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揭秘日本原子弹研制计划 东条英机曾指望其挽救败局

新浪军事

关注

1945年8月6日与9日,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座城市分投下了一枚原子弹,拉开了人类在战争中使用热核武器的序幕。事实上,除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日、苏、英、美、加等国也开展了原子弹的研制。这其中,日本人对原子弹的研制起步非常早,日本军方在日本投降后下令销毁所有研制原子弹的技术文件,以掩盖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图谋,减轻侵略战争的罪责。

作为军国主义国家,日本在1941年就对原子弹进行过研究,制定了分离铀-235的“2号研究”与“F”研究计划。早在1938年发现核裂变之前,日本已在核物理研究领域取得巨大进展。

对研制原子弹特别感兴趣的日本军界上层是安田武雄。这位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的高材生,任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所长,后任帝国空军参谋长。安田密切注视着国外的科技研究,从1938年到1939年,他注意到并追踪着核裂变的发现。

1940年4月,在预见到核裂变的可能后果时,他令助手铃木辰三郎准备一篇详尽的报告。同年10月,铃木提供的报告认为:日本从国外可以弄到足够的铀,所以制造铀炸弹是可能的。

对此安田找他的老师——东京大学教授嵯峨野良吉请教。嵯峨曾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留学,了解关于当时关于核物理方面最为先进的学术思想。经过多次会晤后,嵯峨根据安田的请求以书面意见表示,核物理的最新成就可以用于军事领域。

时任日本陆军大臣,也是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罪犯之一的东条英机看到呈送来的嵯峨书面意见后,要求“让专家们研究这个问题”。据此,安田于1941年5月指令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讨论“研制铀弹的可能性”,由二科芳雄教授负责。二科在其东京的实验室造了一台小型回旋加速器,并要根据美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捐赠的设计图纸建造第二台有250吨磁铁的60英寸的加速器。二科的实验室当时成为吸引日本青年科技人员的中心,有100多位从事核研究的日本青年科学家聚集在二科的属下工作。

1943年5月5日,二科芳雄向日本帝国空军司令部递交了一份报告,认为制造原子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随后,安田武雄又将报告转呈当时已担任日本首相的东条英机。日本帝国空军司令部以二科报告为基础批准了一个秘密计划,代号为“2号研究”,它是以负责人二科芳雄名字的第一个音节命名的。

航空技术研究所成为“2号研究”的科研中心。东条审阅二科的报告后,立即指示尽一切可能支持原子弹的研究。然而,由于多种条件的制约,“2号研究”从开始执行到1944年7月初塞班岛战役失败,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而东条英机却指望在塞班岛战役中能够使用原子弹挽救败局。

二战中的日本缺资源、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尤以缺乏战略资源问题最严重。对于研制原子弹中最为关键的材料——铀,日本更是缺乏。期间,德国曾答应给日本两吨氧化铀作试验。但装载有一吨铀原料的德国潜艇行至马来西亚海岸时被美舰发现而击沉。而德国答应日本的另一吨铀料则根本没有起运。此时盟军的战略大反攻节节胜利。纳粹德国已处于防御招架的地位,对日本的支援已无能为力。日本被迫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搜寻铀矿。

1945年4月13日,当天160架B-29空袭东京,向该市投掷爆破弹和燃烧弹达3小时之久。日本航空技术研究所安装有“2号研究”实验室和铀同位素分离器的49号楼因空袭而烧毁,该研究也随之破产。

而另据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的文件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还曾在朝鲜半岛北部兴南市进行过原子弹研制。1945年8月11日,苏军攻入兴南,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的原子弹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美军占领日本后,从参与曼哈顿工程的核专家中抽调人员,到日本调查日本在战争期间秘密研制计划的情况,并逐个询问参与该计划的人。为了彻底断绝日本的核武器研究计划与核大国梦魇,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在 1945年10月30 日命令,将日本所有“关于原子能及相关课题”的设施与设备予以没收, “一切有关原子能的研究将不容许在日本进行”。

如果日本帝国军队研制原子弹的图谋成功,那么世界历史恐怕都将会被改写,幸运的是,这一切并未发生。(作者署名:迷彩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