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布热津斯基与中美建交:对台湾问题我们不应挡道

环球网

关注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5月26日,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去世,享年89岁。

布热津斯基曾是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被视为美国外交界最有影响力的前辈之一。

1928年,布热津斯基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外交官家庭,因为父亲的关系,这个波兰贵族的后裔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在全球游历。他的父亲驻德国时,纳粹党开始发迹,随后他们一家转驻苏联,他们看到了斯大林的大清洗。转驻加拿大时,二战开始了,他们的祖国从地球上消失了。1945年,当硝烟散尽,老布热津斯基选择继续留在加拿大,拒绝回到波兰,他知道,他们这种身份的人回到苏联羽翼下的祖国,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或许是这种流亡者的经历,布热津斯基对于发生在波兰和苏联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并以此作为终生研究方向。他的太太也是东欧流亡者的后裔,其祖父是捷克第二任总统。

1958年,布热津斯基加入美国国籍。1977~198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外,他还曾于1961年作为时任总统肯尼迪的外交政策顾问,也是美国前总统约翰逊的科学顾问,以后又为汉弗莱和麦戈文竞选总统时充当顾问。他曾经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苏联解体的推手

布热津斯基一直坚信苏联只是一个暂时现象。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内容是关于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和苏联的帝国主义。

1968年,在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他得出结论,共产主义理想已经耗尽,民族感情变得越来越强烈,这应当成为美国政策的主导。

当他从学者转型为政治人物后,充分发挥了这一点,在苏东地区培养亲西方的民主派实力是他大力推进的政策。

布热津斯基坦承,他的一生都在为结束冷战而努力,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对付苏联。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的一些做法影响至今。在某种意义上说,基地组织是由布热津斯基思想的产物。

在担任国家安全助理期间,他建议卡特总统秘密支持喀布尔反苏派,这项援助计划将会诱使苏联出兵。中央情报局开始在阿富汗培养训练游击战士,本·拉登也在其中。

当苏联果然出兵阿富汗后,布热津斯基写信给卡特——苏联终于也陷入了他们的“越战”。这场战争旷日持久,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红旗缓缓降下,这是布热津斯基个人最高满足和成就感的瞬间。在那一刻,他知道有一些比苏联的消亡还重要的事情已经发生——历史上最后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正在解体、或许是永久性集体。

他的博士论文得到了证实。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作为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对中国的关注同样密切。他曾在1978年、1984年、1994年和1997年访问中国。他继承了尼克松和基辛格开启的与中国交往之旅,他在与中国交往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务实精神。

1978年,他强烈要求卡特总统批准自己去中国走一趟,并被授权可以对中国人说,美国承认中国提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3个基本条件:同台湾断交、撤走美国在台军事人员和设施以及废除美台安全条约。

当年5月20日,布热津斯基肩负着推动美中关系实现正常化的重要使命抵达北京访问。在这次历史性访问中,布热津斯基首次见到了当时主持中国外交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随后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中,两人不仅是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主要对话者,而且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情谊。

布热津斯基说:“我有幸多次与邓小平会晤,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次会晤。当时,我们认真、深入地讨论了双方对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期盼,以及对建立战略关系共同应对威胁的兴趣。会晤中,他那敏捷的思维和对自己战略意图清晰的表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时,两国建交似乎难题成堆,其中台湾问题是最大的敏感问题。然而,由于中美双方领导人的果断决心,特别是邓小平关键时刻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一锤定音,仅仅7个月后,中美两国即在1979年1月1日实现了外交关系正常化。

在出访中国时,他注意到,晚上招待他的京剧上演的是传统剧目。他意识到,中国在发生着变化。

访问中国时,他向邓小平发出了访美邀请。第二年,邓小平到了美国后,布热津斯基专门在家设便宴招待他。饭桌上,他拿出一瓶上等的苏联伏特加(苏联驻美大使所赠),告诉邓小平,这是勃列日涅夫所喜欢的佳酿。邓听完之后,哈哈大笑。

1979年邓小平访美

在白宫的欢迎宴会成为邓小平表演的舞台,也是卡特总统执政期间格调最高的一次,并由电视现场直播。

3年之后,当布热津斯基再次访问北京时,邓小平和他的同事依然津津乐道那晚的场景。

邓小平专门要求要与卡特进行单独私下会面,在这次会面中,邓提出:“我们认为有必要煞一煞越南人的气焰,适当教训他们一下。”

布热津斯基还特别提到另外两件令他难忘的事情:一是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他率领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访华代表团时,公开阐述了“一国两制”的大胆构想;二是邓小平曾邀请他全家访华。在邓小平的建议下,他们全家沿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走访了大渡河、泸定桥等地。回到北京后,邓小平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观感,并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长征经历。布热津斯基由此进一步加深了对邓小平的了解。

北京奥运会之前,布热津斯基再次访问中国,有人担心台湾会干扰奥运会。他的回答是:“台湾不会,西藏倒有可能。你们知道我是中国的朋友,你们应当就这事找达赖喇嘛谈一谈。”

“对于台湾问题,我们不应当挡道”

布热津斯基亲身参与了美中建交的决策过程,对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和困难性有切身的体验。

2012年初他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指出,美国不应无限期对台军售,台湾也不可能无限期避免与中国大陆建立更正式关系。这些说法当时在两岸引起强烈反响。

据布热津斯基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访华,与邓小平会晤,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两人合影照片,照片下面就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理论。他跟邓小平建议,不仅“一国两制”,还可以考虑“一国几制”、“一国多制”,因为港澳毕竟与台湾不一样。

布热津斯基曾说,相信将来某个时候,台湾问题会按照制定上海公报的那种感知方式获得解决,但这必定是分阶段的,在两岸互相包容和互相同意的条件下解决。

两岸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大陆。如果中国大陆继续审视现状,变得更加繁荣,提高社会满意度,展现政治灵活度,我认为在某个时刻,大陆和台湾之间会联系更紧密。”并按照大陆希望看到的方向进展。他说:“我们不应当挡道。”(We should not stand in the way)

“美国会希望中国飞机也在旧金山边上飞行吗”

布热津斯基对苏联和中国的研究有独到见解,在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中,他力主联华制衡前苏联。

他认为中美两国应该小心不要做不必要的事情刺激对方,同时他认为应避免让南海问题成为两国间的核心议题。

“我们每个星期都在做一些事,那种我认为我们不会希望中国也对我们做的事。”布热津斯基表示,“每个星期我们都在中国领空的边缘执行飞行任务,我们会希望中国的飞机也在旧金山边上飞行吗?”

“他们(中国)与我们的关系是两面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作性的,但是还没有到同盟的程度。”但是以研究地缘战略出名的布热津斯基说,因为国际体系正在变得越发不稳定,出于各自的利益,中美两国正进一步走向某种同盟关系。如果两国越走越远,只会让国际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

就在去年6月,中国外长王毅在访美期间曾在华盛顿与布热津斯基会见,王毅赞赏布热津斯基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所作积极贡献,表示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