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受西方青睐的这本缅甸颇具影响力反华杂志 什么来头

环球时报

关注

受西方“青睐”的《伊洛瓦底》杂志什么来头

对于关注缅甸新闻的人来说,《伊洛瓦底》杂志(有时也被称为“伊江新闻社”)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该媒体由一群流亡泰国的缅甸记者在1993年创办,与缅甸本土的一些新闻机构相比,它在可读性、时效性、热点话题把握度等方面拥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伊洛瓦底》杂志的报道经常带有强烈的“反建制”色彩。

在涉华议题上,该媒体则谈不上友好——文章选材偏向性明显,字里行间时常充斥阴谋论调,甚至会引用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出于这些原因,《伊洛瓦底》成为西方舆论常年“偏爱”的媒体。

今年2月1日缅甸政局发生动荡以来,《伊洛瓦底》杂志便经常刊登污蔑中国的报道,比如本月10日,它引述《简氏国际防务评论》的说法声称,缅甸军方似乎正在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来监视反政府抗议者;更早些时候,《伊洛瓦底》引述台媒未经证实的视频和报道,炒作一批中国士兵和军车在中缅边境中方一侧集结,旨在“保护中缅油气管道”。该媒体还会选择性地放大社交媒体上抹黑中国的声音,并在网络上制造出一种“中国无视缅甸民众死活”的假象。可以说,《伊洛瓦底》杂志在煽动缅甸民间反华氛围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伊洛瓦底》杂志报道立场为何如此偏颇?了解其背后的“金主集团”,这一问题就不难理解了。该媒体网站几经改版,目前在其页面上已经找不到资助方的具体信息。不过,一名缅甸问题观察人士给《环球时报》记者提供了一张2014年《伊洛瓦底》杂志网站介绍相关资助方的页面截图,记者看到了一众西方官方机构和非官方机构的身影,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索罗斯创办的开放社会基金会,以及已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外媒公开报道也介绍过《伊洛瓦底》杂志“金主”的情况,比如英国《金融时报》也曾点出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名字。

然而,《伊洛瓦底》杂志并不是总能讨得西方舆论的欢心。2017年,“罗兴亚难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当时,《伊洛瓦底》杂志选择站在缅甸主体民族的立场上,在一些报道中表达了对缅甸政府的支持。英国《金融时报》因此在2018年2月刊文称,在罗兴亚人问题上,“国际社会的愤怒正在蔓延”,但《伊洛瓦底》杂志却为昂山素季辩护,在一篇“充满挑衅”的社论中声称,“西方许多团体和机构都在羞辱昂山素季和这个国家”。《金融时报》直呼《伊洛瓦底》杂志“变了”,“开始与缅甸政府的主流叙事保持一致了”。

由此可见,像《伊洛瓦底》杂志这样由西方机构资助的“舆论打手”,但凡它在相关问题上的立场没有达到西方预期,就会被指责,甚至可能被抛弃。正如一些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并非真正关心缅甸的利益,而只关注缅甸当局的做法是否符合西方利益。可惜从《伊洛瓦底》杂志至今的做法看,它并没有看透这一现实的本质。

热门评论

闲人部落的老头 62
把缅甸搞乱,与把乌克兰搞乱一样,前者对中国,后者对俄罗斯。
四川成都
回复TA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59
缅甸只有把西方“民主”势力赶出去,才能实现民族和解、社会和平。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从来就是种族主义、恐怖仇杀的制造者、推广者、鼓吹者,看看英国、美国的现状就立刻明白了
北京
回复TA
兴旺2020 47
说到底,西方的这个自由那儿自由都是资本的自由
北京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27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