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二战促使美地图销售创下纪录 让人类换个角度看世界

新浪军事

关注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去认真关心世界地图。随着战事进行,美国人开始比以往更多地接触和使用地图,地图开始以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出镜率出现在美国民众之中。从《国家地理》上那些创意精美的彩色地图插页,到各大报纸上刊印的线条简单的形势地图,美国人(其实当时世界各国几乎都是如此)周围一下子出现了如此之多的地图。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就在当天傍晚,美国街头就出现了一张欧洲形势地图。9月的前两周内,兰德•麦克奈里出版公司售出的欧洲地图和地图集,比1918年停战之后历年总和还要多。两年之后,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人对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欧洲乃至非洲战场地图的需求热潮再次爆发。美国两家最大的地图出版商的统计数据显示,1941年地图销售创下了纪录。1942年初《新闻周刊》干脆称呼华盛顿特区为“塞满地图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如果行走街头手里却没拿一份太平洋战区地图,简直失礼的嫌疑”。

1944年绘制的北极平面投影法地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战争》

战争势不可当地刺激人们对于地理和地图的兴趣,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却与以往任何战争都不一样。战争形势的快速变化,再加上航空兵大规模投入作战,更是提升了人们对于地图的需求。人们不仅仅需要那种传统的地理地图,更需要那种能解释战场进程以及美国国家战略的形势地图,美国人想弄清楚为什么罗斯福总统会把部队部署在冰岛,或是为什么他会派遣舰队前往印度洋。

中国如何取得对印军的战术优势

美国原本一直倡导使用墨卡托地图,这种十六世纪诞生的投影绘制法主要用于航海导航,但在地球的南北两端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而且越是到高纬度的地区变形量越大。美国人已经对墨卡托投影地图如此熟悉,以至于任何其他方式绘制的地图都会遭遇抵制,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里。看惯了这样的地图,你会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地图上显示的地理空间存在异常,然而战争形势的变化需要人们真正认识地理空间的庐山真容。随着20世纪初航空兴起,航空的热度远远超过了旧时的航海,美国人开始寻求那些能够表现出真实地理距离和方位的新型地图——航空时代的地图。

真正在地图绘制方式上实现突破的开创者事实上并不是某一位绘图专家,而是一位艺术家。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理查德•艾德斯•哈里森就绘制了一系列精美绝伦的战时形势地图,这些地图逐渐让公众明白,航空和战争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地理认知概念。

1941年哈里森绘制的《从关岛看中国》,从地理角度表明了中国国民政府以及重要设施从地势平坦的东部向西南山区内迁的必要性,以及抗战关键战略物资从印度和缅甸方向输入的路径。

哈里森去画地图纯属偶然。他学习的是艺术设计,在大萧条时期到了纽约,为了谋生他几乎什么都干过,设计过从威士忌酒瓶到烟灰缸等各种小物件。有一天,一位在《时代》工作的朋友请他到《时代》的姊妹刊《财富》去顶替一个地图绘图师的空缺。这个不经意的聘约最终促成了哈里森与《时代》的长期合作。哈里森从此开始运用透视原理和色彩把圆形的地球展现在平面的杂志上。事实上,哈里森明白自己在专业的测绘学方面缺乏训练,他对地图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根本没有专业概念。但也正是这种“不专业”给了哈里森不拘成法的挥洒空间,他的透视法地图成为许多粉丝的挚爱。严格地说,哈里森的透视法绘图方式,就是把地球仪用写实的手法如实地绘制在纸面,从而避免了各种投影法产生的画面变形。观者如同置身高空,以居高临下的视角俯瞰那个原本他们自以为熟悉的地球。

1942年绘制的《太平洋地区》,这张图用平面投影法展示了从空中看太平洋的全貌。许多美国人第一次从这张图上明白,日本到美国的距离并不像墨卡托投影地图上那样遥远,从日本东北的千岛群岛到美国阿拉斯加,其实距离相当之近。军国主义的威胁感,一下子抵近到眼前。

战争期间,哈里森亲笔绘制的那些以艺术化的地理方式呈现欧洲和亚洲战场形势变化的地图深深打动了无数《财富》读者。在绘制地图时,哈里森做出的最为关键的决定就是摒弃传统的墨卡托投影法,因为这种方式已经过时。相反,他开始使用其它的投影法,比如有些地图就是以北极为中心,把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画在了一起,虽然南半球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形,但这对于呈现重要战场的形势已经足够。

在1941年绘制的一张形势地图上,哈里森把整个苏联涂成了黑色,以表现苏联与纳粹德国联合实施对波兰的入侵。在两年后的地图上,苏联已经加入了同盟国一方,轴心国的威胁变得不那么可怕了。但在地图上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它表现出美国政府正在逐渐摆脱30年代的孤立主义政策。对于哈里森而言,极地投影法是一种全新的地图表现形式,它让美国人意识到国际主义是必然的策略。

1941年7月完成的《分裂的世界》,将世界表现为侵略势力与其它势力两大团体。由于苏联参与了对波兰的入侵,故而该图把苏联绘成了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相同的黑色。

哈里森最为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成功表现了战争时期重要城市、国家和大陆之间关系的彩色地图。这些地图由《财富》杂志出版,随后就被汇编成为地图集,在1944年长期占据畅销地图类出版物的榜首。

哈里森绘制的地图比谷歌地图更早,但其呈现形式却与后者几乎完全一致。哈里森重新把球面形体应用到地图上,他常常以一个重要战场地区为中心展开作品,在他的地图上,疆界的优先程度让位于地理地形概念,这样读者们就不得不从战略的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

1941年5月完成的《苏联》,从空中视角以平面投影和透视法展现了苏联辽阔到可怕的幅员。此时苏联正在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1个多月后,纳粹德国闪击苏联。

哈里森绘制的地图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飞行员的视角,只不过这名飞行员并不是在寻常的高度飞行,他几乎是从太空里在审视这个纷繁的世界。专业绘图学者们立即指出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这样的视角,然而哈里森绘制的地图会让地形比传统地图所表现出的更具真实感。他绘制的从南面观察的苏联地图完成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被撕毁前夕,这张地图有力地表现了苏联辽阔的疆域和庞大的人口。在地图上他用光影成功地描绘了苏联辽阔国土所跨越的多个时区,在地图右下角还准确表现了苏联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色彩,哈里森的地图成功表现了空间进深感,使观者身边生动地感受那些异常的地区,作品《从西伯利亚看日本》就清晰表明了这一点。

1944年完成的《从西伯利亚看日本》

哈里森绘制的《从阿拉斯加看日本》以及《所罗门群岛》让人们看到了轴心国势力距离美国如此之近,这让公众们从心理上能够预见到太平洋即将爆发的残酷战争。而传统的北太平洋地图根本无法达到这种说明效果,它们会把日本和亚洲和北美画在浩瀚太平洋的两端,公众无从判读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

公众对哈里森的地图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他的第一版地图集甚至还没有上架就销售一空,整个战争期间他接到了无数绘制地图的邀约,几乎从无闲暇。

许多专业的绘图专家赞赏哈里森的作品,认为他的地图让读者以从未有过的真实感去感知地理地形之间的关系。美国军方也聘用哈里森为前线作战的士兵们绘制地图,帮助训练飞行员了解作战区域——那些区域还没有清晰的航拍照片。不久《时代》《新闻周刊》等媒体都纷纷开始尝试用哈里森创立的新方式绘制地图。一时间哈里森风格的地图充斥市面,广受欢迎,因为这种地图触动了公众渴求了解战场形势的敏感神经。

1944年完成的《从阿拉斯加看日本》,这个角度清楚表明了日本和美国的真实地理战略态势。通过占领阿留申群岛获得进犯美国大陆的桥头堡,曾经是日本真实的战略企图。

到1944年,哈里森已经因为他独特的地图作品获得了崇高的声望,他的地图能够让不同文化层次和思考能力的读者非常自然直观地了解战争形势的变化,没有人在阅读哈里森地图时会感到吃力,这是其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

也有一些批评者认为,哈里森德作品更多地是一种宣传品和插画艺术,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绘图,缺乏可信度;他的地图更像是地球漫笔,而不是严格依据地球经纬。公平地说,这种批评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哈里森的地图真正把美国人的地图观念从二维视角里解放出来,使其开始接受了三维空间视角和方位概念,此外他还成功地引入了艺术手法和舞台装饰方式,这些都增强了地图的说明功能。

1993年在生命最后几年里,哈里森在接受采访时,仍坚称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绘图家,他鄙视地图测绘人员那种局促的方式,他们墨守成规,作品缺乏感染力。严格地说,哈里森的作品介于艺术和测绘作品之间,它们填补了地球视图和传统地图之间的空白地带。21世纪“全球”已经成了流行语,但在哈里森看来它早就应该是恰当的表达方式。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哈里森为美国人重新审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能更合理地审视这个世界,是理解这个世界的第一步。(作者署名:王亚男   云端春秋)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加载中...