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阿里数赛观察:中国人离菲尔茨奖还有多远?

环球时报

关注

中国人何时能获得菲尔茨奖?一直是中国数学界的心病。

最近在一次闭门会上

一位院士直言

“中国奥赛每年拿那么多金牌

数学水平却不高

连个菲尔兹奖都没有

这是个巨大的耻辱”

话说得很重

其实,数学奖项不是起因,是结果

数学人才的迭出

只能源于热爱的基础足够大

因为,热爱才是分母

杰出只是分子

足球这样,数学也一样

9月16日

2023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出炉

17岁的北大学子瞿霄宇

刷新竞赛最年轻金奖获得者的纪录

平民、专业、全球、未来

是所有参赛者对于阿里数赛的褒奖

从2018年开始,

阿里数学竞赛至今已举办5届

吸引了约25万人次参赛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之一

中国数学的基础

比我们想象得要厚实

三甲医院肛肠科医生权隆芳

连续多年参赛;

有10年出海经验的海员许家富

硬盘里存储了15G的数学资料

没有网络的大海,他一个人默默学习;

快递小哥孙金元在结束每天工作后

都会拿起高等数学教材

花上两个小时的时间钻研

渐冻症患者楼印根

身体被轮椅禁锢,大脑却沉迷数学海洋

......

让热爱者有舞台

让拔尖者有跳板

如今,那些往届大赛的获奖者们

至少有十余人在全球一流高校

获得教职,从事专业研究

有的在研究领域初露峥嵘

作出了公认的学术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说: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是国内企业独立举办的第一个数学大赛

这个竞赛不仅是对大家数学才华的认可

更是对数学好奇心的褒奖

我们期待数学新的黄金一代

期待冉冉升起的你们解决更复杂的难题

望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本届的金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张盛桐

出生于2000年

本科期间就解出困扰数学界70年的难题

论文发表于著名期刊《数学年刊》

他的梦想

就是为中国拿下一枚菲尔兹奖

这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每四年颁发一次,条件苛刻:

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40岁

张盛桐谦逊地说和获奖前辈们差距还太大

但对数学的热爱又自信地大写在脸上

不久前,在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

菲尔兹奖得主、法国科学院院士马克西姆·孔采维奇表示:“

现在中国的数学家也越来越多他们的研究涉足不同领域

还有一批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

他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数学之美”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北大“黄金一代”代表肖梁则看到

阿里数赛的“标准”价值

他认为,“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非常国际化

它的公平公正、高标准,

很看好它在未来成为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

阿里数赛5年

获得超越普通学术圈的全民关注

甚至引发学术圈的持续热议

原因何在?

它让热爱数学的人有高水平的舞台

让聪明的脑袋脱颖而出

通过奖励基础研究

它让基础研究不那么冷

让青年学者在最起步的阶段就有关注

它试图打造数学的中国主场

让有潜力的年轻人冲出去

也吸引全球眼光参与进来

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说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

其价值不在于朝夕,而关乎未来

是的。数学急不得但也等不得

希望在阿赛一年又一年、持续不断的推动和鼓励下,

从中走出未来的菲尔茨奖得主

解答“院士之问”

甚至,我们也可以畅想

只要足够坚持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这样的比赛

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人自己的菲尔茨奖?

任重道远,一起努力!

特别策划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