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二战日本为炼油把松树差点刨绝种 日产量达7万桶

新浪军事

关注

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自从经历瓜岛战役后,美军的形势越发的主动,再加上第二次缅甸战役中盟军的反扑,日本的处境就更是加被动了,并且日方的高层们也意识到了一件事,他们的石油储备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虽然已经占领了印度尼西亚这一代石油丰富的地区,但是想要把石油运输回去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中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想要切断日本的物资供给,日本在二战中也像是一个光脚汉一般孤注一掷,美军正是瞄准了日本的这一弱点派遣了大量的军队来阻隔日军的海上航线。

估计美军也没想到,这一战略成效出奇的好,截止1944年日本被击沉的油轮就高达90%!甚至当时很多日军会调侃“这艘油轮就要离港了,用不了多久就要被击沉了,想要到达日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1944年底到1945中旬,日本竟没有收到一桶来自东南亚的油。

物资如此匮乏日本为何还能坚持战争呢?日本的民众为何不去反对呢?这主要是日本政府公关做得好,他们拿出军国主义的那套说辞来蛊惑民众,日本政府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节约能源,比如不许市民烫发,晚上不可以开灯,就连交通工具也有了很大的限制,目的就是为了向前线多提供燃油。

在节约开支的同时日本科学家也在寻找可以代替的能源,还真的就被他们找到了,日本科学家发现松根可以制造燃料来替代石油。这主要是因为松树中富含油脂,将松根蒸馏后制得的油脂与酒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就制作成了“松根汽油”,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日本的燃油困难问题。

这消息一传出来日本政府就坐不住了,马上组织全国开始挖松根。赶巧了日本松树也不少,不过代价却有些大,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想要让飞机在空中飞一小时就需要差不多200棵松根,这样的代价却是太大了些。

就算是新研制的“松根汽油”可以解决没有石油的困扰,但是这样的效率对于前线的消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日本民众还是乐此不疲,因为成年男子都被送到了前线,挖松根的任务就落到了老人孩子和女性的头上,特别是孩子,一开始是由学校统一组织挖松根,后来直接干脆停课,专门挖松根。

强调松根油重要性的宣传画

当时的日本就如同闹饥荒一般,松树都快绝种了,路边随处可见挖松根的人,有经验的人甚至会就地开始制作松油。那这些松油对战争起到了多少影响呢?唠哥可以这样跟大家说,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美军曾缴获一批这样的松油,因为太过粘稠、积碳严重就算是民用车也无法正常工作,更别说是军车和飞机了,美军当即就评价:这些油就是垃圾。

就算是这样日军对这种松油的需求依旧高达日产1.2万桶,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虽然是垃圾但是经过日本人的不懈努力日产量竟达到了7万桶。

日军不但不考虑停止战争,反而用军国主义那套说辞继续蛊惑民众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战争一旦打响像日本这样的资源效果只能被牵着鼻子走,更可悲的是军国主义对民众的控制,民众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力成为了政府的工具实在可悲。 (作者:唠历史)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StarDust3026 29
但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战争一根筋走到底的习性。对于它们,只能赶尽杀绝。
上海
回复TA
风信子NARA 26
美国就会捡便宜,日本是我们在窑洞里面运筹帷幄打败的
广东深圳
回复TA
蜘蛛侠很2 14
咱们还不是土法炼钢
湖南长沙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