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苏俄内战和反武装干涉:俄罗斯也单挑过“联合国”

新浪军事

关注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这次革命成功推翻了沙俄(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

干涉军战争可以说这是一次国联VS苏俄的战争。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20年1月,解散于1946年四月。可以说国联就是一战结束后的“联合国”。对苏俄发动军事进攻的时候,国联还未成立,但参战的国家,就包括了英、法、日、美等国联排名前4位的几个大国。

在1918年3月6日,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此外,协约国军队还侵入中亚和南高加索。4~5月,德国和土耳其违背《布列斯特和约》,侵占克里木和南高加索。5月底,由5万名奥匈战俘编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经西伯利亚遣返途中发动叛乱,先后侵占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顿河地区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白卫军、北高加索邓尼金的“志愿军”相继叛乱,成立反革命政府,并着手扩充叛乱武装。年中,由于苏维埃实行粮食垄断,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各地支持叛乱,成立反苏维埃政权。至同年夏,苏维埃共和国丧失3/4领土,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

在紧急情况下,人民委员会于1918年初颁布组建工农红军和工农红海军的法令;3月4日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4月成立地方军事机构,全国实行普及军训制;5月29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实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将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

1918年夏,东线成为主要战场。8月底至9月初,东方面军(辖5个集团军和伏尔加河区舰队)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对白卫军转入进攻,9月10日攻克喀山,12日解放辛比尔斯克,10月上旬解放塞兹兰和萨马拉。随后,红军挺进乌拉尔,至11月中旬解放伊热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在南线(顿河中、上游,尔加河下游,北高加索一带),同年7~11月,红军在察里津保卫战中连续两次击退克拉斯诺夫哥萨克白卫军的进攻;北高加索的两个集团军在与主力隔绝情况下坚持作战,牵制邓尼金志愿军北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开始收复被德军占领的土地,但协约国也腾出兵力加强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1918年11月~1919年2月,英法军队13万人在南方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登陆,先后占领巴统、梯弗里斯、巴库等城市,随后兵分三路向莫斯科实施主要突击,因遇苏维埃游击队和起义部队的激烈抵抗,只向内地推进100~150公里。英、美、日干涉者则增派援军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加强对白卫军的援助。

1919年夏,邓尼金15万军队成为新的白军主力。他们从北高加索出发,侵占察里津和乌克兰的广大地区。8月,英国陆军大臣W.L.S。丘吉尔扬言要组织14国武装干涉苏联。10月13日,邓尼金军队攻占奥廖尔,直接威胁苏俄首都莫斯科。10月中旬,南线司令А。И。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И。В。斯大林指挥红军转入反攻,解放奥廖尔、顿巴斯和乌克兰大部地区。М。Н。图哈切夫斯基指挥东南战线(后改称高加索战线)红军攻入北高加索,消灭了邓尼金主力。进攻彼得格勒的白军西北军总司令Н。Н。尤登尼奇军队也在1919年底被击溃。

波兰军队在法国支持下于1920年4月25日对苏俄发动进攻,5月初占领基辅。5月中旬,红军反攻,取得胜利。7月,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西线红军逼近华沙,叶戈罗夫指挥的西南战线红军打到利沃夫城郊。8月波兰军队反攻,红军被迫后撤。10月,双方停战,1921年3月签订《里加条约》,确定两国边界。1920年11月,伏龙芝指挥红军攻进克里木半岛,歼灭白军南俄总司令П。Н。弗兰格尔叛军。国内战争基本结束。1922年10月,红军开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把最后一批干涉军赶出国门。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历时近三年,以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失败告终。在战争中,协约国出动了70万干涉军参战,并扶植了240万人的叛军。战争的结果,是红军伤亡121万人,干涉军和叛军总伤亡估计为170万。

这一时期苏俄军事战略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战略进攻和反攻、战略防御等多种作战样式;善于选择主要战线并在主突方向上集中使用兵力兵器;利用骑兵集团军实施快速机动作战;重视组建战略预备队和适时使用预备队于重要方向;正规军和游击队密切配合。苏俄内战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条件。(作者署名:雷曼军事现代舰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