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四位军级将领 美军机空袭是元凶

新浪历史

关注

李湘(1914~1952.7),江西永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9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春,志愿军六十七军准备迎击美伪军发动的新攻势——“春季攻势”。李湘受命后,带领作战参谋及军领导机关干部多次深入前沿侦察地形,制定作战方案。在敌军发动攻势前夕,他却病倒了。

美军在“春季攻势”战役打响后使用了化学武器,李湘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当时,军政委旷伏兆几次劝他赶快到后方医院治疗,他却坚持在指挥室里指挥,坚决不下火线。然而他的病情因细菌感染,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病,脑肿胀得像水桶一样粗大,虽经医生百般设法医治,终因抢救无效,于1952年7月8日13时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年38岁。

李湘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加入共青团,9月转为中共党员。长征途中,他两次遇敌作战而身负重伤,部队首长曾两次决定把身体虚弱的李湘留下。可李湘硬是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比坚强的信念,没骑牲口,没坐担架,历尽千辛万苦,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两万五千里。

1951年10月13日,美军及仆从军以4个师的兵力向我金城南25公里正面阵地大举进攻。战斗打响后,在敌人用飞机炸、大炮轰、坦克协同、步兵轮番攻坚的十多个日日夜夜,李湘夜以继日地坚守在作战指挥室里,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地指挥。六十七军全体官兵在他的正确指挥下奋不顾身、英勇顽强、勇猛杀敌。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彻底粉碎了敌军的“秋季攻势”,创造了歼灭敌军17000多人的辉煌胜利。

蔡正国(1909~1953.4),江西永新人。1953年4月12日晚上9时,五十军在一栋砖瓦结构的民房里,正在召开军事会议,会议由蔡正国主持。晚上9时40分左右,夜空里响起敌机的轰鸣声,外面传来了防空信号枪声。霎时敌机飞临上空,冲下来并投下了一批炸弹。其中的一颗正落在开会的屋顶上,弹片四溅,击中了正在讲话的蔡将军,他的头部、胸部多处中弹。

当将蔡正国抢救进入坑道时,他已不省人事,呼吸极弱,由于失血过多,蔡正国于当晚22时与世长辞,时年44岁。4月13日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泽东,被机要秘书叶子龙叫醒,在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毛泽东神情有些木讷地站着,好一阵才说:“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蔡正国出身家境贫寒,少年时读过3年私塾,做过4年木工学徒。1932年4月在家乡报名参加红军后,参加了一系列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在土城战斗中,一颗子弹钻进了颈喉肩窝部的深处。在没有任何治疗条件的情况下,他让战友们把他按在门板上,用刺刀挑出了弹头。他以惊人的毅力忍着剧痛,忍着难耐的高烧,艰难地跟随着部队继续行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蔡正国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9年,随部队挺进山东。1945年9月,蔡正国担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率部从海路挺进东北。在黑土地上,蔡正国参与指挥了新开岭、“四保临江”等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1948年9月辽沈战战役开始后,蔡正国率部全歼兴城内的国民党守军,解放了这座古城。 

随即他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他麾下的十师二十八团荣获“守备英雄团”的荣誉称号。辽沈战役后,蔡正国担任四野第四十一军一二一师师长,上级命令该师先行入关接管北平,后来又作为入城部队接受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检阅。

1949年7月,蔡正国任第四十军副军长,参加了衡宝战役和广西横县以东战斗,紧接着又强渡琼州海峡,于1950年4月解放了海南岛。图为1990年迟浩田总长接见蔡小东,蔡正国曾是迟浩田所在的胶东军区抗大分校教导二团团团长。

1950年10月19日蔡正国奉命参加抗美援朝。1950年12月26日调任第五十军副军长。1951年3月中旬,五十军军长曾泽生回国休养,蔡正国担任五十军代理军长。

吴国璋(1919.4~1951.10),安徽金寨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吴国璋同志正处在病中,住院治疗。而恰在此时,失散了二十多年,杳无音信的母亲有了消息,吴国璋很想去看望母亲,而母亲也正急于见到儿子。但是,作为部队的高级指挥员,吴国璋同志放弃了回家探望母亲的愿望,带病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10月6日,吴国璋同志在志愿军司令部开完会,乘一辆吉普车返回军部。当车行驶到平壤附近时,突然遭到美军飞机的空袭,吴国璋同志左肋处中弹,不幸牺牲,年仅32岁。吴国璋牺牲后,第39军军长吴信泉,亲自将这位红军时期就共同战斗的亲密战友送回国内,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在朝鲜战场上,第39军一直是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作为第39军副军长的吴国璋参与指挥了一至五次战役。在第一次战役中第39军大战云山,这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与美军交火。让所有人都振奋的是,首次与美军作战就重创美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并歼灭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图为2003年4月1日吴国璋妻子杨玉琦观看丈夫事迹展览。

在此后的作战中,第39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突破临津江,横城反击战,第39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功绩的取得都与第39军首长和吴国璋的正确决策、果断指挥分不开。图为2003年4月1日杨玉琦老人和她的大儿子吴继璋在烈士墓前。

饶惠谭(1915~1953.3),湖北大冶人。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副军长、参谋长。1953年3月,金城反击发起之前,二十三军盯上了石岘洞北山,不是因为这是什么战术要点,而是因为该高地由美步兵第七师防御,可以利用这个高地,跟美国兵交手过招,锻炼部队,打击美国兵的士气。

3月6日晚上,参战部队在军饶惠潭参谋长的指导下,一次成功的偷袭,10分钟解决战斗,消灭美军一个排又一个班,毙53人,俘3人,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为了23日的再次攻击,饶惠潭参谋长21日身先士卒亲自到石岘洞北山前沿观察,看好地形,摸准敌情,作出部署。1953年3月21日晚回到军部后,被一架美军夜航机炸中了住处,不幸牺牲,时年38岁。图为饶惠谭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