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贺龙七十次要求入党为何遭拒绝 中共初期不接纳高级军官

新浪历史

关注

1919年的五四运动,掀起了中国现代史崭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在黑 暗中艰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贺龙,在马克思主义的召唤下,终于找到了真理,踏上了一条光明大道,实现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贺龙是在进步知识分子的帮助下, 思想觉悟逐渐提高,并最终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

1920年10月,贺龙担任湘西巡防军第二支队支队长。1921年9月,贺龙率部进驻桃源,担负沅水下游防务。他与知识界人士广泛交往。思想开明、倾向进 步的桃源女师校长彭施涤,省立二师校长田佐汉、陈伯陶等都成了贺龙的座上客。老友陈图南和他的同学花汉儒也来到桃源。陈图南此时鼓吹起了无政府主义,花汉 儒则信仰马克思主义。花汉儒向贺龙介绍了俄国的情况,说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工人农民当家作主了。又说,社会主义也 适合中国,一旦中国广大工农觉醒,一定会走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这是贺龙第一次接触马克思主义,感到茅塞顿开。他长期思考而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在 马克思主义这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贺龙对马克思主义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俄国革命更是神往。他请花汉儒天天为他介绍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讲解进步书刊 上发表的文章,他像小学生那样专心聆听,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花汉儒告诉他,苏联有一个布尔什维克党,亚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共产党,全世界有一个 总的国际党(指共产国际),正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贺龙问中国有没有共产党?花汉儒明确地告诉贺龙,中国已经成立了共产党。贺龙虽 然还没有和共产党人打交道,但从心底里对共产党产生了钦佩之情。

然而,此时的贺龙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肤浅的,他真正的信仰仍然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到上海避难。远在 川东的贺龙得知孙中山处境困窘,立即派人赴沪晋谒孙中山,表示为革命事业当竭尽全力支持孙中山。孙中山甚为感动,亲自写信给贺龙。

贺龙接到孙中山的信非常高兴,决心追随孙中山,革命到底。在随后的两三年时间里,贺龙执行孙中山的指示,在湖南、四川、湖北一带,与军阀进行了大大小小多 次英勇作战,可是,局势仍没有丝毫的变化。贺龙非常失望、苦闷,对孙中山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的做法产生了怀疑。他对自己的好友刘达五说:“孙中山是 个伟人,我一直是对他敬佩的。可是,经过两三年在四川打仗,我有点想法啰,依我看,孙中山很多次出兵作战,都是正义的。照理说,正义应该得胜嘛,毛病就出 在他依靠的还是军阀队伍。这帮人有奶便是娘,你势力大,他跟你,别人势力大,他又投靠别人,早晚是靠不住的。”他问刘达五,“你听说过俄国革命没有?”他 说:“俄国的沙皇,资本家统统被打倒了,由工农当家搞共产。我很想知道这个产怎么个‘共‘法子,和孙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权’有什么不同?中国也有共产党 了,想必更高明些了。不过,我想,不管怎么‘共‘,要有产才共得成,穷人反正不会吃亏。”“当年花汉儒对我讲起马克思学说,社会主义、苏俄、共产党,让我 觉得看到了光明,觉得中国有了出路。可惜的是,我不懂啊,又见不到一个共产党,看不到,摸不着,心里发急,又没办法啊!”

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孙中山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革命人才。这年夏,贺龙率部驻贵州省铜仁县, 此时,他已经在熊克武部任旅长。他收到秘书长严仁珊的亲戚周逸群从黄埔军校寄来的许多进步书刊和关于广东时局、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等情况的信件。周逸群, 原名周立凤,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人。1919年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 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贺龙走上共产主义道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贺龙认真地阅读了这些材料,请严仁珊为他详细讲解, 思想豁然开朗,以前许多想不明白的道理,现在突然明白了,他由衷地感叹说:“我看哪,只有找到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救中国!”经过慎重考虑,他决 定去广东找共产党,旅长职务交由第一团团长谷青云担任。他把这个决定报告了熊克武。但熊克武不愿意放走手下这名能征善战的骁将,无奈之下,贺龙委派他的参 谋刘达五去广州谒见孙中山,寻找共产党。

是年11月,贺龙率部返湘驻守常德,中共党员夏曦特意拜访贺龙,并请求给予经济援助。贺龙热情接待了他,慷慨解囊,资助他5万银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天文 数字。年底,毛泽东派兼有国共两党省委委员身份的陈昌甫到常德专程拜会贺龙,两人相处也极融洽,经常促膝长谈,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25年2月,贺龙被委任为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授中将军衔。贺龙在就职仪式上表示:龙当激励保国卫民之夙愿,以尽义务于国家。他大力整肃军纪,严禁部 队损害老百姓利益。他率部每到一处,总是尽可能地废除当地的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深得民心。他还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运动。1925年在上海 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湖南各地纷纷成立“雪耻会”,反帝爱国运动在湖南迅速展开。湖南赵恒惕当局对此残酷镇 压,使这一运动受到很大摧残。而贺龙旗帜鲜明地支持反帝爱国运动,在他所管辖的澧州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热潮。贺龙顶住压力,邀请长沙“雪耻会”代表 来澧州讲演,还向上海、长沙等地工人、学生组织发出电报表示支持。当时,长沙《大公报》报道说:“澧州镇守使贺云卿氏,以此次青沪惨案,举国悲愤……致电 驻省办事处严仁珊秘书长,就近由长沙中国银行汇寄捐助3000元……”贺龙还资助进步青年彭玉珊,赴广东进入共产党人李富春主办的国民革命军政治讲习所学 习,彭玉珊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贺龙闻知广州国民政府准备出兵北伐,立即派代表与广州政府联系。7月,广州国民政府任命贺龙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兼湘西镇守使。 8月,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率部参加作战。8月27日,贺龙率师攻占慈利。这时,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派出以共产党员周逸群为队长、共产党员为 骨干的宣传队,来到贺龙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受到贺龙和官兵们的热烈欢迎。贺龙就各种困惑虚心地向周逸群请教,周逸群的详细解答,使贺龙心里豁然开朗。第 三天,贺龙约周逸群密谈,开门见山地提出:“我要参加共产党,你介绍我加入。”当时,中共中央规定,在友军内部不准吸收高级军官入党,周逸群无权决定是否 接受贺龙,只得含糊其辞地说:“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时机一到,一定会有人找你。”贺龙诚恳地请求周逸群帮助改造部队,希望宣传队全体人员留在 第一师工作,还希望广州方面从黄埔军校派一批人来。周逸群认为,革命形势高涨,各军都缺干部,广州方面不可能派人来。他建议贺龙开办政治讲习所,自己培养 干部。贺龙接受了这一建议,在是年9月,创办政治讲习所,聘请周逸群担任政治讲习所第一任所长,并把大部分宣传队员留在第一师。应贺龙的要求,中共湘区省 委派出一批共产党员到一师工作。讲习所的政治教官和军事教官都是共产党员,他们讲授《孙中山主义大纲》、《社会主义大纲》、《世界革命史》、《经济学》、 《资本论入门》、《哥达纲领批判》等课程。贺龙经常亲自到讲习所和学员们一起听课,政治觉悟迅速提高。

1926年9月,贺龙任命周逸群为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在部队内开始建立政治机关,并为各旅、团、营、连编配了政治工作人员,在连队建立了士兵委员会。共产 党在第一师营以下各级官兵中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贺龙爱将、担任号称“豹子营”营长的罗忠义,在周逸群的教育下,积极追求光明,产生了参加共产党的 想法。他入党前,特意请示贺龙。贺龙说:“好得很,赶快参加,我还要参加呢!”在贺龙的支持下,营长罗忠义、罗统一、王炳南、贺桂如等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

贺龙率部屡立战功,1927年3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独立十五师师长。6月,武汉国民政府任命贺龙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全国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状态。许多军队发生了迫害共产党人的严重事件。在严峻关头,贺龙与周逸 群进行了一次坦诚的对话。贺龙说:“长沙的许克祥反共了,朱培德也开始把共产党人送出了江西;冯玉祥也将‘清党‘,看来共产党应有所准备……”又说:“不 管局势发生什么变化,多么紧张,我贺龙还是坚决拥护共产党,坚决执行共产党的决定。在我部队里工作的所有共产党员,一个也不要离开,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大 胆地工作。无论出什么情况,我贺龙绝对不会做任何对不起共产党的事,在我部队中的共产党人,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蒋介石派人游说、拉拢贺龙,许诺给他当国民党中央委员、任江西省主席,并赠送一栋地处南京的大洋楼,贺龙断然拒绝。6月底,贺龙回到武汉,主动拜访共产党 人林伯渠,表示坚决跟共产党走到底。7月初,武汉国民党集团已经处于叛变革命的前夜。周恩来找到贺龙,向他介绍了当前严峻的革命形势。贺龙说:“我一直追 求能让工农大众过上好日子的政党。最后,我认定中国共产党是最好的,我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只要共产党相信我,我就别无所求了。”周恩来说:“贺龙同志,我 们当然是相信你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你呢?”贺龙说:“我很清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

1927年7月8日,贺龙派第二十军的船只送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刘少奇离开武汉。7月10日,贺龙把正在遭受反动派严重迫害的鄂城、大冶各地武装工人纠察 队秘密编入了第二十军教导团。编进来的工农士兵中有许多是共产党员,贺龙信任他们,有意通过他们来改善部队的政治素质。军部特务营是贺龙最可靠的警卫部 队,贺龙让共产党员唐天际当该营第一连副连长,共产党员吴溉之当第二排排长。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开始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贺龙挺身而出, 派人在武汉三镇许多共产党机关和工会、农会等革命团体的门上挂出二十军的旗帜,并且派兵站岗,阻止反动派搜捕;同时,又将在各地因遭受迫害、处境危险而逃 来武汉的共产党员300余人保护起来,其中许多人在第二十军担任了政治工作。

7月23日,贺龙率部抵达九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平山会见贺龙,告诉贺龙,准备在南昌举行暴动,希望贺龙率领二十军参加。贺龙激动地说:“平山同志, 我贺龙感谢党中央对我的信任,也感谢你把这样重大的机密告诉我。我只有一句话,赞成!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谭平山兴奋地说:“我要谢谢你,有二十军 参加,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贺龙说:“谁也莫谢谁,我们大家一条心,为中国工农做一点点子事情嘛!”

7月27日,贺龙率第二十军全部集中南昌后,立即会见中共领导人李立三、谭平山等。28日,周恩来代表中央,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8月1日,贺龙与周 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揭开了中国共产 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贺龙以及他参与领导的南昌起义,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

8月3日,按前委指示,贺龙率起义军开始撤离南昌,不久攻占瑞金。8月末,在瑞金的一座学校里,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贺龙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 治局常委周恩来在贺龙入党宣誓仪式上高度评价贺龙,说:“组织上对贺龙很了解,贺龙同志由一个贫苦农民经过斗争,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很不容易。多 年来,贺龙同志积极追求真理,是经过考验的,是信得过的。”

贺龙经历了长期的追求与考验,终于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入党经历:“有的材料写着我七十次找党,算上历次的要求,我也记不清楚了, 没有七十次,恐怕也有几十次吧!”贺龙入党之后,政治上更加成熟,军事上更加勇敢。在党的领导下,这名普通的湖南“骡子客”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帅。(和 璐 赵颉仕)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