月13日,在美国纽约日落公园,行人从一辆新冠病毒检测车旁走过。 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12日表示,由于近期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纽约市平均水平,市政府将加强对该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力度。过去两周该地区超过3300名居民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检测阳性率超过6%,远远高于纽约市约1%的平均水平。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8月13日,在美国纽约日落公园,人们在一处临时新冠病毒检测点排队等待检测。 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12日表示,由于近期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纽约市平均水平,市政府将加强对该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力度。过去两周该地区超过3300名居民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检测阳性率超过6%,远远高于纽约市约1%的平均水平。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8月13日,在美国纽约日落公园,人们在一处临时新冠病毒检测点排队等待检测。 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12日表示,由于近期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纽约市平均水平,市政府将加强对该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力度。过去两周该地区超过3300名居民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检测阳性率超过6%,远远高于纽约市约1%的平均水平。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月13日,在美国纽约日落公园,人们在一处临时新冠病毒检测点排队等待检测。 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12日表示,由于近期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纽约市平均水平,市政府将加强对该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力度。过去两周该地区超过3300名居民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检测阳性率超过6%,远远高于纽约市约1%的平均水平。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8月13日,在美国纽约日落公园,一名男子在一处临时新冠病毒检测点排队等待检测。 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12日表示,由于近期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纽约市平均水平,市政府将加强对该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力度。过去两周该地区超过3300名居民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检测阳性率超过6%,远远高于纽约市约1%的平均水平。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8月13日,在美国纽约日落公园,人们在一处临时新冠病毒检测点排队等待检测。 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12日表示,由于近期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纽约市平均水平,市政府将加强对该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力度。过去两周该地区超过3300名居民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检测阳性率超过6%,远远高于纽约市约1%的平均水平。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2020-08-14 09:42:43)

【延伸阅读】比同期统计数字高65%?纽约养老院新冠死亡人数成谜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据美联社纽约8月11日报道,纽约布朗克斯的里弗代尔养老院名义上似乎躲过了最严重的新冠病毒疫情,纽约州官方统计数字显示,这家拥有146个床位的养老院仅有4人死亡。然而据这家养老院称,真实情况要糟糕得多:有21人死亡,大多数在死亡前被送往医院。管理者埃米尔·富扎廖夫回忆说:“简直是瀑布效应,一个接着一个。”

纽约州养老院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数已经是全国最高的数字之一,但实际上这一数字可能被严重低估。与其他所有暴发重大疫情的州不同,纽约州仅统计死于养老院的居民人数,而不包括送往医院并在那里死亡的居民人数。

报道称,这一统计数据可能会令该州官方公布的养老院死亡人数6600多人再增加数千人。但到目前为止,民主党州长安德鲁·科莫的政府拒绝透露准确数字,导致人们猜测政府正在操纵这些数字,以使自己看上去比其他州做得更好,并令悲惨局面显得不那么可怕。

报道还称,自5月以来,联邦监管部门要求养老院每周提交新冠病毒死亡数据,无论居民是死于养老院还是医院。因为这一要求是在纽约疫情达到巅峰之后提出的,所以可用的数据相对较少。联邦数据显示,从6月初到7月中旬,该州约五分之一的养老院报告有居民死亡——死亡人数共计323人,比该州同期统计的死亡人数195人高出65%。

另据埃菲社华盛顿8月11日报道,根据英国《卫报》和美国凯泽健康新闻社(KHN)创建的互动数据库信息,截至8月11日,美国已有922名基本卫生保健工作者死于新冠肺炎。

报道称,报告文献《一线死亡人员》,是上述两家新闻机构联合制作的对死于新冠肺炎的美国卫生工作人员的最完整的统计,旨在统计、核实和致敬每位为抗击疫情而献出生命的美国卫生工作者。

KHN表示,准备不足、政府失误和医疗体系超负荷增加了卫生工作人员感染病毒身亡的风险。而持续不断的N95口罩、防护服和手套等救生物品的严重短缺,导致美国特别是该国南部和西部卫生工作者的生命再次面对危险。

报道指出,迄今为止,该报告已经报道了167名牺牲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的名字、事迹以及亲友的缅怀故事。初期统计还表明,大多数病亡者为有色人种,其中许多是移民。

报道称,联邦政府称尚未准确记录卫生工作者的死亡数据。截至8月9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该人群中有587人死亡。

(2020-08-13 19:03:28)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