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毫无打赢可能:看其与美国国力巨大差距
二战时代日美太平洋战争因矛盾早已不避免,打起来只是时间问题。现代战争归根到底就是国力之争,日本对美国发起的这场战争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连米内光政、山本五十六、东乡茂德、贺室兴宣等清醒派人士之所以坚决反对与美国开战,并不是他们爱好世界和平、多么崇高伟大。以米内光政为例,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国内的强硬派急于扩大与中国的战事。尽管最初米内保持了矜持反对战争,但最后赞成扩大战争,还强烈要求出动海军,占领了中国海南岛。在他们眼中,国力贫弱的中国想欺负就欺负一下,没事的。而对于强大的美国,他们很清楚两国国力有巨大的差距,一旦开战,日本没有任何获胜利机会。
日本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和海上枭雄山本五十六
从19世纪末超越英国一直到今天,美国在经济实力上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老大。这先从现代战争所需要的重要物资石油说起。日本实施南方作战的终极目标是荷属东印度,因为那里有日本人垂涎三尺、梦寐以求的宝贵石油。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1930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了12311万吨,美国埃克森孚石油公司就出产全球2/3以上的石油。美国石油产量超过了日本200倍。当时世界上其他重要石油产区产量为:苏联1850万吨、墨西哥698万吨、中东616万吨、荷属东印度800万吨。战前日本每年的实际需求量为480万吨,开战时石油储备是800万吨。如果能够占领荷属东印度并占有那里的石油,日本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石油供应问题。
二战寻找石油的日本探油部队
但这马上带来了一个死结。当时日本燃油的80%依赖于最大的潜在敌人美国,高级燃油如航空汽油,依赖程度超过了90%。日本为了自给自足,去夺取荷属东印度的石油,又势必导致与美国发动战争,真是纠结啊。
要说日本为了在本土和占领区寻找宝贵的石油资源,颇煞费苦心。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尔在他的《最终战争论》中提议入侵中国占领山西。这并不是仇恨阎锡山,唯一的原因是认为那一带可能有日本急需的石油。石原只是谋略家,又不是地质学家,他的判断失误,直到今天我们知道那里确实没有油,倒是有煤矿和很多煤老板。
日军侵略战略的规划者、理论家、军国主义者、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的石原莞尔照片
用石油取代煤炭作动力燃料是当时海上霸主英国人的功劳。石油燃料能够使军舰的航速提高至25节以上。这在当时是很重要的技术进步,也是淘汰蒸汽船的划时代大事,从此以后,煤炭逐渐退出了海运航行的舞台。日本是典型的贫油国,各种资源匮乏。20世纪30年代,日本及周边国土共年产石油45.9万吨。还曾在中国抚顺利用油页岩提炼石油,但成本高,产量低,质量满足不了实际要求。总数只有几十万吨的石油,对日本来说和平时期正常使用都不够,更无法满足中国战场对石油的大量需求,日本只有走上对外寻找石油的道路。
石油是二战极重要的战略物资资源
20年代末,曾盛传在中国东北发现石油的迹象,日本人下定决心派人寻找石油,当时日本东北帝国大学高桥纯一教授是公认的石油专家,他的“海底腐泥起源说”石油生成理论使找油重点放在辽宁南部,原因是这靠近海边,而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的大庆,理论上是“贫油”地区。实际上,日本满州石油公司曾派人在大庆油田的边缘地区打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只流出少量的含硫量很高的黏稠重油。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日本要开采大庆油田存在诸多难点,所以最后索性放弃了在东北寻找石油的计划,否则成功开发大庆油田,二战历史将被重写。
最后日本人还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来取得荷属东印度的石油,但是荷兰的态度强硬最后未果,那就只好使用武力了。石油很重要,但不是有了石油就能打赢战争。科威特石油多,一夜之间就被伊拉克给灭了。伊拉克石油也不少,最后萨达姆还是被美国人生俘。打赢战争,需要的是强大的综合国力。
二战日本兵工厂生产的大口径炮弹
二战美国兵工厂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火炮炮弹
在二战期间,按照绝对值计划,美国所有的战争花费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有钱才能花,美国的巨大花费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1939~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800亿美元速升到2600亿美元。在6年间增长了3倍多。在所有的交战国中,美国是唯一有能力在一项从未测试过的武器技术中一次性投入超过20亿美元的国家,并且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对这计划的投入能够开花结果,那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美国对B-29重型战略轰炸机研发费用超过了10亿美元。即使自身参与了战争,还能给苏联、英国、中国等众多同盟国提供军事援助,提供了近2/3的军事装备。即便如此,美国国防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从未超过40%,同样,在1944年,日本的战争支出就占到了国民收入的76%,国民经济已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二战美国的炼油厂
二战被美国盟军轰炸过的日本炼油厂冒着浓烟
相对于美国的地大物博,日本是个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岛国。还不具备与美国进行长期大规模战争的资源条件,在开战前夕,日本国内重要工业原料占其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是:铁矿16.7%、钢62.2%、铝40.6%、盐31.3%。虽然所消费的煤有90%以上都是国内生产,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在中国所占领的广阔地区,其中还缺乏可供炼钢用的焦煤。至于某些战略性金属,比如镍,日本也完全依赖输入。日本虽能炼铝造飞机,但原料铝矾土也完全依赖进口。钢铁也是战争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日本已有相当规模的钢铁工业,但冶金技术较落后,对于制造武器或精密机器所需的特种高级钢材,始终无法生产,其唯一来源仍然是从美国输入的废钢铁或成品。
二战日本兵工厂生产的武器
二战美国妇女在兵工厂参加工作,检验步枪子弹
早在1941年参战之前,美国未经充分动员的军事工业就能制造出价值45亿美元的武器。由于此前已经扩大了对中国的战争,此时日本的军工企业已开足了马力,也仅仅制造出20亿美元的武器。双方对比是2.25:1。两年之年,1943年美国军工企业全速生产时,这个比就达到了9:1。连英国与日本之比也达到了3:1。作为同盟国主力的美英苏三国都有足够财力、物力建设起大型军械库,而轴心国的德意日就做不到这一点。
现在简单提供以下美日双方主要经济数据作对比:
国土面积:美国937万平方公里,日本38万平方公里(不含殖民地)。
人口:美国1.3216亿人,日本0.7314亿人。
工业总产值:美国2千亿美元,日本90亿美元。
钢产量:美国3300万吨,日本580吨。
国民收入:美国是日本的7倍。
煤炭产量:美国是日本的7倍。
铜产量:美国是日本的9倍,日本93%的进口铜来自美国。
铝产量:美国为85万吨,是日本的8倍。
电力:美国为1800万千瓦,是日本的45倍。
工厂职工人数:美国为3400万人,是日本的5倍。
二战日本兵工厂生产的火炮炮筒
二战美国兵工厂流水线生产的火炮炮筒
大口径口炮: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火炮,同一时期美国产量是7803门。
小口径口炮:日本共生产70~105毫米火炮6512门,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27082门,1944年,日本迫击炮和小型武器的生产只有美国的7%。
重型坦克:1941~1942年,日本生产1065辆,而同期美国生产了24997辆。
采用铆钉薄装甲的日本坦克,在盟军反坦克武器面前不堪一击
二战美国兵工厂坦克流水线生产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右)是日本克星
轻型坦克:1941~1942年,日本生产1024辆,而同期美国生产4062辆。特别指出是,日本重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和装甲厚度,只能相当盟军轻型坦克,除了在中国能够横行霸道之外,在与美苏等军事强国的抗衡中,基本上都属活靶子。
飞机生产量:美国为12万架,是日本的8倍。
造船能力:美国是日本的3倍。
汽车产量:日本顶峰时期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汽车产量达到621502辆。
就生产能力而言:日本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机械工具,多达60%的机床当时急需进口,国产机床金属切割的精确度有限,耐久性不佳。
二战日本简陋的机床加工武器
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和改造航母17艘,新建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和潜艇147艘。而同时期美国生产改造航母(包括护航航母)147艘,新建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人比人,气死人!(作者署名: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