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位女专家鲜为人知 为造原子弹隐姓埋名到去世
来源:观察者网
10月31日,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逝世8周年的日子。8年前,这位中国科研界最亮的一颗明星陨落了。钱老等一批老科学家为了“两弹一星”,为了中国的能够站起来的隐姓埋名投入科研工作的事迹我们很熟悉,但是这些隐姓埋名奉献了一生的老一辈科学家中却有很多人到现在也不为所知,今天我们就要介绍这样一位经历被写进小学课本却还是鲜有人知的女科学家——王承书。
王承书,气体动力学家和铀同位素分离专家。1912年生于上海,第一个发现求解玻尔兹曼方程的本征值理论,提出适用于多原子气体的推广的玻尔兹曼方程,即“WCV”方程。
年轻时候的王承书(中间戴眼镜者)
留美期间,王承书与其导师G.E。乌伦贝克合作完成了多篇有关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重要论文,在稀薄气体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王承书对气体分子动理论所作的大量研究结果,特别是她与乌伦贝克提出的处理多原子分子气体输运系数的王承书 -乌伦贝克方程 ,以及她对麦克斯韦气体的线性化玻尔兹曼方程碰撞算子本征值与本征函数的结果 ,已经成为现代动理学理论的经典内容。
回国后,王承书从事铀同位素分离工作,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铀同位素分离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从铀235含量较低的铀同位素混合物,获得铀235含量较高的铀同位素混合物的同位素分离技术。铀而 235含量大于天然含量的铀就是大家熟悉的“浓缩铀”,美国每次指责伊朗核问题时都会提到的“离心机”就是铀同位素分离的一种技术手段,是制造核武器必须要有的技术。正是在王承书的领导下,中国第一次得到了纯度90%以上的浓缩铀—235。王承书还担任总设计师设计了中国第一台大型浓缩铀扩散机。
“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我愿意!”
在后来小学课文《隐姓埋名三十年》一文中,就有描写王承书参加原子弹工程的经过。“1961年春季的一天,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把年近五十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虽然已经写入课本,但其知名度也没有其他专家高,这也与其长期从事核武机密工作,长期隐姓埋名有直接关系。
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两人是我国著名“院士夫妻”)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一起工作
美国政府听说王承书要回国,立即派人监视她的行踪,没收了她替中国科学院采购的半导体材料,,还对她非法传讯,企图阻止她回国。但是,王承书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1956年,他们和郭永怀等人一起从美国乘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绕经香港回国。
王承书(图中黑衣服者)
从此,核物理学家王承书就从国际、国内的物理学术舞台上消失了。作为一个女人,她付出的则更多。她告别了丈夫、孩子,来到大西北,在集体宿舍一住就是20年。
她率领攻关组,在大西北的气体扩散厂(504厂),投入到高浓缩铀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其中,王承书负责的是最为核心的净化级联理论研究。
王承书视察工作
在504厂期间,王承书和吴征铠、钱皋韵、刘广均这些后来都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学家,先后解决了数百个理论问题、技术问题、材料问题、工艺问题,为504厂早日拿出合格产品提供了根本保证, 当张爱萍将军到504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问工厂领导能不能按时拿出合格产品,厂长给了肯定的答复。张爱萍说“我要听专家的意见。”在场的王承书回答说:“我们的理论计算和试验证明,能保证按时出合格产品。”
张爱萍将军高兴地说:有了你们,国家有福!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牺牲一切,我和你们一样“我愿意!”
1964年1月14日,504厂成功取得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喜讯传到中南海,毛泽东主席写下了“已阅,很好”的著名批示。
1964年4月12日,邓小平同志到铀浓缩工厂视察,一眼认出了王承书。他说:“我见过你嘛!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从此,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了,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啰!”王承书笑着点头。
1971年摄于北京友谊宾馆。右起:张文裕、杨振宁、王承书、邓稼先。
为了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王承书一直隐姓埋名到去世。直到逝世前,人们才在报纸上读到她的业绩,知道她的名字。王承书,这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王承书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