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被俘侵华日军供述资料 发香烟路费(图)

观察者网

1943年底,常德会战中俘获的日本士兵

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俘获的日本士兵
据日本共同社8月10日电,调查日中战争时被中方俘虏后又归队的约40名日军士兵的日本“中国派遣军”记录文件日前被发现。获释或逃脱后重返部队的士兵们供述称成为俘虏是“最大的耻辱”等。据此文件可知,当时八路军相对优待日军俘虏,并展开了瓦解斗志的思想教育。
据悉,对一度成为俘虏的士兵进行调查的日军文件十分罕见,或将成为了解被派往中国的日军情况的珍贵资料。
此次被发现的文件是1941年2月《有关归队俘虏的参考资料》等一百几十页资料,上面有“军事绝密”的红印。这些文件曾保存在当时任职于“北支那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北京)法务部的胜尾一男(1945年阵亡)日本石川县金泽市的家中,后由居住在东京都的次子胜尾哲二(76岁)保管。
接受日军调查的多数士兵都供称,被俘期间每天有数顿餐食及香烟发放。还有部分士兵称接受到治疗以及获得回日军所需路费。
此外,资料中显示有士兵反映八路军让他们阅读河上肇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日语著作,并教育他们战争是由日本的军阀和财阀发动的。
八路军被认为在当时为对日军进行宣传采取了不杀俘虏、厚待俘虏的方针,还释放了部分俘虏。此次资料的发现再次证实了该方针曾在战地实践。
过半士兵对于成为俘虏供称“耻辱”、“不光彩”等。此次发现的资料中还包括汇总了在华各部队应对策略的文件,其中也有“应当教育一旦成为俘虏就自我了结”的记录。但该方面军也附有关于重新审视严惩俘虏政策是否妥当的参考意见。
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战史研究中心专攻日中关系史的主任研究官岩谷将指出:“记录获释后不久的俘虏心境的资料基本没有遗留下来。”他分析说:“当时,不断有日本兵因八路军的游击战而被俘。军方大概是为了应对该情况总结了这份资料。”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