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揭秘古代秦军的真实水准:从兵器到战术都十分平庸

综合

关注

秦陵兵马俑的出土,为人们了解2000多年前的秦军打开了一扇最直观的窗口。然而一般人总是不会费神去看各种考古报告或研究论文之类,影视剧、小说和网络上良莠难分的“科普文章”才是大众了解秦军什么样的一线来源。那么真正的秦军,会像《英雄》、《大秦帝国》这些影视剧,甚至《复活的军团》这种科教纪录片所宣传出来秦军一样冠绝寰宇强大无匹吗?

平庸过场——古代秦军的真实水准图片:根据出土时色彩复原后呈五颜六色的秦兵马俑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样子

坦白的说,即使是在《复活》这部纪录片中,依然充斥了大量的不可靠信息,其中少部分是考古学者对武器性能和军事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外,大部分确是因为制作方添油加醋所致。真实的秦军什么样?在世界同期是什么水平?让我们结合过去几篇专文,再对比与秦同期的波斯、马其顿以及更早的亚述帝国,来一探究竟吧。

秦俑一、二号坑配置

秦俑至今发现数千件人、马俑,一、二号坑相对挖掘较多,使得我们可以一观秦军兵力配置情况。一号坑中,秦军是这样布阵的:首先在最前方的三排共204人以及左右最外层的两派为轻装弩兵,这些弩兵没有穿甲,仅仅手持木弩,有个别手持长兵器;在这个弩兵外圈之中的部分,是战车与步兵的混合编组,这其中士兵有千余人规模。很显然,外围弩兵是军阵的外部保护层,而这些车步混合编组是秦军一号坑中的主力作战部队,其中超过7成是披甲的士兵或军官。

由于一号坑的战车相对二号坑的战车来说形制较大,同时是分散配置的,因此可以推断其作用并不是冲击作战,而是中低级军官的座驾,行军时让军官们得以和普通小兵区分开来,战斗时也能通过车载弩输出火力并进行指挥,当然,可能是在步兵们的后方。


而在中心区尤其是披甲士兵部分,出土了各种各样的武器,包括弩、铍(相当于长柄剑)、矛、剑、戟、戈等等。其中铜剑从残存的零部件来看约有百余柄,分部在一号坑的各个位置,应当是军官们所佩戴。戈、矛、戟都只有个位数的出土,看来在军阵中比例也不会大,而铍出土有16件,是出土最多的长兵器,大概是秦军最为主要的格斗兵器。当然,很多长兵器因为随着时间损坏已经无法识别究竟是什么了,只是残存了80件铍或戟头后连接木杆的铜錞以及几十根单独的杆了。

当然一号坑中最多的武器,还是弩和矢。光各种各样的弩遗迹就有130多处,出土的弩矢更达万枚以上。即使是中部的披甲战斗士兵,由于弩和矢在一号坑各个地方几乎都有出土,再结合其姿势判断,也有许多是持弩作战的。

二号坑则是以战车、弩兵、骑兵的集中部署为主,在右翼是64辆战车以8*8方式集中列队的战车部队。在战车队的左前方,是230多名弩手组成的弩兵阵,其中除了外围的无甲弩兵外,160名穿甲弩兵分八列纵队居于其中,这些重装弩兵显然是攻击性兵力而非外围这类防御弩兵。在弩兵阵后面以及战车阵和骑兵阵之间,是车步混合编队,25乘大型战车带着车后的8名步兵,这些战车和一号坑战车形制一样,显然也是作为步兵小队的指挥车来使用。

 

在整个二号坑的左后方,是一百多名骑兵整齐排列再此。在这些骑兵俑所在地,同时出土了大量的弩和矢,没有其他武器,而从骑兵俑形象来看,也没有装备其他武器的样式,显然这些都是弩骑兵。骑兵们都身着护甲,但相比披甲步兵,并没有肩部的披膊,应当是为了便于骑马或射击之用,不过重装弩兵们反而是有披膊的,但毕竟步射不存在马上颠簸和体力耗费的问题。

秦军步兵主力是战术能力薄弱的花队

什么是花队?花队是和纯队相对的一种兵种配置。比如说在一个10人的基本战斗单元里,我们配置了4个弓弩手、2个长矛兵和2个刀盾兵,还要两个其他兵种,那么这就是典型的花队。这个单元是战时最小的作战单位,有一个队长或班长之类的人指挥,上级在调遣时,则最多只能让这10个人的小队共同去完成什么任务,而不可拆分,否则就会造成基层指挥混乱。因为你没法在时间紧迫的战车上重新进行部队编队,安排指挥等等活动。戚继光的鸳鸯阵就是花队配置的典范,在作战时鸟铳手远程打击,盾兵举着盾防御敌人的射击,到近战格斗时,铁扫帚兵用铁扫帚叉住敌人,后面的长矛则举矛刺杀。这样戚家军对付倭寇,无论是主动攻击还是遭遇伏击,都能从容不迫施展战术,让敌人甚至无法发挥刀枪就死在明军手下。

纯队与之相对,就是一整队人马都是同一兵种,比如都是长矛兵或都是弓弩手。著名的马其顿长矛方阵和罗马重步兵线列阵就是典型的纯队配置。远射时,是弓兵们集体射击,敌人到了近处后则弓兵退下,重步兵顶上去战斗。这样的战斗变化不是在一个小战斗单元内完成,而是不同的队伍之间进行变幻。那么秦军是怎样的呢?

在二号坑的64乘轻型战车、弩兵、弩骑兵分别集中在一起,这些都很明显是纯队的配置。自然战车要冲击没有集群力量是不行的,骑兵也是类似,而弩兵投射只有在集中使用下才有可能形成密集的箭雨。但是作为主体部分的一号坑秦军步兵,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除了一号坑秦军阵型外圈的弩兵们外,弩也同样出现在一号坑内部区域的各个位置。同时,站在一号坑军阵中部的步兵俑们也呈现出各种姿势,其中,右手前出呈握拳状的,自然是手持长兵器矛、铍、戟的步兵。而许多右手下垂半握,左手仿佛捏着扁平状物的就是手持弩和箭袋的弩兵了。这些姿势不同的步兵俑并不是各自成群的排列,而是在一号坑中混杂的排列一起。这也就是说,秦军最小的作战单元是远程、近战兵种混合搭配的花队。这也是符合当时中国军事理论的做法,比如《司马法》中就说:“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这就是说可能在伍这样的小单元中都要长短兵不同搭档。

在一号坑第一次考古结束后,统计出土的陶俑后,发现一号坑的普通步兵俑中,布衣弩手有305人,持长兵器的布衣步兵88人,而600多穿甲步兵中,持弩者也占半数。显然秦军步兵中弩手比例相当之大,是以远程兵种为主的花队配置。花队能远射能近战,看似是一种万金油式的配置方法,但在实战中,有着无法回避的缺陷。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当秦军步兵们越过前排的弩兵进攻,在混战了一阵对方退却后,发现敌人的骑兵正向着秦军冲来,很快就要到达秦军步兵们的跟前了。要抵御骑兵冲击,最好的办法就是长矛手结成密集长矛阵使得对方无法冲击。

然而这个战术对于秦军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即使是秦军最小的战斗单元,也有着半数的弩兵,这样的小队们即使聚集在一起,长矛也不可能密集起来,,无法形成对敌人的有效威慑。想要实现,就得把不同小队内的长兵器士兵们单独拉出来组成阵型,把其他弩兵们放在后方,而即便不考虑平时没有这些战术的训练问题,此时单元被拆散,事到临头该如何分配军官们去新的小队指挥,各个人的站位谁前谁后,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现。

其实说白了,花队是一种能够尽量减少战场部队调动和变化的配置方法,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将领的指挥难度。无论攻击、防御甚至行军遭遇作战,花队都是差不多维持原样,远了射也能打,近了格斗也行。然而花队要发挥好万金油作用,必须是在己方人数数倍于对方的情况下。作为花队巅峰的明代鸳鸯阵也是如此,如果袭来的倭寇不是一两个,而是和一个鸳鸯阵明军数量差不多的话,必然会头尾难顾,最后各自为战。

纯队把一个兵种的优势发挥到极限,自然缺陷也会,所以要靠将领灵活调度不同队伍互相配合来作战,对于将领和军官们要求极高,但只要发挥正常,在数量、训练水平等等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面对花队可以说有着碾压般的优势。比如同样数量都是弓弩手、长矛手各半的花队和纯队对抗——远距离时,纯队的射手们都在射出箭矢,而花队这边许多弓弩手被别的队伍的长矛兵挡在后面无法射击;到了近处开始肉搏时,纯队的弓弩手们躲到后方去,前面全是长矛手摆出了密集矛阵,前排的矛手战死身后的人会立刻补位上千,而花队的许多长矛手们却因为身在别的队伍的弓弩手后面而无法即使上去格斗或替补受伤、战死的战友,如果擅自行动反而会导致阵型和指挥混乱。

看似万金油,其实却因为队伍位置的阻碍和训练偏向的不足,导致不同兵种被互相的弱点所牵制,远近都不能尽情发挥战斗力。这一点不仅外国人明白,中国到唐宋时期,也普遍转向纯枪纯刀队伍,显然也是一样的考虑。当然战场上双方条件自然很难接近,那么秦军是否能够依靠军中所占过半的弩兵手中的神器获得优势呢?

秦弩兵虽多投射效率却低下

然而很遗憾的是,秦弩虽然先进,但这一先进在秦时代只能体现在训练难易度上。不像电影《英雄》里那样秦军拥有多种多样大小不同射发不同的神弩,兵马俑中,秦军只有简单的手拉弩。由于此时的中国弩无论瞄准刻度、张拉技术等等都远未成熟,秦弩说白了,仅仅是配上了机械击发装置的普通弓箭而已。

汉时,弩技术走向成熟,望山上有了刻度帮助远射瞄准,远程精准度大增,而踏张或腰张技术能够帮助增加力道让威力和射程大大提升,这才让弩兵在弓兵面前不至于过分疲弱。而没有这些的秦弩,无论威力射程都比之弓箭更弱,秦俑馆考古主任刘占成在论文《秦代弓弩的射程》中就总结道:“秦代弓弩的射程不会超越‘百步’,也可以认为秦弓弩的射程为‘五十步’,就是说,秦代弓弩的射程为70多米。”

然而反过来,弩本身的缺点秦弩可一点没少,最关键的就是每次射击所需时间却三倍于弓箭……如果战场上遇别说数量相当,就是只有秦弩兵数量一半的敌军弓兵,秦军的远程火力也必然遭到压制。或许秦军步兵中弩兵占据6成以上,远远超过古代强军投射比例4成的原因,就是为了要靠数量来弥补弩在火力上的颓势。毕竟无论如何,弩的训练还是要简单的多了。

青铜兵器被片面拔高实则落后世界主流

远程火力水平低劣,那么近战格斗时,秦军能靠天下无匹的铜矛铜剑来横扫群雄么?这也没什么可能。许多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词将秦俑青铜兵器捧上了天,说其技术已达青铜颠覆,含锡量乃最优比例云云。更有甚者,称秦俑青铜长剑内韧外坚,更将其90cm的长度视之为无比绝伦。

但事实上,从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始阶段,中国青铜兵器就难易堪当神器一语。无论青铜技术是传入还是独立发明,中国的青铜技术重点和西方(包括西亚)都完全不同。中国的青铜兵器,是通过铸造法浇铸出来后再进行磨砺和热处理,而西方则重点在于锻造成器。锻造能够让金属晶粒紧致,同时排除气孔、杂质等等,极大的提高金属性能,让青铜可以同时具备高硬度和强度,锻造就需要被锻材料具有足够延展性,因此西方青铜武器含锡量大都在10%以内,以便青铜保持10%左右的延展性。

而没有在锻造上多花功夫的中国技术,则走向了靠大量增加含锡量来增加硬度的方向。在对古代青铜兵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先秦到秦汉中原地区的青铜兵器普遍为铸造,20%上下含锡量对于铸造青铜来说确实在硬度和强度上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极限,然而同时在延展性等等方面也到了另一个极限——几乎为零。

这种含锡量不仅可从出土实物得到验证,也有古代书籍予以佐证,《考工记》中记载着各种物品的制作方式,其中关于“斧斤”、“戈戟”、“大刃”三类和兵器有关东西的制作,根据其文字换算出来青铜含锡量分别为17%、20%、25%,和战国以及秦俑出土的这些青铜兵器非常接近。这也就意味着以青铜剑为代表的秦代青铜兵器完全不能经历锻打,因为这种高硬度低延展性的状态,使之性能已经接近了玻璃,而不是人们想象中可以胜过同期世界上已经普遍装备的铁兵器的神器,甚至比之千余年前西方青铜时代的青铜兵器们也劣势明显。

标准化只是美好幻想

武器尺寸相差极小,还有零部件可以互换,这是《复活》片中渲染出的一个极有影响力的观点。然而实际上,武器尺寸差距小不过是铸造技术的必然,只要采用同样的模具,生产过程中不要出现太多意外,自然最终产品尺寸上也不会有多大区别。但是,不大并不代表没有,冷却温度、速度的不同导致金属收缩率不同、铸范的自然损耗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带来实际尺寸和预想尺寸的偏差,以古人掌握的技术,想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由此带来的现实就是——所谓零部件互换仅仅是幻想。对出土秦弩机的研究中发现秦青铜弩机的零部件在接合过程中,接合部位往往被额外特意打磨以消减尺寸,这也就是说,铸造出来的产品经过普通打磨后,还不能很好的组装在一起,工匠在装配时,往往需要额外打磨才能顺利工作。

后来进一步发现,弩机上除了工匠等等铭文信息外,往往还刻有一些单独的符号,如某个数字或某个图案,且这个符号会在同一副弩机的各个部件上都出现。那么这些成组出现的符号做什么用的呢?显然是为了识别配对,好让工匠在造出来的一堆零部件中寻找从同一时间从同一套模具中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而做的记号。

如果秦青铜零部件真的如某纪录片所说随意互换,那么这些打磨痕迹和配对记号就显然不会被普遍使用,然而亲自研究了229件秦俑弩机的李秀珍博士发现,这些现象都是在秦青铜弩机上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秦青铜生产标准化、随意互换仅仅是个幻想而已。而没有这种能力,所谓的秦代军工标准化,自然也只是水中月罢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队队长的王学理先生在其论述秦兵马俑的专著《轻车锐骑带甲兵》中就说“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绝不可用现代科学意义的标准化来要求古人。否则,就会陷于有失偏颇的难堪之中。”

镀铬并非人工所为

除了标准化,秦青铜兵器另一大神话在于镀铬,仿佛早在秦代中国就掌握了此技术,而西方要到二战前后才被发明,中国简直领先世界2000年!对于青铜来说,镀铬可以防止锈蚀保护器物。然而在兵器上使用却有些奇怪。众所周知青铜兵器并不像铁器那样容易锈蚀,本身并不需要如此保护也能长久保持。而且武器是消耗极快的产品,一场战斗之后,剑刃等等残损,就需要重新磨砺维护,这样表面所镀铬就会因磨砺而被损耗,失去效果。更让人不解的是,在箭头这种消耗品上,也发现了镀铬的现象,这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冶金史专家何堂坤先生也研究这一问题,发现不止秦,从西周到汉代,除了秦的案例外还有6件出土物品上都有镀铬的情况,那岂不是领先西方不是2000年了吗?然而细细分析发现,这些器物上的镀铬层都极薄,只有10~15微米而已,同时铬含量非常低,平均只有1%,而这是在所谓镀铬层的测试结果,这个铬的含量甚至比铁、铝、硫等等都低,而后者这些一般大都认为是随着周围土壤渗透进器物表层的,并非人工添加。因此对于青铜器表面的铬,“不能完全排除土壤腐蚀导致铜兵器表层含微量铬的可能性”(《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

落后的战车做突击主力早已落伍

除了自古万能的步兵外,冷兵器时代用于冲击敌阵作战的兵种并不多,其中最广泛的就是战车和骑兵,当然特别地区还会有大象之类。一号坑和二号坑中被步兵跟随的大型战车不是冲击作战用途,而二号坑中那百余骑兵武器只有弩,无论矛戈还是刀剑都没有装备,因而也不具备冲击敌阵的作战能力,秦军唯一能用的,就只有二号坑那64辆轻型战车了。

这些驷马战车由四匹马拉动,车上的士兵使用弩和长兵器战斗。看似是蛮强大了,比之双马战车无疑四马速度也会更快,冲击力更强。但相应的,战车的缺陷也被一同放大了——马越多,战车转向越笨拙。

而在同期世界,早已是重骑兵的天下,马其顿的精锐骑兵被称之为伙伴骑兵,随着亚历山大东征西讨建立起帝国,而其军中早已没有了战车的位置。与马其顿对敌的波斯军,虽然开发出了镰刀战车这种冲击加强型的终极战车,在战场上却没能体现出任何优势,被亚历山大军简单的阵型变化让出道路破解了冲击,而由于镰刀战车不像骑兵可以灵活转向,被亚历山大军后方的步兵们一拥而上消灭了个干净。

 

而秦俑中的战车所体现出的技术含量,并不能和镰刀战车相比,倒是更加接近于早于秦朝半个千年多的亚述帝国战车。然而更古老的亚述帝国也已经开始走向了突击型骑兵的道路,而秦在这个方面,还是空白。

缺乏冲击骑兵是秦军最大缺陷

骑兵在冷兵器战争中的战术,一则是骑射,一则是冲击。秦俑骑兵所持武器只有弩,那么作为骑兵就只能进行骑射战斗了。然而骑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效,秦弩本身威力就不超弓箭,而策马奔驰时,瞄准极为困难,势必要靠近目标才能准确命中。传统的弓兵骑射,虽然威力射程精度都很差,但至少还能拥有高射速的优势,在缺乏远程反击的对手面前可以围着敌人转圈射击,以此动摇敌人士气和阵型。而弩本身装填张拉就比弓更麻烦,在马上就更加难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比步射时大大增加,完全无法形成持续性的投射火力。

甚至很有可能,秦骑兵主要作为下马步兵作战,在机动到敌人侧翼后后背后,士兵们下马射击,射击两三回后再上马撤走,或是占据地利固守以分割、阻挡敌军。这样的话,秦骑兵甚至都无法称之为骑兵,只能是骑马步兵而已。当然,我们知道那个时代骑射已经被介绍进入中国,赵武灵王率先学习了骑射并培育了中国的骑射兵。然而秦时代相比赵武灵王不过几十年,在没有教导的情况下,秦军不具备这一兵种也不奇怪。

平庸过场——古代秦军的真实水准图片:据信是复制自前3世纪古希腊绘画的庞贝古城马赛克画中,波斯骑兵穿甲并手持长矛等武器,显然是冲击性骑兵

但无论是骑马步兵射手,还是弩骑射手,显然其都无法胜任拿着刀剑长矛的骑兵一样的快速冲击任务,只能是骚扰性作战。而当时世界最强军队马其顿军除了经典的长矛方阵外,作为突击力量的伙伴骑兵使用长矛冲击敌人,多次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即使是马其顿的敌人波斯人,虽然也还保留有战车,但最主要的突击力量已经是叙利亚和亚美尼亚重甲骑兵,甚至还有被波斯征服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重骑兵加入。

在马其顿和波斯之前,古希腊就已经广泛应用骑兵了。和孙子、孙膑同时代的希腊人色诺芬著有《马术》、《骑兵队长》等书,描述了从骑兵的基本技能训练到将领如何赏罚、选拔士兵和作战的队列等等问题,而这个时候古希腊已经淘汰了战车,只有步兵和骑兵,当然还有希腊引以为傲的海军了。

同时代和更早西方军队的样式

那么,和秦同期的马其顿、波斯军是怎样的呢?马其顿的长矛方阵和伙伴骑兵都很是著名,我们也不多说。就看看马其顿的投射力量吧。马其顿的单兵投射力量大抵是这样——远距离时,由投石兵和弓箭手们进行攻击,到敌人接近后,标枪兵则会冲上来,投掷杀伤力更大的标枪。当然,马其顿还有希腊弩炮,投掷大石头或大箭矢,虽然往往这些被算入攻城器械,但野战中马其顿人也着实用了不少次。相比秦军只有弩兵,显然马其顿的投射兵种更加丰富,远近都能有效应对。虽然弩技术上是先进,但射程和威力却不突出,射速更是劣势,中近距离时还能靠精度挽回一点颓势,远距离时,就只能被密集的石头和箭矢所压制了。

波斯人方面,出于万王之王的习惯,波斯人拥有一支多民族集成的大军。在西亚这一区域的士兵往往具有复合功能,无论步兵骑兵都喜欢兼顾弓箭手和长矛兵双重职责。这些长矛较短,不像马其顿人5米多长的重型长矛,波斯步兵的长矛除了格斗外,也用来当标枪投掷。除了复合士兵外,亚述、巴克特里亚的长矛兵以及其他地方矛兵、剑盾兵构成肉搏步兵阵列,而来自里海、阿拉伯、萨朗伽伊的弓箭手们拿着反曲弓各自列队成为投射部队。进一步的,在和亚历山大对战时,波斯人还雇佣了希腊重步兵作为前锋线。

虽然有大量复合功能步兵,但波斯的步兵还是以纯队为基础,作战时追求首先通过海量弓手射击摧毁敌人阵型,而后骑兵和肉搏步兵冲击彻底打败敌人。如果真要表现《英雄》中那种箭雨的话,也许8成步兵都能射箭的波斯军比起秦军更有资格。而射箭之后,其中许多步兵摇身一变又成了肉搏步兵,拿着长矛或战斧与敌人进行肉搏混战。在行军时,波斯军队的纯队属性更加清晰,色诺芬记载居鲁士大帝安排行军,让铠甲骑兵走在前面,因为他们负重大速度慢,这样才好控制整个队伍的节奏,其后由阿尔巴扎带着投石手和弓箭手跟随,再之后是安达弥亚带领的步兵等等(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

很显然波斯军虽然各民族混杂让人眼花缭乱,但最终还是按功能为基本进行纯队改编和战术指挥,步兵战术已经比秦军高出一筹了。而在骑兵方面,波斯有大量穿着金属盔甲的重装骑兵和骑射兵。在与亚历山大对战时,小居鲁士就布置了上万铁甲骑兵在侧翼,准备侧翼包抄和袭击亚历山大军。

而最后一个保留特色,就是波斯人的镰刀战车,被居中布置在波斯人的军阵前,在弓箭手射击后,这些镰刀战车是第一波冲击的发起者,波斯人希望他们能够撕开弓箭手们没能打乱的敌人阵型,以便之后的骑兵夹击。当然,这并没多大用处。

倒是在早于亚历山大、小居鲁士和秦朝数百年的亚述帝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秦军的样子。亚述帝国采用三马或四马拉的战车,车上载有四人,弓箭、格斗兵器、盾牌无所不有,和几百年后的秦战车几乎完全一个样式。骑兵方面,亚述本身具有大量骑射骑兵,也有证据表明冲击骑兵已经出现,但很可能并不普及。

在亚述帝国的步兵方面,亚述军队的确切配置方式现在并不清楚,不过通过已有画像和雕塑来看,亚述人的军阵是前方厚厚的多排披甲重步兵,后方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兵紧随,从这来看,或许亚述帝国步兵更加接近纯队的作战方式,而非秦军那样的花队,至少7排重装步兵的方阵就是秦所不具备的。

也就是说,抛开亚述已经普及铁兵器和步兵战术可能的优势不谈,兵马俑中被视为那个时代中国最强军队的秦军,其水平只能和数百年前的亚述人相当,而比之秦军同时的真正强军马其顿或波斯,秦都差之甚远。这个差距,最终要等百余年后,汉军将弩发展成熟,受匈奴影响训练出冲击式的汉朝骑兵之后,才能弥补回来。

野蛮的秦军只是正常的勇敢

古代文学家们把秦军描绘成了会种地的野蛮人,许多现代人不辨究竟也就跟着信了。什么不戴头盔赤膊上阵杀敌,仿佛各个都是莽许褚似的。然而不戴头盔说法本因兵马俑挖掘中所有陶俑没有头盔而其,自然也该随着新的考古证据而终结。就在秦俑坑附近的秦始皇陵,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头盔。这36顶头盔是伴随87副石甲一起出土的,说明秦军绝对不是什么光膀子上阵割人头的蛮子,而是会怕死怕疼的普通人。

说白了,在秦军功制度下,积累战功可以提升爵位多得田地钱帛,以前总是被拉去义务打仗的小老百姓当然动力强的多,战场上的表现和士气都高于对手很正常。这只是正常的勇敢,绝非人们想象的嗜血、野蛮之类。与其说是秦军野蛮,不如说是六国的士兵们在缺乏战斗动力的情况下理所应当的冷漠了而已。

秦军兵力并不会胜于世界同期大国

抛开古代数字中的水分,同时代的波斯帝国在军力上也完全不少于统一后的秦帝国,希罗多德《历史》中就记载了令人难以置信,当然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五百万大军,而史籍中秦军从未有过如此规模庞大的军队。在秦国同期,亚历山大和波斯的高加米拉战役中被记载波斯一方约60万大军,倒是和战国中诸次最大型的战役规模相仿。

当然,古代历史书上的数字里水分难以避免,用来讨论也嫌不够精确。但是从人口角度来看,波斯帝国盛期人口数字根据现代学者估计,低则2000万,多可达5000万。其中,根据老普林尼《自然史》记录的庞贝碑文,波斯帝国仅近东部分的人口就有一千万以上。

而战国及秦帝国时期的人口推算数字恰好也是这个级别,王育民推算的战国人口最多时为2000万,到秦朝大致维持这一数字,而估算数字最大者如葛剑雄,则认为战国到秦朝这一时期人口顶峰在4000万。其他则有路遇估计的战国峰值2600万,秦朝1800万,还有谢文林估计的3200万等等数字。对比对波斯帝国的人口估算,二者完全在同一个区间。

至于秦的所谓严刑峻法动员力强,则是对史书的误读或对世界史的不了解所致。范文澜曾说秦朝每年征发200万人,但实际上却是把不同时期的大型工程混在一起相加所得,这一点多有学者指出,而秦式军国主义,在世界范围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制度。

秦统一天下只因对手更差

随着东周时代井田制瓦解,周朝建立起的土地国有制、宗族公有制也名存实亡,一家一户独自占有田地成为更普遍的存在。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才因而有了各国的变法。这些变法大都顺着土地私有化的方向前进,而其中最激进最成功的就是秦。六国变法大都出现了人亡政息的现象,因为私有化进程必然和当时还控制着大量土地、财富的贵族们相冲突。惟有秦将其变法坚持到了最后,为此不惜驱赶四大贵族离开秦国,因而最终富国强兵,在战争后劲上远胜六国。秦不是靠军队的优势获胜,而是靠源源不断的后勤和人口压倒了六国。

但说到底,土地私有化和商业自由等等东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司空见惯之物,甚至秦的脚步还落后了许多。比如同样被视为军国典范的亚述帝国,在出土的亚述帝国楔形文字泥板档案中,就找到了不少土地买卖的记录,仅仅可以确定买卖面积的档案就有53个之多,可见亚述土地交易相当频繁。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代表亚述已经到了土地严重集中化的后期阶段,土地买卖的弊端开始出现了。

而其之后的希腊、波斯等等,商业上比之亚述更加繁荣,自然也无需多说。战国土地买卖虽然有史记部分内容可以证明存在,但是否仅仅是贵族官僚之间的游戏,以及国家对此究竟是允许还是仅仅默认都尚在争论。甚至到了汉朝,许多人还在使劲想办法阻止土地买卖,比如董仲舒就攻击秦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要知道,如果仅仅默认存在,那么国家在这种交易过程中就不能征收税赋,因为土地交易并非合法买卖。这样土地市场无论繁荣还是萧索,都对国家毫无裨益。

而商业方面,从战国开始到清朝,中国几乎没有中断过抑商政策,然则《汉书·食货志》中依然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而亚述呢?亚述人本身是商人民族,商业上发达本就不奇怪。土地买卖也是被允许甚至可能是鼓励的。亚述规定土地交易需要有第三方作为见证人,以保障交易的公平。在亚述档案文物中,王后、书吏、总督、大宦官、侍卫长等等人都作为见证人出现过,很显然,亚述的土地买卖是国家允许的,这个所谓的军国代表,到了还有活人殉葬、土地流转尚不充分通畅的战国,恐怕还要自由出一大截来。当然,秦国分土地最为彻底,且废止了活人殉葬,比之六国是进了一大步,因此得了田地的小老百姓们辛苦劳作生产粮食让秦国后勤无忧,最终压倒六国,但比之世界,还是差着好些距离呢。

总结

无论从战术角度还是兵器角度,秦军距离同期世界各大势力都还有不小的距离,以往被热捧的标准化、镀铬、超过AK47射程的秦弩等等大都是曲解或渲染夸大所致。相比环绕地中海的南欧、西亚、北非长久相爱相杀,中华文明作为各大文明中较为晚生的一个,又和其他文明缺乏交流,初期这样的落后本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战国的秦只是通过变法更加接近了世界主流一些,就显示出了相当于六国的巨大优势。即使是这些变化,许多还要等汉朝才最终稳定下来。

随着和印度、西域以及匈奴交流的增多,以及包括冶金在内的许多技术走向成熟,汉朝时代中国才真正走向了世界一流水平,才能在军事上征服周边民族,这也是今天我国的主体民族被称为“汉族”的原因。而秦国和秦军,只不过是第一次成为主角的汉朝之前一个被夸张宣传吹嘘失度的过场角色而已。(来源:冷兵器吧 天魂地鬼)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