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日本人搜集中国甲午战舰残骸 还建了一座博物馆(图)

新浪军事

关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人们在博物馆里见证历史,启迪未来。在日本福冈有这样一处私人博物馆,主体建筑是甲午战争中国定远舰的遗骸,不过如今它已与战争无关,只是馆内的玩具展览和甲午战争遗物放在一起,大有违和感……

日本的民间博物馆印象

2008年,笔者在日本为采访甲午战争遗物,到了太宰府的定远馆。这是一座用北洋水师定远舰遗骸建造的房舍,炮弹洞穿的铁门、布满藤壶的钢板依然令人感到巨舰的昔日雄姿。

▲ 定远馆,日本的一家私家博物馆,但该馆却是用甲午战争中我国战舰定远残骸建成,弹痕累累的大门原是其装甲板

去之前,知道那里已经是一个私人博物馆,当时抱了一点期待,想或许还能看到些关于甲午战争意料之外的史料。结果是十分意料之外——这个博物馆根本和战争无关。

馆主加来先生是个前电视人,热情儒雅,他们夫妇是日本九州地区怀旧玩具最大的收藏家。于是,在旧战舰的遗蜕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摇头鸭子和铁臂阿童木模型散放在地板上,等待着有兴趣的人们对着它们重温儿时的温馨。

展品放得随心所欲,开馆时间也同样随意,阴天下雨,家里的猫生了崽子,都成为加来馆长闭馆或者说偷懒的理由。好几个对定远馆有兴趣的朋友去参观,都意外地吃过闭门羹。

▲ 定远馆内的玩具展览,旁边的窗框是甲午战争遗物,配合在一起大有违和感

和加来先生攀谈,我不禁问他——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门票又便宜,利润何来呢?

这位馆长一抹满头白发,笑说有办法赚钱啊。他在博物馆的入门处设有一个小货亭,销售一些已经在市场上消失的小玩具和相关图书,定远馆的院子里每星期开一次旧货市场,博物馆也可以收租金。

不过更主要的是他不认为开这个博物馆是为了赚钱——“我和我太太都七十多岁了,收集这些东西花了四十年,有兴趣的朋友能来看看,心里会感到非常愉快。”

定远馆是一个缩影,日本各地有上千个私人博物馆,很多都是这样运行着的。日本全国共有四千多个博物馆,其中各种公立性质的国立、县立、市立博物馆和由财团与企业支撑的博物馆超过一半,但小规模的博物馆大多是由发烧友类型的人士经营的,他们同样具有日本文部科学省“博物馆相当施設”资格的认定。

这些博物馆的共同特点是往往较为简陋,宣传不足,针对小众但展品极有特色。在日本,私立博物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被认为是日本博物馆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政府把私立博物馆视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出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的目的给予一定扶植,提供补助和税收优惠。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化,日本现在的博物馆无论公立私立大多不太景气,这些小博物馆的生存便更加不易。

日本被称作一个“匠人”的国度,这些私人博物馆的主人大多同样具有类似于匠人的牺牲精神,在不景气之中以他们的热情支撑着这个独特的文化体系。

不过,仅仅靠热情肯定不能长期维持一个博物馆的运行,当我们走进这些私人博物馆的世界,会发现它们生存的方法多种多样。

  • 如定远馆那样售卖纪念品,甚至循环拍卖部分展品,是大多数小型博物馆的重要收入;

  • 也有的博物馆附设教室,进行有偿教育活动获取部分经费;

  • 有的博物馆设法寻找挂靠财团或支持单位,在不牺牲自己特色的基础上为对方提供变相的广告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部分日本博物馆提供了生存的支持。

当然,也有一些私人博物馆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逐渐将其转变为公立博物馆,改变了场馆的的性质,也避免了后继无人时博物馆的消失。

还有一些更巧妙的手法,比如,有些私人博物馆通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设法将其作为当地坐标,以便出租馆舍供地方作为一些庆祝活动、相关会议的场地,将其纳入地方福利体系,这也是一种办法。

▲ 定远馆里小商店

正是因为这样,日本始终保持了一批颇有特色的私人博物馆,比如姬路市的日本玩具博物馆、伊丹市的葫芦博物馆、阿苏火山博物馆等,成为“日本”这个文化概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在日本旅游,有时候你会不经意发现这些小小的博物馆。

比如,你走在京都老街上,忽然看到一家商店里附设了一个专门展览明治维新时代玻璃工艺品的小馆,或者在冈山的大神社一边,偶然注意到有个叫做“荣西茶庵”的旧茅舍,展示着日本茶道艺术建立的经过。

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会让你祈祷每一个这样的小地方都能长命百岁,让我们继续领略东方的风韵。(作者署名:萨苏)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