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有人注意到《长津湖》中的老外吗

环球网

关注

转眼间,10月快要结束了,笔者终于赶在《长津湖》下线之前去认认真真地观看了一遍。这部国庆档热门、票房已经突破53亿元人民币的战争大片早在上映之前就引起关注,上映后更是掀起国内外狂热的议论。

不过,除了演员演技是否在线,场景还原度有多高,剧情设置有没有改进的地方,笔者在看《长津湖》时最在意的都不是这些部分。

而是本片中外国群众的戏份和演技。

一提到国产战争片里出现的外国演员,很多人印象里就是“演技尬”。

笔者注意到,在电视台播放的影视剧中,有外国人出现的场景,常常会使用中文配音。不得不说,这缓解了很多非专业演员“台词太尬”的问题。

但是在影院上映的电影,尤其是近些年,大部分都会使用外语原文配上中文字幕。如果是听不懂的语言还好,像英语这样普及程度高的语言,加上平时观众看英语电影颇多,一对比往往就会觉得国产电影里的外国人英语说得太僵硬。

然而在看《长津湖》的时候,笔者却感到意外地惊喜。

并不是说《长津湖》里外国演员演技完美无缺,甚至也有不自然令人出戏的地方,但从头到尾都能感到剧组的努力……

虽然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剧组的特别指导要求,但是在演绎普通军人的情况下,这种细节就让人舒服多了。

其次,作为一个十分喜爱好莱坞战争片的观众,笔者对上述提到的《长津湖》里的“机械语音”非常满意。在战争电影中的广播通知和对讲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台词清晰且不多余,语速较快,而以往有些国产电影为了突出外国人的个性,有时会在类似情节中故意加上军人之间聊闲天的场景……笔者想,在真正的战争中,应该不会有这种情况吧!

《长津湖》中的语音对讲非常专业,掺着声波杂质的冰冷机械感,更表现出战争的无情。

另外,笔者还很喜欢的一点,就是整部电影对小人物的描写。一方面是主角阵容的中国志愿军,另一方面就是美军小人物衬托出来的大背景。在圣诞节之日,美军阵地的普通小兵吃着大餐,却还口口声声抱怨想要早日回家,对比之下,志愿军只能吃冻土豆的环境显得更加残酷。

在最后一场大战中,两名美军士兵开着卡车随大部队逃走,其中一名被炸身亡,另一名惊恐地大喊“天哪,桑尼!”笔者记不住这两个人在前面是不是出现过,但这句台词安排实在令人难忘。

观看《长津湖》后,笔者回顾了近年来有着重要外国角色戏份的一些国产军事和战争片。首先想到的就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抗战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面扮演最重要的男性角色——教堂神父的是英国知名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

吴京执导并任主角的《战狼II》在2017年打破数项国内和国际纪录,成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在这部电影里,美国影星弗兰克·格里罗饰演反派雇佣军老大。《战狼II》中,外国演员组成的反派阵容和工人群众虽然文戏比以往更多了一些,但焦点仍然仅在大BOSS身上。

在查询资料时,笔者还从国内导演谭飞的微博上得知:

有相关人士在他的评论中介绍称,由于疫情原因,一些专业演员没能赶到中国,所以动用的基本上都是业余演员。令人不得不感叹,如果少了外国演员不足这个缺口,这部电影还能更棒。

国产电影走向国际,未来可期。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